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的一個朋友出差巴黎,離開的時候打算從巴黎的酒類商店帶點『美國』沒有的東西,我立刻建議他:『半打法國威士忌』——這種我聽過,但從來沒見過的威士忌。
然而,我的朋友遇到了一個問題,法國店員並不想賣給他法國威士忌,而是試圖賣給他幹邑白蘭地(Cognac)、雅文邑(Armagnac),甚至是蘇格蘭威士忌,實在沒辦法,他隻好讓店員接了電話,店員直白地跟我說:法國威士忌不好喝。
為了不引起國際糾紛,最後朋友隻好買了瓶白蘭地。
不知道現在那個法國店員如今對法國威士忌是什麼感覺,但自那以後的這些年,法國威士忌的聲望有了顯著提升。
如今,法國約有86家威士忌酒廠,並且能釀出各種風味的威士忌,雖然這些主要用於滿足法國威士忌愛好者的胃口,但越來越多的產品也開始對外出口,所以你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偶爾能見到法國威士忌的身影。
不僅僅是法國,很多歐洲國家都有了自己的威士忌,盡管和蘇格蘭大酒廠比起來微不足道。
2019年法國整個威士忌產業的產量約為53萬加侖,約是格蘭菲迪450萬加侖產量的零頭,但相比起2010年4.9萬加侖的產量來說,依舊是個巨大的飛躍。
相比起愛爾蘭、蘇格蘭等循規蹈矩的威士忌而言,歐洲的威士忌雖規模不大,但興致高昂,其生產和制作更具新意。
它們會使用不同的谷物、蒸餾工藝甚至奇特的木桶非常常見,常充滿了歐洲地方特色,當然也有完全遵守蘇格蘭傳統工藝的歐洲威士忌狂熱者。
從各個方面來看,歐洲的威士忌浪潮和2010年初的美國精釀威士忌流行很相似:創意層出不窮,新酒廠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對未來充滿期待。
會出現什麼新的風潮?
誰會引導這股浪潮?
哪家酒廠會從此崛起,來和蘇格蘭威士忌成為競爭對手?
除了英國、法國這樣傳統的釀酒大國之外,瑞典、德國等國家的一些釀酒廠已經有了二十年歷史,掌握了成熟的工藝來制作烈酒。
NO.1
法國
迄今為止,法國擁有不列顛群島以外最發達的威士忌產業,因為法國在其幹邑區、阿馬尼亞克、佈列塔尼/諾曼底和阿爾薩斯-洛林的歷史悠久的蒸餾歷史。
在2015年,已經有兩個地區擁有了自己的受保護地理標志,除了歐盟的規則外,法國還制定了自己的威士忌生產規范。
佈列塔尼是法國最大的威士忌產區,而且相當開放:它允許生產商使用麥芽、小麥、玉米、黑麥、斯佩爾特小麥、小黑麥和燕麥,並且可以用柱式、壺式或混合式蒸餾器上蒸餾。
(不過,依舊必須使用橡木桶陳釀)。
與此同時,阿爾薩斯威士忌的要求要高得多:它必須用壺式蒸餾器上蒸餾,隻使用大麥。
與法國葡萄酒一樣,法國威士忌也有很多品類,具有明顯而難以劃分的地方特色。
法國威士忌既有創新風格的,也有傳統風格的,並且用新穎的方式從長期的實踐中汲取靈感。
例如,Brenne使用幹邑酵母和Charentais蒸餾器來釀造單一麥芽威士忌,使用的麥芽來自幹邑區種植的大麥,並使用利木贊(Limousin)橡木來陳年威士忌。
它有明顯的花香和甜,近乎泡泡糖的口感。
法國幹邑的另一個品牌Bastille 1789也同樣是在利木贊橡木桶中陳釀,非常甜美,不過使用的是蘋果、梨和香草釀造的。
阿爾薩斯-洛林是法國許多頂級葡萄酒生產商的所在地,也是兩家最有前途的釀酒廠的所在地。
G. Rozelieures的Origine威士忌用自家的大麥釀造,經過輕微的泥炭處理,在雪利酒和幹邑酒桶中陳年。
雖然釀酒廠從2007年開始運營,但這款威士忌仍然非常年輕,帶有谷物的面包、煙熏和香草味。
梅耶釀酒廠(Distillerie Meyer’s)以水果白蘭地聞名,它主要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將麥芽與適量谷物酒精混合,在蘇玳瑁桶中陳年7年。
『風土』(Terroir)這個傳統上與葡萄酒聯系在一起的概念,也正在進入威士忌領域。
位於法國阿爾卑斯山脈高處的Domaine des Hautes Glaces是Rémy Cointreau旗下的酒莊,制作威士忌的原料是大麥和其他谷物,這些谷物在當地種植或在特定『氣候』中種植,『氣候』是根據土壤和陽光選擇的,這是葡萄酒產業的標準做法。
