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很少喝葡萄酒的人,對於朋友送的好酒總是舍不得喝,放在角落,時間飛逝,一晃五六年就過去了。
再拿起時,發現瓶底不是沉渣就是結晶時,惋惜地嘆道:可惜了這瓶酒,又放壞了!然後邊說邊心疼地丟進垃圾桶。
或者並不知道一瓶酒的好壞,但放著放著就出現了沉渣,第一反應就是不!能!喝!了!
不是說葡萄酒沒有保質期的嗎,那為什麼還會放壞呢?
沒錯,葡萄酒是沒有保質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口感會變,即葡萄酒有自己的最佳賞味期,當然是在儲藏的條件足夠正確沒有破壞品質的前提下。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沉渣?
因為有沉渣不代表壞了呀!!
那麼沉渣到底為何物?
葡萄酒的沉渣的主要表現成兩種形態,一種是紅葡萄酒深色沉渣,另一種是白葡萄酒的白色結晶。
深色的葡萄酒沉渣出現在紅葡萄酒中,實際上它的成分是單寧、色素和酒石酸。
雖然葡萄酒在裝瓶前已經經過了除渣、過濾工序,但經過長時間的靜置,酒液裡的色素、單寧與酒石酸析出形成的酒石酸鹽,慢慢聚合沉淀,就成了我們看見的瓶底的殘渣堆積物。
至於白色結晶,很多人看見它都以為是葡萄酒裡進了玻璃渣。
實際上它也是葡萄酒裡的酒石酸作怪,當葡萄酒被貯存於特別冷的環境中經歷一段時間,葡萄酒裡的酒石酸就會結晶析出,在白葡萄酒裡成為類似白砂糖的顆粒物質。
無論是結晶還是沉淀,對於葡萄酒來說都是正常的現象——甚至可以說是釀造酒類中必然的現象。
它是葡萄酒裡的自然物質由於時間或溫度問題,聚合或者凝結而成的固態物質,不會對影響身體健康。
實在不喜歡它的存在,可以用潷酒器去除。
變質的情況
但也不能排除第三種情況,葡萄酒如果儲存不當,由於高溫、陽光直射的話,會導致葡萄酒出現絮狀物漂浮在酒體中,如果是這種情況,則說明這款酒已經變質不可再喝!
喜好飲用陳年葡萄酒的人士,
沉渣是葡萄酒不可避免的存在。
如果不放心,可請身邊懂酒的朋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