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個性,各顯其才。
白酒凌冽,紅酒清高,啤酒親和,洋酒有城府,而黃酒,外表嬌媚艷美,內在卻剛強堅韌,性格最為復雜,堪比海底針。
黃酒的嬌媚,飲者自有體會。
初嘗黃酒者,見它精致小巧,色澤似琥珀松脂,心裡總要暗暗叫好。
等到聞了酒香嘗了酒味,覺得甜津津的爽口,精神往往就會松懈下來。
尤其能喝白酒的人,初與黃酒相逢,必會小瞧它,好比大丈夫遇見了小女人似的。
酒客們既然認定黃酒柔弱,不免要逞能多喝幾杯,結果後勁一上頭,整個腦殼如墜情網,即便是北方飲著蒼茫草原風長大的彪悍漢子,也會昏沉沉醉倒。
醒來猶如做了紅袖一夢,以後再遇到黃酒,再不敢怠慢了。
不敢怠慢的酒,自然慢慢細品。
這時候,黃酒又顯出了聰慧耐讀的性情。
燙一壺黃酒,輕聲細語,慢慢酌飲幾個時辰也不臉紅,宛似斯文君子,細中帶剛。
明清江南出散文大家,黃酒也許能居一功。
假使莎士比亞寫愛情喜劇時有杯黃酒在手,或許能寫出湯顯祖的味道。
我讀《圍城》,常有一副畫面躍至眼前:錢鐘書與楊絳燈下對飲,一壺黃酒,一碟熏魚,一盤炒素。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遇才子文章多。
中國人認定好的文字都要有酒來輔佐,這觀點也許是被唐宋文豪們慣出來的。
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杜甫,落難時如有好酒喝,詩中興許會少些悲愴。
至於黃酒的性情,是陰性的女兒紅,是大丈夫似的奇女子,是桐城君子,是白娘子雷峰塔。
紅塵一丈長,俗懷杯中物,浪漫到繞指柔。
過去總說中國人缺少浪漫細胞,現在已經比從前羅曼蒂克得多;值得高興的是國內飲黃酒的地域,如今也擴大了,不再是江南一隅的獨享之物。
前者與後者之間是否有因果聯系,這不好說。
但人如果習慣飲點黃酒,給生活添些嬌媚艷美的姿彩,並為自己劃下剛強不屈的原則底線,能否給當下戾氣過盛的社會降降血壓呢?
前提是不要動輒喝醉,萬一醉了別發酒瘋,做做紅袖大夢就好。
黃酒中的浪漫因子,是沉淀在歲月中的情誼,需要靜靜的品味。
黃酒同樣充滿著甜蜜和酸澀的味道,有時浪漫,讓人意亂情迷;有時透徹心扉,讓人難以忘懷。
如果你傾心解讀了一瓶風華正茂的佳品醇釀,那便如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了對的人,這大概就是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