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既熟悉又陌生。
它就是飯桌上長輩們愛喝的那種傳統酒,它是如此貼近我們的日常以至於都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關於它,個人有個人的說法。
你是否真的解讀了這種悠久古老的酒飲呢?
請往下讀。
黃酒是南方人喝的,國酒白酒是北方人喝的?
其實歷史上黃酒統治中國版圖的時間遠長於白酒。
商周時期,酒曲式發酵法已經被發明,黃酒大量釀制。
而通過蒸餾獲得的白酒大約起自元代。
直到清朝中葉,中國人飲酒的主流都還是黃酒,白酒的普及程度完全無法和黃酒相提並論。
中國過去的確有南酒北酒一說。
但所謂北酒,並不是指白酒,而是指產於北方的各類黃酒為主的酒世界。
當時山西、山東都是黃酒的重要產區;而南酒,則是南方江浙為核心出產的黃酒。
明清時期的黃酒格局中,南酒相對北酒來說是不那麼因循守舊的。
由於工藝革新,南酒銷量逐漸上升,成為中國較主流的黃酒,而紹興黃酒大行其道。
南酒中知名的花雕、太雕、女兒紅的產地都屬浙江紹興府一帶。
紹興酒自清初開始,質量大幅度提高,而且逐步進入全盛時代,那時候家家戶戶釀造紹酒。
據分析,這主要是因為這裡水土適合釀造黃酒,導致大型作坊很多,釀酒工藝形成了統一程序、統一規格。
到了清中期,由於社會財富逐漸縮減,戰爭不斷,糧食產量開始減少,黃酒在經濟價值上不如燒酒,因為費糧多,而酒精度低,開始逐步縮小產量,北方飲用黃酒的習俗逐步被燒酒所取代。
目前,在北方隻有山東、山西還有少量出產黃酒。
而紹興黃酒就產業來說是保存得較為完整的一脈。
紹興黃酒裡有女兒紅、狀元紅、花雕等種類?
這些俗稱並不專業。
紹興黃酒的專業分類中,按照制作工藝《糖度》分類隻有四種: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分別代表紹興幹型黃酒、半幹型、半甜型和甜型。
元紅:又稱狀元紅,因過去在壇壁外塗刷朱紅色而得名。
是紹興黃酒的大宗產品,屬於幹型黃酒,含糖量在15克/升以下。
但現在直接喝元紅已經很少了,酒廠做元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用其在生產其他類型黃酒時調節酒體。
加飯:又稱花雕,是紹興黃酒的代表和較佳品種,屬半幹型黃酒。
含糖量大約在15.1-40克/升。
之所以得名加飯,是因為制酒時控制出酒量,用的米飯多一點,使酒體更厚。
元紅和加飯在發酵時加水,而下面兩種可以叫加強酒了,或者叫『酒套酒』。
在發酵時加入酒而不是水抑制發酵,提升糖度。
善釀:在發酵時以儲存1-3年的元紅替代釀造用水加入其中得善釀酒。
把釀好的酒用來釀酒,謂之善釀。
這是半甜型黃酒的代表,含糖量在40.1-100克/升。
香雪:將酒糟蒸餾得45度烈酒,以此烈酒代替水用淋飯法制成,香雪的稱法得於白色的酒糟以及加入烈酒的香氣。
這是甜型黃酒的典型代表,含糖量在100克/升以上。
黃酒應該加話梅或者薑絲喝?
當然,你想要這麼喝,也沒人攔著你。
有一種說法是,蔣介石去臺灣後,因為懷念故鄉的黃酒,所以帶了師傅過去做酒。
但由於當地氣候不合適,所以做出來的黃酒不好喝,所以放了話梅薑絲,以掩蓋一些不悅的味道。
接著飲用這種方式又由南而北地傳遞。
但是高品質的黃酒是不需要這樣做的,完全適合純飲。
黃酒總是太甜?
好的黃酒,拿更符合現代人口味的元紅來說,其主要的風味恰恰不是甜,而是鮮,比如半幹型的加飯酒,含糖量大約在15.1-40克/升。
大約相當於靜止葡萄酒的半甜型。
這樣比較,可以看出來,幹型的紹興黃酒,其實沒那麼甜,喝起來不發膩。
顏色越深,說明酒越陳,越好?
黃酒中也是可以加焦糖調色的,因此光從顏色是不好判斷酒的好壞。
此外,根據黃酒廠的老師傅說,手工黃酒,放得時間越長,顏色反而變得越淺;而機制黃酒,時間越長,顏色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