法國最古老的現代威士忌酒廠是位於佈列塔尼中部的Wararenghem,經營了一個多世紀。
1998年,它推出了一種單一麥芽威士忌——阿莫裡克(Armorik),如今它是法國最暢銷的威士忌之一。
Warenghem的Double Maturation expression威士忌,被Whisky Advocate評為2018年排名第六,這款威士忌在當地橡木桶中陳釀,並在初次裝填的雪利酒桶中熟成。
它帶有花香和輕微的顆粒感,與另一種佈雷頓威士忌Kornog Roc’h Hir非常不同,後者來自位於佈雷頓海岸的Glann ar Mor。
這裡到處都是泥炭,彌漫著海煙,到處都是海灘上的火、鹽和碘。
另外兩個值得關注的品牌是獨立瓶裝商:阿爾弗雷德·吉羅(Alfred Giraud)從羅澤裡耶爾(Rozelieures)、華倫赫姆(wararenghem)和科涅克(Cognac)的一家未透露名稱的釀酒廠裝瓶的『遺產和和諧』(Heritage and Harmonie)風格的威士忌。
而自稱威士忌『出版商』的本傑明·庫恩茲(Benjamin Kuentz),他與多名釀酒師合作,生產了自己的威士忌系列,並起了『Fin de party』和『(D’un) Verre Printanier』(『From a Spring Glass』)等富有創意的名字。
NO.2
英格蘭和威爾士
近年來,英國釀酒業的主要活動一直是杜松子酒,但威士忌產業也開始吸引人們的注意了。
也許聽起來很奇怪,直到20世紀初,英國還經營著幾家相當大的威士忌酒廠,其中包括沃克斯豪爾(Vauxhall),這家位於利物浦的谷物酒廠每年生產200萬加侖的威士忌。
1903年,英格蘭威士忌行業最後一家酒廠倒閉了。
直到2006年,另一家英國威士忌公司(English Whisky Co.)才在諾維奇以外的地方開業。
它的泥炭單一麥芽在煙中帶咸,可與艾萊島產的輕泥煤威士忌媲美。
英國威士忌與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威士忌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蘇格蘭威士忌的附屬物。
它不僅沒有創造出『英國風格』,而且釀酒師們似乎也懶得去創造。
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無視他們。
科茨沃爾德釀酒廠(Cotswolds Distillery)位於科茨沃爾德地區的東北部,制作了一款口感平衡的低年份單一麥芽威士忌,帶有蜂蜜和柑橘的口感。
彭德林(Penderyn)也是如此,這家威爾士釀酒廠的威士忌已經享譽全球,他們使用馬德拉(madeira)酒桶熟成,帶來醇厚而精致的餘味。
NO.3
德國和奧地利
德國對威士忌情有獨鐘,他們約有200家釀酒廠,遠超蘇格蘭的130家,而且大多數釀酒廠都生產威士忌。
它們的規模很小,但和法國一樣,它們可能是歐洲最具創新精神的釀酒廠:例如,科佈倫茨的艾菲爾釀酒廠(Eifel Distillery)先用柱式蒸餾器蒸餾單一麥芽,然後用壺式蒸餾器蒸餾,這在蘇格蘭是一種異端。
釀酒廠將其中一些酒放入由洋槐木制成的木桶(以及紅酒桶)中陳釀,然後再將其放入雪利酒桶中熟成一年。
其結果威士忌帶有煙熏、糖蜜和紅茶的味道。
它的黑麥威士忌由90%的黑麥谷物和10%的麥芽混合而成,在新舊橡木桶和洋槐桶陳年一年的時間,就能釀造出一種年輕、鮮味豐富的烈酒,並輔以香草和楓糖的風味。
在奧地利邊境的一家名為Slyrs的釀酒廠,這種『異端』仍在繼續,他們用山毛櫸木而非泥炭來熏制大麥,在花香、鮮亮的水果和香草的香氣之外,還帶來一種獨特的草本香氣。
同時,奧地利也有一個規模不大但正在興起的威士忌行業,遍佈全國的50家釀酒廠借鑒了其農家水果蒸餾酒的歷史。
Reisetbauer最著名的酒是白蘭地,它也生產少量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其中一部分是在霞多麗木桶中陳年,還會使用曾經盛放甜酒trockenbeerenauslese的木桶來熟成。
