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葡萄酒小白的時候,常常去一些酒類專賣店,買葡萄酒喝。
那時,對葡萄酒了解不深,選酒時,喜歡聽銷售員介紹,比如她們常常會說,葡萄酒的好壞,內行人都是看瓶底的,瓶底凹得深的葡萄酒,肯定是好酒。
她們的這句話,一度深深地影響了我。
後來,我買的葡萄酒,都是瓶底凹得很深的,直到我進入了葡萄酒行業。
但是瓶底凹得深的葡萄酒,真的一定是好酒嗎?
要現在的我來說,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當然我也不會像以前這麼做了。
葡萄酒瓶底做成凹型,最大的作用是沉淀酒渣。
葡萄酒在長時間陳年存放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沉淀的物質,如酒石酸、單寧、色素等。
當然,這是正常的表現,不影響飲用口感,也不會影響健康。
特別是一些酒莊,為了盡可能保持葡萄酒的風味物質,不用蛋清等天然膠體材料,對葡萄酒進行澄清,即不下膠、不過濾,這樣的葡萄酒更會出現沉淀物質。
於是,葡萄酒瓶底有個凹槽,讓這些沉淀物積在這個凹槽裡。
喝酒前,把酒瓶直立,倒酒時,不容易倒出沉淀物來《沉淀物是不好喝的,一口渣渣的感覺》。
當然,喝二三十年以上的老年份葡萄酒時,還要進行『潷酒』,通過醒酒器,把葡萄酒中的沉淀物分開來。
一般來說,越經地起陳年的葡萄酒,瓶底凹得也越深,於是,人們就直觀地認為,越好的酒瓶底凹得越深。
那麼,反過來說,瓶底凹得越深的酒,越是好酒嗎?
這就不一定了,就像中國人是黃皮膚的,黃皮膚的就一定是中國人嗎?
葡萄酒瓶底做成凹型,方便人們倒酒。
國外的餐廳服務員,喜歡單手用大拇指頂著瓶底凹處倒酒,如上圖,這樣比較好拿。
手上有溫度,手溫與葡萄酒最佳飲用溫度相差很大,特別是白葡萄酒。
倒酒時,用手直接握住瓶身,手掌心的溫度會影響到葡萄酒品質,影響飲酒者的飲用口感,因為掌心是手上溫度最高的地方,手指末端是手上溫度最低的。
這也是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侍酒師或服務員,總是拿餐巾包裹酒瓶倒酒的原因。
因此,用大拇指頂著瓶底凹處倒酒是最佳的,最能確保葡萄酒的飲用口感。
而且,這個姿勢很優雅很漂亮,如果和女孩子一起吃飯,用這個姿勢倒酒,足以贏得美人芳心了。
葡萄酒瓶底做成凹型,是早期釀葡萄酒的需要。
很久以前,人們需要定期滾動葡萄酒,來促使酒液發酵。
瓶底做成凹形,更容易固定葡萄酒瓶子,方便在凹槽處插上滾軸,然後每天兩三次,每次20到30度繞圓滾動。
特別是釀制香檳《起泡酒》的時候,有一道轉瓶的工序,瓶底做成凹形,方便酒農進行轉瓶。
葡萄酒瓶底做成凹形,也有一些原因是,凹型的瓶底使葡萄酒結構更牢靠。
比如香檳酒,在開啟的時候,壓力特別大,瓶底如果是平的,承受不住這一瞬間的壓力。
還有一種說法是,早期的工人制作酒瓶的工藝不好,吹制後的酒瓶底會有凹凸現象,不容易擺放,於是索性做成凹型,制作起來也方便快捷,凹型的底部,也更容易在一些不平整的地上擺放。
現在還有一些國家的優質葡萄酒,瓶底都是平的,就像德國莫澤爾《Mosel》產區的雷司令《Resling》葡萄酒,大多數瓶底都是像飛機場一樣平。
如果覺得瓶底凹型的葡萄酒,就是好酒的話,那就要錯過這些美酒佳釀了哦!
看了以上的幾點,相信聰明的你,不會再犯我以前的錯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