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其實並不是一定喝多了才會傷身,如果是喝一些加有有毒有害物質的白酒,就算是極少的去飲用,也會對身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正是這樣屢屢被曝光白酒企業的『氰化物超標』事件,使人們談酒色變的同時,也對白酒行業提出了質疑。
上周,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通告,兩款分別號稱『正宗純谷酒』和『大麥酒』的白酒被檢出氰化物,且均已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而在此前,河南省食藥監局剛剛通報,河南省大河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沱牌酒,檢出氰化物超標兩倍多。
今年3月6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對宣城市百年徽府酒廠等9家白酒企業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原因也是他們的產品在2014年國家監督抽查中被發現氰化物超標。
去年年底,北京京樂二鍋頭氰化物超標登上黑榜。
作為『毒藥之王』,氰化物極易引起中毒,輕者流涎、嘔吐、腹瀉、氣促,重者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昏迷,乃至死亡。
作為白酒的一項重要安全指標,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規定,蒸餾酒氰化物指標不得超過8mg/kg(100%酒精度折算)。
那這個氰化物是怎麼進入白酒裡的呢?
根據四季財酒業的專業人士介紹,這其實與白酒的釀造工藝有關,但更多的是生產者的『精打細算』、『偷工減料』所致。
白酒中的氰化物通常來自原料,如用木薯、野生植物根莖直接釀酒,在釀酒過程中會產生氫氰酸,導致氰化物含量超標;或是一些勾兌的低檔酒,使用了氰化物含量超標的木薯食用酒精造成的。
其實經過四季財酒業的考察發現現有的釀酒技術,擁有多種去除氰化物的方法;白酒中的氰化物含量也並非不能檢測。
生產者可通過對原料預先處理或在出廠前對產品進行消除氰化物的處理等多種方法,避免出現酒中氰化物超標。
但把氰化物取出的過程,會產生成本,因此不少控制成本的酒企為擴大銷量和利潤,對可能超標的氰化物選擇置之不理。
按照國家規定,白酒出廠前,企業要嚴格自檢;企業不具備氰化物自檢能力的,可委托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該項指標的檢測並不存在巨大的技術難度。
『節儉』酒企將產品安全問題拋之腦後這種做法實際是行不通的,四季財告誡廣大酒企,應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做良心酒、優質酒,這樣才能做到一個健康的企業而不是冒著違法違規的風險不顧一切的追求利益。
根據國家規定,一旦發現白酒產品中出現甲醇或氰化物等安全指標不合格的,要立即停產、召回產品。
當違法違規的成本足夠大,最終需要花更多的錢為當初生產過程中的『節儉』買單的時候,這些『節儉辦廠』的企業主或許才能真正警醒:不該省的地方絕對不能省。
關注四季財小酒妹微信【xiaojiumei8】,回復『紅包』可以領取紅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