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幹貨】你不知道的中國葡萄酒產區那些事兒(上)。《圖+文》

中國現代葡萄酒從19世紀末引入歐洲釀酒葡萄品種算起,也有了整整130年的歷史。

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酒莊和葡萄園在中國天南海北拔地而起,目前中國釀酒葡萄總面積為245.09萬畝《2019年第二版《中國葡萄酒》數據》,去年中國葡萄酒年產量為26.8萬千升《國家統計局數據》。

本文將分為上下兩篇分別發佈。

將中國的葡萄酒產區劃分為十一個,從土壤地貌、風土氣候、主要品種和歷史與現在四個方面入手,概述目前中國仍在種植釀酒葡萄並且進行葡萄酒釀造的產區。

本篇主要介紹東北產區、甘肅產區、黃土高原產區、京津冀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內蒙古產區五個集中在中國北部的幾個重要產區。

全文共3450個字,宜:花費6-8分鐘進行閱讀,忌:躺在收藏夾吃灰。

東北產區

目前東北產區以吉林通化山葡萄酒產區和桓仁冰葡萄酒產區為兩大主要子產區。

東北產區位於中國東三省地區,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均有葡萄園分佈,其中吉林省的葡萄酒生產產量規模醉大。

產區主要以中部的東北平原為主,東、北、西三面被山環繞,分佈著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

產區平均海拔在12~422米的范圍。

黑龍江、遼河兩大水系在此分佈。

東北地區的土壤有著明顯規律,地帶性土壤可隨緯度分為不同類型。

葡萄園內多以草甸土、黑鈣土為主。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

東北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氣候共存,整個產區跨越暖溫帶與寒溫帶,從濕潤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幹旱區。

產區基本處於半濕潤區內,年降水量635~679毫米。

東北的冬天溫度極低,全境冬季平均極端低溫在-26℃,部分地區最低可達-40℃。

年活動積溫《≥10℃》2567~2779℃,因此,歐亞種葡萄在這裡幾乎難以生存。

東北產區種植的品種以抗寒的山葡萄,或是山葡萄的雜交品種公釀一號、公釀二號、雙紅、雙優、左右紅、北冰紅、公主白等。

除此之外,也種植了大量的威代爾來釀造冰葡萄酒。

東北是較早開啟釀造葡萄酒的產區之一,1936年吉林市長白山葡萄酒廠和1938年吉林通化葡萄酒廠是醉早一批利用山葡萄釀酒的酒廠,野生山葡萄釀造葡萄酒的歷史也有80多年,代表酒莊有青谷酒莊、釀造冰酒的蔡龍麟酒莊等。

甘肅河西走廊產區

甘肅河西走廊的釀酒葡萄主要分佈在武威、張掖、嘉峪關和酒泉四個地區。

在武威產區黑皮諾表現優良,品麗珠、雷司令也有較好的表現;張掖產區重點生產赤霞珠、蛇龍珠和貴人香、霞多麗等品種;嘉峪關產區重點生產美樂。

目前全省釀酒葡萄種植達30餘萬畝。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

河西走廊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形似長廊又位於黃河以西,故稱河西走廊。

產區整體地勢平坦,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在河流沿岸形成了大片沖積平原,也就形成了武威、張掖、酒泉等綠洲城市群。

在其餘地方起到主要氣候因素的是風力和幹燥侵蝕作用,因此嘉峪關相較於其他產區,戈壁面積大綠洲面積小。

歷史上的地質板塊運動造就了河西走廊的特色土壤,葡萄園多建立在沖擊或洪擊平原上,以礫石-沙壤土為主。

土層透氣性較好,春季的最低氣溫上升快,有助於幹物質累積,種植在這類土壤中能夠有效限制樹體長勢。

甘肅河西走廊產區屬於典型的溫帶幹旱荒漠氣候區,降水少氣候幹燥,種植區多以人工灌溉為主。

光照資源豐富,能夠滿足早、中、晚熟品種對熱量的需求。

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是中國醉早栽培葡萄的地區之一,早在漢代就開始種植、加工葡萄,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葡萄種子和釀造技術後,涼州《今天的武威》就有葡萄酒。