NO.4
比利時和荷蘭
由於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比利時和荷蘭在威士忌制造業上並沒有太多的發展。
直到近期,比利時最著名的啤酒廠之一Het Anker才發佈了一款經過蒸餾和陳年處理的Gouden Carolus Tripel酒——不含啤酒花和香料,並且廣受好評。
在波本桶中陳年,使用葡萄酒酒桶熟成,帶有柑橘的甜味,帶有青澀麥芽味和略苦的口感。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比利時釀酒廠,比利時貓頭鷹,生產口感活潑的低年份單一麥芽威士忌。
在荷蘭,巴勒拿騷(Baarle-Nassau)的Zuidam Distillers自1975年以來一直在釀造gene威士忌。
1999年,該酒廠也開始生產Millstone牌威士忌。
如今,該公司生產單一麥芽威士忌之外還制作黑麥威士忌『100』,由100%的黑麥制成,使用壺式蒸餾器蒸餾,使用新美國橡木桶中陳年100個月,並以100《50%》度裝瓶。
NO.5
意大利和西班牙
就像法國和德國一樣,意大利人始終都對威士忌情有獨鐘。
意大利威士忌市場的鰲頭是蘇格蘭威士忌Glen Grant(金巴利旗下),同時意大利也是世界上幾家最著名的獨立瓶裝商的所在地,包括已故的傳奇人物西爾瓦諾•薩馬洛利。
現在,意大利的釀酒師們也開始涉足威士忌生產。
Puni酒廠位於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的南山坡上,自2010年以來一直在釀造威士忌。
與奧地利和德國的釀酒廠以及法國阿爾薩斯的釀酒廠一樣,普尼借鑒了阿爾卑斯生活的傳統,釀造出輕盈、果味濃鬱的威士忌。
Puni的奧秘是用大麥、小麥和黑麥制成的原酒,大部分都是本地種植的,還有各種難得一見的酒桶——阿爾巴威士忌在馬薩拉酒桶裡存放了兩年,在蘇格蘭艾雷島酒桶裡存放一年。
這款威士忌散發著李子、白葡萄酒和核果的香味,富含礦物質的口感包裹在煙熏的風味當中。
▲Puni酒廠
西班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威士忌市場——卡杜占據了麥芽威士忌市場的鰲頭——並且發展出了本土威士忌產業。
酒廠Destilerías y Crianza del Whisky,簡稱DYC,是比姆三得利的子公司,自1958年以來一直生產威士忌。
它的專長制作低成本、柔和的威士忌酒,但它用雪利酒桶的12yo威士忌值得品嘗。
納瓦索斯-帕拉齊(Navazos-Palazzi)的威士忌也是如此。
這是一家由著名的雪利酒莊(Equipo Navazos)和幹邑商人、PM Spirits創始人尼古拉斯•帕拉齊(Nicolas Palazzi)共同組建的獨立瓶裝公司。
NO.6
北歐地區
和德國南部一樣,北歐的幾個國家也試圖用他們的威士忌,在整個烈酒行業上打上一個顯著的印記。
瑞典的Mackmyra可能是北歐最著名的釀酒廠,它用當地的杜松和沼澤苔蘚來熏制大麥,而不是用泥炭。
Teerenpeli於1995年在芬蘭成立,使用當地種植的大麥,但它的蒸餾器來自蘇格蘭,酒桶是雪利桶、波本桶和波特桶。
這是一種大陸風格的混搭,展現了歐洲各種新興蒸餾傳統的融合——包含了地方特色和釀造傳統,但融匯了對威士忌的共同感受,以及在創造新的威士忌風格時,包含的創新和冒險意識。
獵酒黨:目前,筆者認為最有潛力的新威士忌釀酒國和地區為德國。
無論從威士忌釀造產業規模還是創新力,德國在歐洲的非老牌威士忌釀造地中都屬於翹楚。
德國人喜愛威士忌,歐洲目前規模最大的酒展也在德國舉辦,整體氛圍極佳。
北歐地區雖然涉及的釀酒廠和地區數量不多,但表現亮眼,前有丹麥的EMPIRICAL多款風味烈酒揚名國際,研發團隊來自全球排名第一的餐廳NOMA團隊。
又有瑞典的Mackmyra和芬蘭的Teerenpeli等酒廠,我們相信,北歐也是值得關注的威士忌生產地。
PS:本文首發於《獵酒黨》公眾號,版權歸屬獵酒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