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葡萄酒的關系,在上一篇《葡萄酒,就是紅酒嗎?
》已經講過了。
其實,在中國,關於葡萄酒,除了紅酒、葡萄酒這兩個詞外,還有個是『幹紅』。
常常在餐廳,聽到『來一瓶幹紅吧』、『你這裡有什麼幹紅』,或者是在商店超市『有什麼幹紅可以推薦下嗎』、『哪個幹紅好喝』之類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幹紅呢?
它跟葡萄酒、紅酒又是什麼關系?
幹紅和它的兄弟們
幹紅,是幹紅葡萄酒的簡稱,紅酒則是葡萄酒的俗稱。
幹紅葡萄酒隻是葡萄酒中的一個類別。
在葡萄酒中,按殘留糖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分為幹紅、半幹紅、半甜紅和甜紅。
幹紅葡萄酒的『幹』字,是指葡萄酒中,含糖量少,葡萄汁中的糖分已經完全轉化成了酒精,酒中殘糖量在4克/升以下,喝酒時口感已經感覺不到甜味。
所以,喝幹紅葡萄酒,是不甜的。
幹紅和它的兄弟們半幹紅、半甜紅、甜紅之間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中國經貿委發表的《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范》對甜度分類為:
幹紅葡萄酒:葡萄酒中殘留糖分含量在4克/升以下;
半幹紅葡萄酒:葡萄酒中殘留糖分含量在4-12克/升之間;
半甜紅葡萄酒:葡萄酒中殘留糖分含量在12-45克/升之間;
甜紅葡萄酒:葡萄酒中殘留糖分含量超過45克/升。
所以,幹紅,是指幹紅葡萄酒,口感中感受不到甜味,含糖量在4克/升以下的。
既然有幹紅,那有幹白嗎?
對,有的,這問題問對了。
葡萄酒中,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
每種葡萄酒中,又按照含糖量分為幹、半幹、半甜、甜四個類別。
如果不嫌嘮叨的話,可以重復一遍。
葡萄酒《俗稱:紅酒》:
1.紅葡萄酒:幹紅葡萄酒、半幹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甜紅葡萄酒。
2.白葡萄酒:幹白葡萄酒、半幹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甜白葡萄酒。
3.桃紅葡萄酒:幹桃紅葡萄酒、半幹桃紅葡萄酒、半甜桃紅葡萄酒、甜桃紅葡萄酒。
這樣一看,是不是很清楚了。
為什麼『幹紅』這個詞會這麼火呢?
前文說過,幹紅這個詞,在中國口語中,是跟紅酒、葡萄酒同個意思的。
中國的葡萄酒文化,幾乎是香港流傳過來的。
無論是毛時代的封閉,還是鄧時代的開放,香港作為一個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在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大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前篇文章中講到的,港臺片是不是促進了『紅酒』這個詞的流行,讓大家隻知道『紅酒』,而不知道『葡萄酒』。
那時的香港,富豪名流最流行喝的,是法國波爾多地區的名莊葡萄酒,比如響當當的拉菲、瑪歌等。
拉菲、瑪歌這些世界頂級葡萄酒,都是屬於幹紅葡萄酒。
九幾年,鄧公南巡講話後,中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造成香港流行什麼,大陸就流行什麼。
香港的金利來品牌,被當時的國人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服裝鞋飾品牌,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富豪喝的幹紅葡萄酒,如拉菲等,被大陸有錢人捧上了寶座。
文化傳播的特性,又是從社會精英層向平民層傳播,這樣一來,大家都認為幹紅在葡萄酒中是最好的。
後來,國產葡萄酒公司的跟進,連年在電視報刊進行廣告轟炸,張裕幹紅、長城幹紅等廣告連綿不斷,讓幹紅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也成了葡萄酒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