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白酒和伏特加,同樣都屬於世界八大蒸餾酒之一,卻是典型的『同酒不同命』。
中國的白酒主要產自長江上遊和赤水河流域、銷至全國各地;阿伏特加則是成為了波蘭和俄羅斯的國酒,享譽全球。
這兩者間究竟有怎樣的區別?
提到白酒,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香、辣』,而這也是國人對其趨之若鶩的原因。
中國白酒的香是毋庸置疑的,僅從香型上來看,中國白酒就有12種之多。
我們這裡簡單地舉幾種代表性的例子來看,比如說以茅臺為例的醬香型白酒口味就極為的細膩幽雅,香味持久。
而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則是口味綿甜醇厚,沁人心脾。
清香型的白酒又極為清爽純正、讓人口齒生香。
至於兼香型白酒,在口味上相對來說沒有其他幾種極端,頗有些兼收並蓄,博采眾長的意思。
說完了香,我們再來聊一聊辣,國產白酒的度數基本上都在50度之上,屬於典型的烈性白酒,喝起來自然辛辣刺喉。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白酒大多是用酒曲釀造的,在自然發酵的過程中,參與的微生物很多,所以其口味更為獨特。
反觀俄羅斯國酒伏特加呢?
其主要特點隻有一個,那就是『清』。
據說,頂級的伏特加在喝起來時口感與水是幾乎一致的,而且外觀上更是無從分辨,這句話雖然無法辨別真假,但是卻極大程度上的表明了伏特加『蒸餾+過濾』模式的釀造特點。
由於伏特加在釀造過程中本身非常註重排除酒液中的毒素及其他物質,所以其清澈度相當高,而且氣味也極其清淡、幾近於無。
總的來說,伏特加口感要遠比白酒清淡,既沒有香甜可口之味,也沒有濃烈撲鼻之香,但其本身仍舊保持了白酒的強烈刺激感,一口伏特加下肚,宛如在喉中吞入了一口火焰,讓人頗有回味之意。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伏特加本身的『清』,所以才能保證其與其他酒類完美融合、成為各種調和酒類的酒基。
白酒則是恰恰相反,由於其香氣風味過於獨特、極易遮蔽影響其他酒類的特點,所以難以被運用到調和酒中。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伏特加能夠暢銷世界、而白酒則是止步於國門。
當然,也正因為伏特加口味極其純粹,所以網上也時常有人說其就是『酒精兌水』。
但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中國白酒的釀造原材料有很多,像什麼谷類、水果之類的,甚至可以說,只要滿足糖分或者淀粉的含量比較高這一條件的作物,基本上都可以釀造出中國白酒。
可是你知道嗎?
傳統的伏特加酒,同樣也是以谷類糧食作為原材料的,隻不過他們的原材料主要是馬鈴薯和玉米,與中國白酒還是有所不同的。
除了釀造的原料不同之外,在制作工藝上兩種蒸餾酒也有著較大差異。
相對來說中國的白酒制作起來較為復雜。
要想制作出合格的中國白酒,那麼『蒸煮、糖化、發酵、陳釀、勾兌』這些程序是一步也不能少,且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非常講究火候,沒有一定的釀酒功夫是完不成的。
就更遑於說中國不同白酒品類,還需要專門使用不同的方法了。
從大曲到小曲,從麩曲到混曲,單一的釀制方法是無法完成如此復雜的任務的。
至於伏特加酒嘛,在制作工藝上就稍顯簡單了,只要具備『蒸餾+過濾』的技巧就可以了,先是采用蒸餾法取得96%的酒精液體,然後再將其使用含有木炭的容器過濾、去除雜質,最後再加水稀釋到40度至50度即可。
而由於這兩種酒類的諸多差異,所以他們在飲用方法上也是存在著較大的區別。
我們在喝白酒的時候一般是小杯慢酌、常溫飲用;在喝伏特加的時候,則往往是會加入冰塊、大口豪飲。
這固然與兩種酒的度數差異有關,而除此之外,其中還涉及到了不同酒類的飲用文化。
中國人在飲酒方面始終秉持著一種謙遜、儒雅的風格,中國白酒之所以會被釀造的烈度極高,暗合滿飲之意,而濃厚撲鼻、充盈滿室的香氣則是寓指君子蕙蘭之氣度。
而西方人在平時更為註重效率、行事直白,這也被他們帶入了飲酒的文化之中,所以他們釀酒時註重『清澈』,飲酒時故意加冰、以著重突出伏特加的熱辣。
其實中國白酒和伏特加的成分差距還是蠻大的,因為中國白酒講究『兼收並蓄』,內部含有微量的甲醇、乙酸、乙酯以及一些其他成分。
而伏特加則是講究單一的『純凈』,像中國白酒刻意保留的那些東西基本上都被伏特加篩掉了,他們隻保留酒精的原味。
倘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人們形容伏特加是『酒精兌水』倒也顯得頗為貼切,因為伏特加已經不僅僅是在蒸餾了,準確來說可以稱其為『提純』。
而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中國也有這一類型的白酒,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衡水老白幹』,隻不過其烈度往往高達60度以上,一口入喉,可以說是讓人『心腹作痛』。
其實中國白酒與伏特加兩種蒸餾酒間並沒有一個明顯的優劣,隻能說是平分秋色、各領風騷。
中國白酒其香氣之醇厚宛如孕育了千年文化的底蘊,至於伏特加則似是將西方人的直率釀入了酒中。
雖然說中國白酒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的銷售情況並不良好,但是我們也無需為此感到憂慮,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熱愛上我們的文化,自然也就會體會到獨屬於中國白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