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圈裡流傳著一句話:勃艮第《Bourgogne》是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心中的『耶路撒冷』,是許多骨灰級愛好者的終極歸宿,是在全世界兜兜轉轉一大圈後的最終落定。
勃艮第,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這裡不僅有宛若仙境般的美景 ▼
充滿韻味的古建築 ▼
▲ 伯恩濟貧院
▲ 第戎聖母院
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
也有風格千變萬化且神秘莫測的葡萄酒,而這也是勃艮第的最大魅力所在 ▼
端起一杯優雅迷人的勃艮第葡萄酒,細膩的酒質、復雜的香氣令人癡癡醉。
但是,你喝的不僅是酒,還有勃艮第葡萄酒那跌宕起伏的歷史。
臺灣葡萄酒作家林裕森就曾說過:『封存在勃艮第酒瓶裡的,不僅僅是美味的酒汁,還蘊藏著 2000 年來的歷史』
為什麼總有人用『傲嬌』來形容勃艮第?
因為『勃艮第是上帝的恩賜,波爾多是人類的創造』勃艮第擁有引以為傲的歷史內涵,它有傲嬌的資本。
1、2 億年前 – 1 萬年前:從汪洋大海到人間勃艮第
在 2 億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半熱帶性的汪洋大海,貝殼類和浮遊生物是這裡的主要生物。
可以想象,在遠古時期那片浩瀚深邃的藍色海洋,一定是像馬爾代夫一樣美到令人窒息。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
1 億多年以來的地殼運動使浩瀚的海洋變成起伏的山脈與交錯的斷層帶,海底生物死亡,形成了勃艮第主要的石灰質和侏羅紀巖石。
▲ 勃艮第夏佈利地區富含石灰質與海洋生物化石的 Kimmerigian 土壤
時光不停歇,地下不同地層繼續斷裂和移動,泥灰巖和石灰巖相互交替;在風霜雨雪的作用下,大量碎屑錐石和鵝卵石塊散落在山坡各處。
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勃艮第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地質就這樣形成了。
▲ 不同的土質讓葡萄吸收的礦物質和養分也不同
2、公元 1-2 世紀:勃艮第的葡萄種植區誕生
2008 年,勃艮第熱夫雷-香貝丹村《Gevrey-Chambertin》出土了一座古羅馬-高盧時期的葡萄園遺址,可證明當地的葡萄種植最遲始於公元 1-2 世紀。
當然,也有很多專家認為勃艮第的葡萄酒釀造要遠遠早於這個時間點。
至於到底是誰在勃艮第種下了第一棵葡萄藤,古羅馬人還是之前的高盧人?
至今仍是個謎,雙方也不能提供確切的證據。
3、公元 312 年:勃艮第葡萄酒行業初具規模
歷史上第一次提及勃艮第葡萄酒的書面證據,出現在公元 312 年。
公元 312 年,君士坦丁大帝出訪勃艮第奧都市《Autun》,在一份呈送給他的文件中,當地人哭訴葡萄園老藤盤根錯節,葡萄收成不佳,請求皇帝大人降稅。
可見早在那個時候,勃艮第的葡萄酒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且形成一定時間了,不然也不會納入國家稅收的范圍。
4、公元 9-12 世紀:修道院讓勃艮第葡萄酒得到重大發展
在戰爭和宗教引領主題的中世紀,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園,所有有關勃艮第葡萄酒的未解傳說,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對勃艮第葡萄酒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修道院有 2 個:一個是成立於公元 910 年的克呂尼修道院《Abbey of Cluny》,另一個是成立於 1098 年的西多修道院《Abbey of Citeaux》。
克呂尼修道院位於勃艮第南部的馬貢地區《Maconnais》,在建教之後的 500 年裡,它一直都是基督教裡最大、最富有的教會組織。
在 12 世紀時,克呂尼修道院更是成為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權利和經濟中心。
但是在金錢的腐蝕下,克呂尼修士漸漸變得奢靡墮落。
少數修士希望回歸簡單樸實的清貧生活,於是離開克呂尼修道院,在在勃艮第的東部創建了西多修道院。
但是西多修道院周邊的土地並不適合種植葡萄藤,於是隻好沿著伏舊河《Vouge》的上遊,在西邊更高的荒地上開墾葡萄園——這個葡萄園就是後來的伏舊特級園《Clos de Vougeot Grand Cru》。
顯然,西多修士嚴謹清貧的生活方式更得人心,所以該修道院在建成之後迅速發展壯大,在 15 世紀時達到高峰。
