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固態白酒中的小曲的由來,以及它在釀酒中所起到的作用。《圖+文》

中國對小曲的叫法各地不一,如酒藥、酒餅、白曲、米曲等。

小曲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和酵母菌。

小曲糖化力比大曲強,繁殖快,釀酒用曲量少等特點。

黴菌包括根黴、毛黴、黃曲黴、黑曲黴等,而主要的是根黴。

根黴是藻狀菌綱、毛黴目、根黴屬單細胞微生物,菌絲沒有橫膈膜,借孢子囊孢子進行繁殖。

小曲中常見的根黴有河內根黴、米根黴日本根黴、爪哇根黴、華根黴、德式根黴、黑根黴、臺灣根黴等,各種菌種之間主要是在適應性、生長特征、糖化力強弱以及代謝產物上有所差異。

應用於生產小曲酒的根黴,要求生長迅速,適應力和糖化力強,具有一定的產酸能力;生產中最常用的菌株有河內根黴、白曲根黴、米根黴和Q303根黴等。

其中河內根黴糖化力強,能生成乳酸等有機酸,酒化酶活力也高,是廣泛使用的菌株;白曲根黴、米根黴糖化力強,產酸力高,有一定產酒力,多用於米糠制曲和散曲中;Q303菌株生長速度快,糖化力、產酸力比河內根黴更強,酒化酶活力較弱,性能穩定,是一株優良菌株。

根黴能將糧食中淀粉結構中的α-1,4鍵和α-1,6鍵切斷,使淀粉絕大部分轉化為可發酵性糖。

由於固態小曲酒生產系統是開放式的,因此給細菌的浸入創造了條件。

如何減少細菌對生產的污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浸入小曲酒生產的細菌絕大多數是桿菌,但發酵糟及配糟中卻以球菌占優勢,而發酵後期桿菌占統治地位,如乳酸菌而在小曲酒生產中,稱『雜菌污染』的菌種主要是乳酸菌、醋酸菌、丁酸菌等,污染嚴重,可使培菌糟、發酵糟生酸量過大而影響產酒率和酒質。

純型乳酸菌多為嫌氣性桿菌,生存乳酸菌能力強,而白酒生產的發酵糟多是異型乳酸菌《乳球菌》,具有偏嫌氣性或好氣性,能將己糖轉變成乳酸、酒精及二氧化碳。

醋酸菌是氧化細菌的重要菌種,在溫度、時間等不同培養條件下,其形態差別很大,有球形、鏈球形、長桿形、短桿形等,它的產酸能力也很強,對酵母菌的影響很大;能將部分糖轉化成酸,但一定量的酸對生香、控制生產有好處,過多則造成危害。

但實際生產中不是醋酸不足,而是過剩。

其次還有丁酸菌、己酸菌、粘液菌、枯草桿菌和放線菌等,生成的一些微量物質,可影響酒的風味,有的使材料發粘,曲料板硬,妨礙正常發酵等。

根黴菌的主要特性

根黴菌具有邊生育、邊糖化、邊發酵的作用:我們的小曲酒生產一般都是將蒸好的原料拌入小曲,經過堆積、保溫,使其培菌糖化,主要是起根黴和酵母菌擴大培養和部分糖化的作用。

可以很少量的曲,而達到較高的糖化發酵能力,這主要是利用了邊生育、邊糖化,同時還邊發酵的作用。

此種菌的性能和生產方式是很獨特的。

根黴適宜多菌混合培養環境:從混合培養上看,根黴和其他菌類相比具有一定的『共棲性』,這是根黴的一大優點。

在下曲坯上,多種野生菌類『雜居』在一起,根黴卻能『和平共處』,並在小曲中充當主力軍;而曲黴的『共棲性』較差,不能在混合培養中旺盛生長。

根黴具有一定的產酸能力:根黴產有機酸的能力比黃曲黴大得多。

根黴菌株的產酸種類與該菌的生態分佈有關,產乳酸者多自白酒曲中分離出,產延胡索酸者多從五谷中分離出。

若發酵初期即產乳酸,則對形成乳酸乙酯有利,對形成小曲白酒風格有利。

另外,保持酒醅一定的酸度,即可抑制雜菌生長。

根黴所產的乳酸是L型的,能被人體及微生物直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