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之路,一個有情懷的紅酒品牌。《圖+文》

最近,一款來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品牌故鄉之路《Country Road)在國內市場名聲鵲起,迅速被消費者所接受。

一個剛進入中國半年的葡萄酒品牌,在市場極度碎片化的狀況下,故鄉之路是如何做到的呢?

記者試圖尋找其中奧秘,聽聽故鄉之路中國品牌運營官郭海冰先生講述。

『故鄉之路和其他紅酒品牌不同,它是一款非常有情懷的紅酒!這也是它迅速被中國市場接受的根本原因』郭先生非常肯定的說道。

首先,故鄉之路出自一個非常有情懷的釀酒大師白瑞琪《John Baruzzi)之手。

釀酒師白瑞琪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界泰鬥級人物。

白瑞麒畢業於澳大利亞著名的阿德萊德大學釀酒專業,畢業後在大型釀酒公司工作近50年,包括澳大利亞奔富《Penfolds)酒莊、新西蘭奔富酒莊以及保樂力加奧蘭多·雲咸集團。

在奔富工作期間師從馬斯·舒伯特《Max Schubert》先生和丹•迪特《Don Ditter》先生,經過長期不斷認真學習實踐,於1979年開始擔任巴羅莎山谷的奔富釀酒師。

隨後,又遠赴新西蘭第一個奔富葡萄酒莊擔任首席釀酒師,在任期前,新西蘭奔富酒莊生產的葡萄酒在海外葡萄酒比賽中大獲成功。

1990年返回澳大利亞成為為保樂力加『奧蘭多·雲咸酒莊』的首席釀酒師,主要負責雲咸莊園,瑞蒙德莊園,玫瑰山莊園葡萄酒的生產和品質的把控。

在近50年的工作中,他先後參與了奔富BIN系列《包括Bin95、Bin707、Bin407、Bin389等》和雲咸BIN系列(BIN999-BIN111)的釀造,實乃澳大利亞葡萄酒當之無愧的BIN系列第一人。

迄今為止,他在澳大利亞國內和國際葡萄酒大賽上共收獲了900多枚獎牌,釀酒生涯堪稱輝煌!

職業生涯結束後,白瑞琪先生一直擁有自己品牌的夢想得以實現,他要用一生的葡萄酒釀造經驗打造出最好的葡萄酒奉獻給世人。

古稀之年的他從葡萄的生長開始嚴格管理,出產上乘質量的葡萄,這是他釀造優質葡萄酒的基礎。

他堅持嚴格的釀酒哲學——隻用最佳年份最優質的葡萄,縱然他需要付出的是更多的時間和成本,但真正的匠心不就是不惜工本?

他沒有聽過中國流行的『不忘初心』這句話,卻用自己對葡萄酒高端品質的固執,講出一句:『I’ll meet you,when I am good enough’』。

中文的意思是說『當我足夠好,才會遇見您』這也成為國內第一個註冊商標的紅酒廣告語。

白瑞琪先生有個『三不原則』:葡萄不好的年份不做,故鄉之路酒精度不低於14度,故鄉之路不低於5年陳年』

十年磨一劍,當他的2007年年份故鄉之路推向中國市場的時候,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2007年份和2010年份的葡萄酒大部分都被專業人士購買和收藏了。

不但釀酒師有情懷,故鄉之路中國品牌運營官郭海冰先生和普通的酒商也有不同的理念。

郭海冰先生的座右銘是『謙遜求知,發現最好的葡萄酒,為消費者創造最大的價值』,所以說從進入葡萄酒行業的那天起,我的使命就是為消費者發現性價比高的優質葡萄酒。

白瑞琪先生是個偉大的釀酒師,釀造出偉大的紅酒是他的追求,而不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潤。

這個理念和我不某而和。

這樣才能共同為消費者創造最大的價值。

兩個有情懷的男人,相信一定會在中國發生有情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