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水是威士忌(Whisky)一個最為常見的飲用方式。
加入水後的威士忌的口感似乎變得更佳,那這其中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瑞典南部林奈大學(Linnaeus University)的兩位化學研究人員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其實,威士忌在未啟瓶的時候就已經『摻水』了。
大部分威士忌從橡木桶中轉移到瓶中之前,都要經過加水稀釋酒精度的工序,通常這一工序會將酒精度稀釋到40%左右,釀酒師認為這有利於打開威士忌的香氣,使其風味充分得到展現。
於是,威士忌愛好者在喝這種烈酒之前,也喜歡向其中加水進一步稀釋。
如今,這一做法終於獲得了科學理論的支撐,其中的奧秘在於一種對威士忌風味的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化學分子——愈創木酚(Guaiacol)。
這是在制造麥芽威士忌時,谷物經泥煤煙熏烘烤從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物質,賦予了威士忌獨特的泥煤味。
而這種化學分子在與水分子和乙醇分子共存的時候,會優先與乙醇相互作用。
一般威士忌的酒精含量在40%左右,此時的愈創木酚會漂浮於酒瓶的頂部。
當加入適量的水將酒精度稀釋至27%時,愈創木酚會被迫離開酒液而被推至表面,因此威士忌的酒香會更濃;反之,在超過59%濃度的酒液中,愈創木酚語乙醇的相互作用更強烈,從而會被鎖在酒液中,香氣自然顯得『閉塞』。
『摻水』能改善威士忌的香氣和口感是毫無疑問的,至於加多少就要視個人情況而定了。
畢竟威士忌的種類千差萬別,飲用威士忌的人的感官敏感度也千差萬別,從個人最真實的口感體驗出發才是王道。
轉自:http://www.991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