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酒體一詞,該如何理解和感知?《圖+文》

來源丨澳洲酩探

『酒體Body』是一個很行話的詞,經常會讓普通葡萄酒愛好者們聽來滿頭霧水、不明覺厲

但如果用大白話來解釋何為『酒體』,其實也相當簡單明了:酒體指的就是葡萄酒的濃淡,即重酒體的葡萄酒比較濃,輕酒體的葡萄酒比較薄。

為了更直觀一點,我們可以將葡萄酒類比為牛奶。

牛奶有脫脂與全脂之分,輕酒體葡萄酒就好似脫脂牛奶,在口腔中有輕飄之感;重酒體葡萄酒則好似全脂牛奶,在口腔中有厚重之感

同等品質下,通常酒體越重,風味越濃鬱,回味也越長——就像同樣是100塊的牛奶,全脂牛奶的風味濃鬱度通常是要強於脫脂牛奶的。

但是,『葡萄酒酒體越重,風味越濃鬱』這一說法並不是絕對的,像法國普羅旺斯的桃紅葡萄酒就有重酒體而果香風味稀薄的特點。

葡萄酒酒體的輕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殘糖量、甘油量等幹浸出物含量,但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酒精度,而且酒精度高低與酒體輕重成正比關系:在其他條件一致下,酒精度越高,酒體越重——也因此可以得知,酒體輕重與葡萄酒品質好壞並無關聯。

因為酒精度越高並不代表葡萄酒品質越好,但酒精度越高,酒體是一定越重的。

對於幹紅葡萄酒來說,輕酒體的酒精度一般在13°以下,重酒體的酒精度在14°及以上;對於幹白,酒精度需要相應地下調0.5°,即12.5°及以下的幹白葡萄酒為輕酒體,13.5及以上的為重酒體。

在明白這一道理後,我們無需開瓶嘗驗,隻是通過查看葡萄酒外包裝上的酒精度數,便可以大致了解一款葡萄酒的酒體輕重了。

順便提一下,酒體還與掛杯有關系。

因為酒體越重,表明酒精度越高,葡萄酒的黏度也就越大,就越容易掛杯——所以『酒好壞看掛杯』的說法自然也是錯誤的。

因為酒體的輕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酒精度的高低,而酒精度的高低則取決於葡萄中糖分含量的高低《酒精是由糖分轉化而來》,而氣候越溫暖的產區越容易孕育出高糖分含量的葡萄。

所以氣候越熱——葡萄糖分含量越高——酒精度越高——酒體越重。

而如果想要在一個相對涼爽的地方種出糖分高、風味濃鬱的酒,卻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陽光、熱量不足嘛;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酒莊必須將葡萄種植在有坡度、向陽時間長,或者可以接受到河流反射陽光的田地——於是這樣的好地段就像學區房一般,因握有寶貴的稀缺資源而成為眾酒莊夢寐以求的理想葡萄園。

冷氣候德國摩澤爾產區的頂級葡萄園便是即有坡度又能接受到河流反射的額外光照

除去氣候的影響,酒體輕重也與葡萄品種本身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一些品種如赤霞珠、西拉子、馬爾貝克等就有更大的潛力做成重酒體風格的葡萄酒。

此外,不同的釀造方式,如過橡木桶陳釀、蘋果酸乳酸發酵、重萃取浸皮等同樣也會幫助酒體增重。

最神奇的是,有時即便是同一瓶酒,它的酒體輕重也是可能會發生變化的。

因為一款酒在陳年的過程中,會出現一點一點的『掉肉』現象,即酒體在陳年過程中會漸漸地被消磨而變得越來越單薄。

想迅速成為品酒師,您可選擇聽品酒師微課,授課專業、幽默、風趣,不用再啃課本、死記硬背!報名入群後可反復聽,不限次數。

本期澳大利亞《22節》+品酒師《25節》+幹邑《3節》,總計50節共82元,已報名人數2420人,點擊此鏈接,按文中步驟報名即可!

想迅速成為品酒師,不妨選擇聽微課,2420人已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