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價 2,688 元一瓶的葡萄酒,實際只要 88 元??!。《圖+文》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小編拎了兩袋葡萄酒上了一臺出租車。

上車時,袋子裡的酒瓶發出清脆悅耳的碰撞聲,這引起了司機大哥的注意,開車時滔滔不絕地說起他家裡的 2 瓶掃碼價 2,800+ 人民幣的紅葡萄酒。

小編尷尬地和同行的小夥伴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後決定不拆穿。

無獨有偶,有次和親戚吃飯,親戚突然拿出一瓶澳洲酒開始掃碼,掃出一個十分吉利的價格——2,688 人民幣,於是便喜滋滋地讓在場的所有人傳閱這瓶『高端酒』,傳到小編手裡一看,嗯,不過是一瓶平平無奇的大區酒,幾百塊能買好幾瓶。

以上兩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掃碼』的普及性。

隨著智能手機、掃碼 APP 的流行,現在的人到哪都要『掃一掃』,有的掃傳統條碼、有的則掃二維碼,掃碼農產品溯源、掃碼查成分等,還有掃碼查價格、查產地,相信 10 個買酒的人裡 11 個都會這麼做。

掃碼價 VS 實際銷售價格

經常看到有『進口葡萄酒掃碼價 1,399 元,實際售價不到 12 元』這樣的新聞,從葡萄酒背標上這塊二維碼裡掃出來的價格真的靠譜嗎?

它和實際銷售價格有什麼關系呢?

其實這個一句話就能解釋完:掃碼價純粹就是用來忽悠人的,和實際售價沒有半毛錢關系。

你想想,許多人買葡萄酒都是為了送禮,或者是在飯局上撐撐場面,如何能跟人證明這是一瓶好酒?

對於許多不怎麼了解葡萄酒的人來說,價格就是一切,掃碼一看價格上千,臉上瞬間都有光了。

對於酒商來說,把掃碼價標得比實際價格有『一定差距』,方便賣酒,他們可以和消費者說:你看,我這酒本來 1,888,現在 188 還包郵,是不是很劃算?

不懂的人一聽,以為撿了個大便宜,趕緊掏腰包。

看到這你是否感到疑惑,掃碼掃出來的價格和產地難道還能隨便定不成?

掃碼查價的原理是,掃碼後,自動進入該 APP 的數據庫《大多為非編碼機構官方數據庫》,查詢並讀取提前錄入的信息,這個信息只要企業提供產品條碼、名稱、圖片、價格、公司營業執照以及 200 元/條的信息管理費就可以了,想怎麼標全看企業心情。

所以如果一款酒用某個 APP 掃不出來,不要武斷地判斷人家是假酒,世間的酒千千萬,數據庫漏了一兩個很正常,還有一些小眾精品酒,也很少會被收錄;如果掃出來價格比天高,也不要沾沾自喜,覺得撿了大便宜。

一部分聰明的消費者已經識破了掃碼價的貓膩,有的酒商就利用大型電商平臺的公信力來給自家酒款抬價,比如線上標價 5,888 元,線下售價 1,888,這和掃碼價是一個原理,大家購買時要擦亮雙眼。

總結

《1》不要迷信掃碼價、包裝、外觀,天上不會掉餡餅,品質在幾千的酒絕對不會賣到幾十,外在的東西不能決定酒的內在美。

《2》想買到靠譜的酒,先把自己整靠譜了,多學習點葡萄酒知識,買酒時胸有成竹不發虛,誰都騙不了你。

《3》盡量到信譽良好的葡萄酒經銷商或者是專業賣家處購買。

《4》購買時如果可以試酒,那最好先試試,通過品酒三部曲觀、聞、品《詳情》,判斷酒款優劣以及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風格,再決定是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