瓶子重的紅酒,就是好酒?《圖+文》

每次聽到有人說,葡萄酒行業的水真深。

我總會搖搖頭。

市場經濟下,哪個行業的水不深。

你買車怕宰,帶著懂行的人,談了一個很優惠的價格。

可是,也沒用,後面還有無數次的保養維修呢!

每次,坐在豪華的客戶維修等待室,都會如坐針氈。

因為,我知道等一下遞過來的賬單,肯定又是東一個部件要修,西一個零件要換。

來一次,肯定得扔掉個幾千塊。

人不可能樣樣都懂。

我懂葡萄酒,但是不懂車,更不知道,維修背後的那些貓膩。

汽車行業如此,服裝行業也是如此。

我同學家裡是開服裝廠的,他說一件襯衣,出廠價不到30元,市場價至少300元。

各行各業都是這樣。

不過,這也很正常。

商業的核心就是,

知識和信息的不對稱。

你不懂,就會被懂的人賺取利潤。

隻不過,懂的那個人,掌握信息的那個人,賺取合適的利潤就好,別賺得太狠。

我寫過一些文章,講的是一些酒商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盲區、誤區》來牟取暴利。

比如,

《用保鮮膜包裹的紅酒,一定是好酒嗎?

》,一些酒商利用『高檔酒酒標用保鮮膜纏住』的說法,來誤導消費者。

《獲獎得獎的紅酒,就肯定好嗎?

》,有些葡萄酒的獎項,是酒商買來的。

《選紅酒,酒精度數高的,質量一定好嗎?

》,酒精度數高,不代表什麼,與品質無關。

《選紅酒時,人工采摘的『手選級』一定好嗎?

》,有些優質葡萄酒,也是機器采摘的。

這篇文章裡,我們就來講講,『酒瓶子重的葡萄酒,一定是好酒嗎?

在法國波爾多地區,拉菲、木桐、瑪歌為首的這些列級名莊,釀出的葡萄酒,單寧強勁有力,具有很長的陳年潛力。

對這些酒來說,存放個十年二十年是小意思,更長可以有四十年五十年。

但是,這對保存的條件和環境,要求非常高。

這些頂級酒莊的葡萄酒,瓶身和瓶底都做得很厚。

這樣,才能讓葡萄酒在長期陳年中,保存更久,不易被外在環境的溫度、濕度所影響。

酒瓶子薄的話,容易碎掉,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呀。

所以,優質高檔的葡萄酒,一般拎起來,比較沉重。

我們葡萄酒行業,把瓶身比較厚的,叫做重型瓶,像波爾多的名莊酒,瓶子一般在550克以上。

酒瓶比較薄的,是輕型瓶,常用於餐酒級別或趁新鮮喝的葡萄酒,重量在400到450克之間。

還有一種叫標準瓶,在450到500克之間。

按照西方流傳下來的說法,重型瓶的是好酒,而輕型瓶的酒質較為普通。

畢竟,這跟酒的成本有關,瓶子厚一點,花費的成本也就多一點。

但很多事情一到中國就變味。

比如前兩年,一些優步司機騙補貼事件。

本意上,優步公司為擴大市場份額,拿高額補貼,激勵司機多接單多載客,結果變成,各種轉空子騙補貼的行為。

對於輕型瓶、重型瓶的概念也是如此,有些酒商、酒莊,喜歡打擦邊球。

我們公司也是一個葡萄酒培訓機構,常常會承接一些酒莊的品鑒會。

例如去年,就辦了好幾場國產酒的活動。

一些國產酒莊,拿來的主打酒款,很多是用重型瓶的,異常沉重的瓶身,內凹很深的瓶底,拿起來比拉菲的酒瓶還重。

有時候人手不夠,我也會幫忙去倒酒。

原本是一隻手可以搞定的倒酒,變成要兩隻手才能倒上。

這樣的一瓶酒,幾乎有兩個輕型瓶,那麼重啊!

後來,我一問這些酒的市場價格,相比同等級同品質的酒來說,要貴個50%以上。

這就是利用人們心目中,『重型瓶才是好酒』的心理。

還有些酒莊,在國外進行OEM定制酒。

給酒莊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用重型瓶,然後運到國內,再打個木箱,價格就可以蹭蹭蹭的上去了。

原本合理的市場價是100元的,就可以賣到300、400元。

有時候,挑酒就像相親。

有些姑娘是外貌協會的,一看到對方人長得帥,車子好,出手又大方,就覺得對方是富二代、官二代,不管不顧地撲上去了,往往被騙財騙色。

葡萄酒瓶子重,瓶身厚,瓶底凹得深,就覺得,它是好酒,在中國這樣魚龍混雜的市場裡,很容易上當受騙。

還是看細節吧!

看看他發的朋友圈,所發的內容、圖片,能顯示出這個人的內涵和品位,去過的地方、平時的作息,就明白他的生活方式。

吃飯時,看看他是怎麼對待服務員的;開車時,看看他是怎麼對待綠燈轉黃燈最後幾秒的;生活中,看看他是怎麼對待挫折和困境的。

葡萄酒,你要看它的葡萄品種、等級、產地和酒莊,以及喝起來的口感和風味。

而不是花裡花哨的酒標,拎起來手發酸的酒瓶,豪華漂亮的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