河西走廊的現代葡萄酒產業開啟的也比較早,莫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其葡萄種植基地和幹型葡萄酒生產車間,成為80年代國家輕工業部在全國第一批佈點的葡萄酒廠之一。

該產區代表酒莊有威龍歐斐堡國際酒莊、皇臺酒業等等。

2012年,河西走廊葡萄酒開始實施地理標志保護。

截至2016年底,葡萄酒銷售量2.48萬噸,銷售額近11億元。

黃土高原產區

黃土高原產區主要指陜西省和山西省境內種植釀酒葡萄的區域,總面積約為5.6萬畝,其中陜西較山西種植面積更多一些。

品種主要以從法國引進的歐亞品種為主,也種有一些本土品種,煙73和媚麗等紅葡萄品種,以及北冰紅和戶太等白葡萄。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

據考證,在唐朝時期陜西省內就有釀酒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

等到清朝,有意大利傳教士來到陜西,用當地龍眼葡萄釀造出第一桶葡萄酒,當地客商名人共同創辦了『陜西省龍駒寨協記美利葡萄酒釀造公司』,成為西北醉早醉大的葡萄酒生產商之一。

山西也是中國傳統葡萄酒的生產地之一,特別是陜西太原清徐一帶。

元朝時期,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太原,在其著作中寫了不少對山西葡萄園和葡萄酒的贊美,當時的葡萄酒曾運到南亞國家印度等進行貿易。

到了明代,山西已經形成了太原地區和臨汾地區兩大生產中心。

陜西省橫跨了三個氣候帶,分別有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的氣候特色,降水從南至北分別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半幹旱區,春季回溫和秋季降溫的速度都比較快。

陜西產區的土壤類型比較豐富,但土壤多為有機質缺乏的貧瘠土壤,黑壚土、黃棉土、黃棕壤等等,土質疏松,為釀酒葡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

山西省總體來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但種植區域內不僅有緯度變化帶來的氣候差別,也有地形海拔造成的垂直氣候不同。

以恒山為界,北邊是中溫帶,南邊是暖溫帶。

以濕度劃分,大部分地區屬於半幹旱,但晉中高山區和東南部屬於半濕潤。

產區四季分明,降雨受季節和海拔的影響較大,分佈不均勻。

山西葡萄園種土壤多為含有豐富礦物質的褐土。

黃土高原產區內代表酒莊有怡園酒莊、戎子酒莊等等。

京津冀產區

京津冀葡萄酒產區的子產區主要有北京東北部的密雲、西南部的房山與西北部的延慶,天津的薊縣與漢沽區,還有河北張家口懷來、秦皇島昌黎等。

京津冀產區整體來看較為廣闊,地勢從西北向東南逐級下降。

地形多為丘陵,土壤類型廣泛,以褐土、潮土、棕壤、栗鈣土等為主。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

產區屬於溫帶濕潤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降水量為350~770毫米,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東南降水多於西北,降水多集中在6、7、8三個月,采摘期少降雨對減少裂果、防止果實黴變以及平衡糖酸比都極為有利。

品種以龍眼、赤霞珠與玫瑰香為主。

據歷史資料記載,京津冀產區內種植葡萄的歷史已有1300多年。

其中河北張家口懷來產區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成為中國醉重要的葡萄酒產區之一,中國第一瓶幹白葡萄酒、傳統法起泡酒、國際標準白蘭地紛紛在這裡誕生。

《詳見《河北懷來:為何從古至今都是葡萄產區裡的『國家隊』?

| 中國產區全解》》

1970年代,國家輕工部、商務部等五部委聯合在全國考察,最終選址懷來,誕生了中國第一瓶幹白葡萄酒

當年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葡萄酒企業,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

