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麼喜歡洋酒卻不喜歡傳統的白酒黃酒?傳統酒類出路何在。《圖+文》

說起酒,世界各國各地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比如中國白酒,就和白蘭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並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中國的黃酒更是有著上千年歷史,見證著中華酒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蒸餾酒之外,世界各地更有紅酒、啤酒、清酒等諸多分類,可以說,酒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都大受歡迎。

酒是成年人的浪漫,酒吧作為提供各類酒精飲品的消費、娛樂場所,混合了燈紅酒綠和聲色犬馬,更是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在酒吧,人們可以找到各種色彩、味道的美酒,幾乎可以算是一個小型酒類博物館,各種酒應有盡有。

但如果有細心的朋友觀察過就會發現,酒吧裡常見的大多是洋酒、啤酒、清酒等來自外國的酒,產自本土的白酒、黃酒、米酒之流卻極其少見。

即使是在本國消費市場,喜歡白酒、黃酒的年輕人也是少數,甚至還有不少人對所謂的『酒桌文化』深惡痛絕,連帶著討厭上了白酒。

在面對外來的洋酒時,本國白酒失去了競爭力。

很多年輕人對雞尾酒、幹紅、清酒等了如指掌,卻不知道白酒分幾種香型、不知道中國四大名酒。

這一方面折射出外國酒文化對本國酒文化的侵襲,另一方面也迫使白酒、黃酒等傳統酒類做出變革,急需改變自身的營銷宣傳策略。

其實只要對比本土酒類與外來酒類的區別,我們就能發現症結所在。

很多年輕人不喜歡白酒,無非是因為白酒酒精含量高、辛辣且刺激性強,飲用之後醉酒反應較為強烈。

對此,傳統酒企做出的反應是采用降低酒精含量的方式開發低度酒。

傳統白酒大多是50度以上的高度蒸餾酒,為了迎合年輕市場,很多白酒品牌都推出了低度酒。

但低度酒卻存在諸多弊端:傳統白酒都有最佳適飲度數,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其風味,低度酒不受老一輩白酒消費者歡迎,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又不足,有點進退兩難。

而傳統酒類難以在年輕群體中推廣的另一大原因,則在於很多酒的『名字』不受年輕人喜歡。

茅臺、五糧液、二鍋頭、老白幹、牛欄山等傳統類白酒,名字都比較樸實無華。

來自外國的大多洋酒,得益於翻譯的魅力,什麼龍舌蘭、白蘭地、威士忌、羅曼尼康帝等,因陌生而顯得高大上,顯得更像新事物,具備特別的吸引力。

對此,傳統白酒為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改頭換面推出了不少『青春小酒』。

像是出自汾酒的『鬧他小酒』、出自瀘州老窖的『瀘小二』、出自洋河的『洋小二』、衡水老白幹的『白小樂』等,大多以俏皮、戲謔、輕松的風格,試圖做出變革,但顯然沒有太大競爭力。

傳統白酒改換出路走的最遠的,毫無疑問是出自重慶江津酒廠的『X小白』,這個以情懷、故事、語錄、包裝等走出一片天的小酒,盡管在老酒鬼口中風評不佳,在年輕群體中的歡迎程度卻是不容小覷,其營銷模式也值得傳統酒企借鑒參考,為傳統白酒開辟了一條可行道路。

其實傳統酒類之所以不如洋酒受歡迎,其中深層次的原因,自然是近百年來西方基本引領世界文化潮流,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外國的月亮圓、外國的酒更好』成了部分人的固有觀念。

質量、口味等方面的問題反而是其次,

近些年,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日益提升,我們的傳統酒類也開始陸陸續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相信傳統酒企也可以借著春風,煥發出新的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