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仁國是怎麼把茅台做成國酒的?《圖+文》

雖然工商局不允許註冊,但『國酒茅台』的稱號已廣為人知。

溯源到底,茅台2001年初次申請『國酒』商標,至今19年了。

國酒美譽並非與生俱來,今天的茅台無限風光:世界三大蒸餾酒、A股股王、銷售近千億、市值過萬億…這些成就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茅台建廠史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坎坷起步、艱難發展以及突出重圍。

能站在白酒之巔,離不開所有茅台人的努力。

最近飽受關注的袁仁國,便是極為重要的一位。

1975年,正值茅台連年虧損的第14年。

19歲的袁仁國進入茅台酒廠工作。

有頭腦、能吃苦的他從最基層的制酒、制曲工做起,得到季克良賞識,多個崗位輪換歷練。

擔任過車間主任、支部書記、廠長助理、副廠長、黨委委員,茅台集團董事、副總經理、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茅台集團董事長等職務。

是唯一一個從一線工人做到董事長的茅台人。

1998年,袁仁國擔任酒廠副總經理。

彼時茅台的知名度遠不如今天這麼響亮,在全國名酒中僅排第11位,銷量慘淡,上半年銷售額隻完成年計劃的30% 。

7月,袁仁國臨危受命,擔任總經理,全廠廣發英雄帖,組建了一支包括他在內的18人營銷『敢死隊』,奔赴各地一線,向經銷商發起動員會,用僅剩的半年時間挑戰70%的年銷售任務。

據袁仁國回憶,他把各地糖酒公司負責人請到自己家裡,親自下廚張羅了一桌豐盛菜肴,用珍藏的陳釀茅台招待。

席上,他舉起酒杯說:

『歷史長河中,我們都是過客;但茅台歷史上,我們不能當過客。

如今企業有難,隻能唱好三首歌:一是《國際歌》,從來沒有救世主;二是《國歌》,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三是《西遊記》主題歌,路就在腳下。

今天我請大家喝的是杯患難酒,希望各位能幫助茅台酒渡過這個難關,夠朋友的幹了這杯』,隨即一飲而盡。

到年底,這支『敢死隊』不負眾望,如約完成2000噸的年銷售任務,創下當時茅台歷史最好的銷售業績,將茅台酒賣向全國。

2000年,袁仁國出任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茅台集團的銷售收入為15.94億元,利潤3.99億元

2001年8月,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袁仁國優先對茅台啟動技術改革、擴建增產,於兩年後將茅台酒年產量突破萬噸,實現了領袖的夙願。

茅台改制後,袁仁國把幹部工人的『鐵飯碗』打碎,改成聘用制。

此舉雖然遭到很多人反對,但也激發了茅台人的志氣。

經過多年奮鬥,茅台人的薪資、福利遠超行業和仁懷市平均水平。

當地人挑女婿,茅台酒廠的工作甚至比公務員還吃香。

2005年,茅台成為白酒行業第一股,漲勢之快無不令人咋舌。

2007年,茅台酒的零售價首次超過老對手五糧液,成為新的『白酒大王』。

2013年,中央『八項規定』讓高端白酒陷入低迷。

茅台市值蒸發35%,53°飛天茅台的零售價從2000元降到800元,經銷商叫苦不迭。

許多人高呼『茅台完了』的同時,袁仁國迅速調整戰略,從主打公務消費轉型到商務、個人、休閑消費,調整產品結構,深挖品牌文化,完善產品組合,讓茅台更多出現在大眾視線中。

2017年,茅台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64億、利潤總額403億,比剛上市翻了50倍。

2017年4月,茅台終於超過最初的競爭目標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酒類制造商。

2017年12月,袁仁國在『茅台營銷二十年』大會現場上,總結道:

經銷商隊伍從1998年146家,發展到現國內經銷商、專賣店等客戶2000多家,營銷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城市和30%以上的縣級城市。

海外代理商104家,市場覆蓋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

營銷隊伍大發展,公司銷售人員從17人發展到553人,在全國成立了31個省區,加上經銷商營銷人員近2萬多人。

2018年,茅台市值即將突破萬億,已經從『白酒股王』升級到『A股股王』。

茅台上市18年,向股民分紅500億。

萬億帝國下,袁仁國本人卻未持一股。

同時,茅台一直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對教育、交通、扶貧、環保等都有巨大貢獻。

2018年5月6日晚10點左右,茅台集團緊急召開幹部大會。

會議宣佈袁仁國不再擔任茅台集團董事長等職務。

如此『裸退』,坊間傳言不斷,眾說紛紜。

此時,袁仁國已62歲,在茅台酒廠耕耘了43年,和『茅台教父』季克良一樣,把自己整個職業生涯都奉獻給了茅台。

在袁仁國掌舵的17年裡,茅台的品牌、股票、銷量齊飛,袁仁國本人入選《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獲得2011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領袖、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酒業功勛人物等稱號。

再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看到了。

內情尚不得知,但斐然的功績,也不該忘卻。

正是: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適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

吉藏兇,兇藏吉,富貴哪能長富貴?

名利場上風浪起,贏到頭來卻是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