天津產區目前是中國種植面積最大、品種特性最典型的玫瑰香葡萄產區。

北京的三個子產區中房山是其中一匹黑馬。

房山產區地處北京西南,轄區總面積2019平方公裡,平原、丘陵、山區各占三分之一,是北京最具規模的新興酒莊葡萄酒產區,是國內第四個獲『葡萄酒小產區』認證的區域。

目前,京津冀產區內代表酒莊有中法莊園、迦南酒業、長城桑幹酒莊、馬丁酒莊、紫晶酒莊等。

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

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包括石嘴山產區、賀蘭產區、銀川產區、永寧產區、青銅峽產區和紅寺堡產區,六個產區從北至南依次排開。

目前,產區有近60萬畝釀酒葡萄基地,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

產區整體來看地勢狹長,西部山地與高原地形交錯,東部起伏較緩,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產區位於寧夏黃河沖積平原和賀蘭山沖積扇之間,西邊的賀蘭山形成了阻擋周圍沙漠侵襲和西北寒流的天然屏障,東邊的黃河為灌溉提供保障的同時,大面積水域也有利於調節微氣候。

寧夏的自然條件復雜,對其他農作物來說較為貧瘠的土壤,對葡萄來說卻非常適合。

葡萄栽培地土壤多為灰鈣土、風沙土和灌於土,尤其是淡灰鈣土摻雜大量的石塊,可使葡萄根系深大十多米,有助於果實形成香氣。

寧夏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5~9℃,晝夜溫差能達到10~15℃。

對葡萄來說有利於果實糖分的積累、果皮色素的沉淀和風味物質展現。

寧夏產區呈南濕北幹的特點,但總體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因此葡萄園出現的病蟲害也比較少。

寧夏冬季寒冷幹燥,霜凍和低溫冷害是常見的氣象災害,葡萄在冬季需埋土過冬,出土時也需特別注意春季風沙,葡萄藤易抽幹。

寧夏栽培葡萄的歷史可追溯到千年以前,但現代葡萄酒產業開始於四十年前。

1982年在玉泉營農場《永寧產區》建起5775畝的釀酒葡萄基地,隨後寧廣夏公司也開始大面積種植釀酒葡萄並進行葡萄酒釀造,開啟了現代化葡萄酒之路。

西鴿的老藤葡萄園

寧夏現有酒莊211家,已建成酒莊92家,如迦南美地、西鴿酒莊、尚頌堡、留世酒莊、美賀莊園、夏木酒莊、未遲酒莊、長和翡翠、利思酒莊、賀蘭晴雪、亦濃酒莊、賀東莊園、立蘭酒莊、博納佰馥、海悅仁和、源點酒莊、伊氏家族酒莊、華昊酒莊、張裕龍諭酒莊等等。

內蒙產區

內蒙古自治區釀酒葡萄的栽培區零星分佈在西部、中部、東部,建成了赤峰市、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和烏海市為中心的葡萄基地,以賀蘭山北麓烏海產區為主。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

內蒙古的地形被稱為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賀蘭山是高原地貌的主要特征之一。

烏海產區的氣候也深受賀蘭山北麓地貌的影響。

烏海地處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半幹旱半荒漠氣候帶。

極端高溫和低溫之間懸殊極大,醉高可達四十多度,最低可達零下四十度。

葡萄多種植在沙坑土壤和礫石土壤上,普遍存在鈣積化明顯的特征。

產區代表酒莊有漢森酒業、古陽光田宇葡萄釀酒公司等。

《END》

參考資料:

《中國葡萄酒》第二版,李華/王華著

中國葡萄酒產區劃分淺議 李巍

山西葡萄酒產區概況 李華,王華,易黎(圖)

中國葡萄酒產區分佈及氣候變化對其影響分析 謝喜麟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官網

《新中國葡萄酒業五十年》,郭其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