相比於普通的佃農來說,修道院在釀酒方面擁有更多的有利條件:他們有能力建造酒窖,有時間和精力系統地提高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技術並記錄保存下來,有客戶基礎以及他們本身也會消耗大量的葡萄酒。
勃艮第葡萄酒行業在不缺人力、物力的修道院手中,得到長足的發展。
修士們深信『什麼味的土壤種出什麼味的葡萄』,所以他們最原始的辨別風土的方法,便是用嘴嘗。
通過常年的記錄和對比,將葡萄園劃分成不同的地塊《Climats》和級別《Cru》,這對現代勃艮第葡萄園的劃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為了標示土地所有權和防止動物破壞、他人偷采葡萄,他們用石頭將不同的葡萄園隔開,形成了勃艮第地區即使是頂級莊園也隻是建低矮石墻的傳統,同時這也是現代酒莊的雛形。
4、公元 14-15 世紀:勃艮第公爵讓勃艮第酒聲名遠揚
在隨後的公元 14-15 世紀,勃艮第公國勢力不斷擴張,甚至到了與整個法蘭克王國爭雄的地步。
而隨著勃艮第公國的崛起,它也極大地影響了西歐、南歐的經濟文化及藝術品位,甚至是教皇的餐桌文化。
▲ 勃艮第歷任公爵
同時勃艮第的歷任公爵們也非常重視勃艮第葡萄酒的發展。
為了保證葡萄酒的品質,公爵勇敢的菲利普《Philip de Bold》頒佈法律禁止勃艮第果農種植高產量的佳美《Gamay》,鼓勵種植低產高質的黑皮諾葡萄《Pinot Noir》;同一條法令中他還猛烈抨擊了有機化肥的使用。
在勇敢的菲利普之後的歷任公爵們,也堅定不移地推行這些法令。
通過這個時期的保護和推廣,勃艮第的葡萄酒文化變得格外著名。
5、公元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打破傳統格局,葡萄園被分割
▲ 法國大革命
舉世聞名的法國大革命隻進行了一年,卻打破了勃艮第維持了上千年的格局。
貴族和修道院的葡萄園被大量充公,珍貴的葡萄園被分割拍賣,落入富裕的商人手中。
隨後稱帝的拿破侖又頒佈法典,規定所有子女都享有同等的繼承權。
這意味著每一代的傳承,都是土地的再一次分割。
已經四分五裂的大葡萄園,又繼續被分割成小塊,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大部分勃艮第葡萄園都是零零碎碎的原因了。
而勃艮第葡萄園的細小化,一方面促進了許多以家庭為單位的葡萄果農和釀酒作坊的出現;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酒商的出現,他們從果農那裡購買葡萄,然後集中起來釀酒。
6、公元 1878 年:葡萄根瘤蚜病摧毀葡萄園,勃艮第引進新技術
勃艮第人比較固執,葡萄園傳統的耕作方法一般變化很少。
直到開始於 1878 年的葡萄根瘤蚜病摧毀的大部分葡萄園,勃艮第人才開始引進新的葡萄種植和修剪技術。
二戰後,人們更是意識到新事物的魔力,紛紛在葡萄園使用化肥和農藥。
這樣做起初效果頗佳,葡萄酒產量大增。
但是過後才發現,這會使土地失去活力,變得又幹又硬,釀出來的酒也是酸度不足。
最後反倒是流行起有機種植來,讓自然的力量牽引葡萄藤生長。
7、公元 1936 年:AOC 分級制度建立
18 世紀以後,交通日漸發達,勃艮第葡萄酒交易量越來越大。
很多商人伺機想借用葡萄酒撈一筆金而不惜代價,為了維護整個勃艮第的葡萄酒市場秩序,酒農們聯合起來抵抗非法手段。
幸運的是,在 1936 年成立了原產地命名控制管理局《INAO》,建立了 AOC 制度。
AOC 對法定葡萄品種、種植方式、最高產量限定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以保證葡萄酒的品質。
勃艮第也在這一年成為法定產區,並且合理地劃分了特級園《Grand Cru》、一級園《Premier Cru》、村莊級《Village》和地區級《Regional》這 4 個葡萄酒等級。
8、現在:勃艮第酒產量減少,價格上漲
▲ 世界最貴葡萄酒羅曼尼•康帝
勃艮第的種植面積小,隻有 2.95 萬公頃《波爾多 10 萬公頃》,產量低,年產量大約為 2 億瓶,遇到不好的年份還會減產。
但是人們對勃艮第葡萄酒的需求卻日益增多《甚至有些波爾多的消費者已經轉向勃艮第》,在 2015 年時供需已嚴重失衡,酒商收到的需求是現有勃艮第葡萄酒數量的 4 倍之多。
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也一路飆升。
但這依然無法阻擋酒友們的熱情,許多人仍願意為勃艮第葡萄酒一擲千金,在全球最貴的葡萄酒榜單裡,勃艮第葡萄酒穩穩地占了大多數位置。
【暢所欲言區】
我愛勃艮第葡萄酒,歷史也是它的一部分。
那麼,你愛勃艮第葡萄酒的理由是什麼?
紅酒百科全書,中國領先的葡萄酒新媒體,微信公眾號:wiki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