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的清酒和濁酒,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喝酒前要『篩酒』?《圖+文》

古人喝酒前為什麼要先篩一下?

說到篩酒,恐怕《水滸傳》出現次數最多了,一部書中出現『篩酒』的地方不下百八十次《未作考證》,那為什麼要篩一下呢,難道酒裡面有沙子不成?

這就要從古代的釀酒技術說起了。

篩酒

看到『篩酒』第一眼,就會想到過濾,沒錯,確實是過濾,但並不是說酒裡面有沙子,而是有一些釀酒時留下的雜質。

我們現在喝的酒,澄澈透明,這是拜蒸餾技術所賜,在元朝之前,沒有蒸餾技術,喝的酒當然就沒這麼澄澈了,而且酒是糧食釀造的,比如唐朝的酒,多為米酒,釀造好之後,難免會有米糟等物質殘留,喝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口感,就需要用有網眼的篩子來過濾。

白居易詩《問劉十九》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裡的綠蟻其實就是浮在酒上面的米糟,看起來像螞蟻浮在上面一樣,所以就有綠蟻、青蟻之類的比喻。

順帶一提,篩酒後通常要溫酒,特別在冬天喝涼酒傷胃,《紅樓夢》中寶玉醉酒絳蕓軒,就嚷嚷著要喝涼酒,多虧寶釵從身體健康的角度勸他,才沒有任性。

所以白居易喝酒,為什麼要和『紅泥小火爐』一起出現呢,不隻是為了烤火取暖,這個爐子就是用來溫酒的。

杜甫《登高》也有『潦倒新停濁酒杯』之語,到宋朝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有『濁酒一杯家萬裡』,南宋陸遊《遊山西村》也有『莫笑農家臘酒渾』之語。

清酒與濁酒

可見,古代人喝酒,大多數是濁酒,也不是沒有清酒,像李白這樣的土豪就能喝清酒——《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白居易不在乎清酒濁酒,只要是酒就行——《黑潭龍》『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清酒與濁酒的地位確實不一樣,在釀造過程中,清酒就會用某種我不知道的方式,對酒渣進行過濾,所以清酒沒有渣子,而濁酒大多是坊間自制的米酒,品質是就比清酒低劣一些,像杜甫這種窮到要死的人,和《水滸傳》中的農民,往往就隻能喝濁酒了。

雖然看起來清酒的釀造過程和工藝更復雜,但清酒的出現並不比濁酒晚,至少在《周禮》中就有關於清酒的記載:

『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所謂事酒,是指有事而喝的酒,比如婚喪嫁娶什麼的;昔酒就是沒有特別的事喝的酒,比如飯前喝二兩這種;第三種就是清酒,在最初的時候,清酒是一種祭祀的酒,你想想,祭祀不是祭天地,就是祭先祖,那規格能不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