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者雖為王,但歷史不是為王者所隨意編撰的。
破除迷信,尊重歷史,尊重科學,傳承中華釀酒精髓,去除糟粕,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才是中國酒業發展的正確出路。
醬香型白酒誕生於貴州省仁懷縣茅臺鎮。
茅臺鎮原本隻是赤水河邊的一個小漁村,後來因運鹽周轉,成了川鹽銷往貴州的邊岸。
到了仁懷的茅臺村,水路不能再往上行,需全部卸船進倉,然後再人背馬馱,分運貴陽、安順兩路銷售貴州。
茅臺村由此開始形成一個川鹽銷黔的轉運站和貨物集散地,山西、陜西鹽商雲集,到清康熙年間,已發展成為江邊的繁華小鎮。
於是,山陜商人就把山西汾酒的種子傳播到了茅臺村。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版了一套『西南叢書』。
其中的第二冊為1939年編的《貴州經濟》,作者是張肖梅。
張肖梅是民國期間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她發起成立的著名企業家協會『星五聚餐會』,影響很大。
由她主編的書籍應該是很嚴謹的,可信度較高。
《貴州經濟》有關於山西汾酒與茅臺鎮白酒之間淵源關系的記載:『茅臺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滿清咸豐(1851-1861)以前,有山西鹽商某,來茅臺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麥為曲藥,以高粱為原料,釀造一種燒酒。
後經陜西鹽商宋某、毛某先後改良制法,以茅臺為名,特稱曰茅臺酒』
茅臺鎮白酒吸取了山西汾酒工藝和陜西白酒工藝的精華,山西人在茅臺鎮開始釀制燒酒的時間是在滿清咸豐之前。
何輯五,先後任貴陽市市長、貴州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
1947年,時任貴州省建設廳廳長的何輯五,編著出版了《十年來貴州經濟建設》一書,書中載:『……黔中業鹽者,多為秦晉商人,……當時鹽商由山西雇來釀酒技工,仿汾酒釀造方法,設廠釀酒,用以自奉,並不外售。
至咸豐年間,因秦晉商人歇業還鄉,即將所設鹽號,及茅臺酒廠,售予本省先賢華桎塢先生繼續經營,仍沿用成義酒坊名稱(即簡稱華茅)』
這個資料表明,茅臺鎮白酒的歷史,咸豐年間是個分水嶺。
之前,山陜商人成立了『成義酒坊』,用汾酒技術制造白酒,咸豐年間鹽號業務和制酒業務全部出讓給貴州本地人。
此外,1955年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祖國的貴州》記載茅臺酒是『清朝山西人經商於茅臺鎮,依汾酒制法而興』 由貴州省工商聯編輯、1980年文史資料出版社出版的《貴州茅臺酒史》中記載茅臺酒是『從山西雇了釀造杏花汾酒的工人來茅臺村,和當地釀造工人共同研究制造』。
茅臺酒的工藝發展路線,也清楚地表明了它與汾酒的淵源關系
貴州成義酒房最後一位經營者華問渠先生說『1860年,成義酒房成立。
並且在書中對當年茅臺酒的產量一直上不去的原因,作了詳細客觀的分析:『 制酒原料——高粱和小麥采購困難,確為酒產量不能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酒的原料一向都是就地取材,在茅臺附近收購。
由於高粱、小麥非當地主要糧食,產量少而來源零星,加以運輸不便,和有季節的限制,這一切都大大限制了原料的購入。
『
道光年間(1841年)編輯出版的《遵義府志》一書,曾轉錄《田居蠶食錄》的記載:『仁懷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稱第一。
其料純用高粱者上,用雜糧者次之。
制法:煮料和曲納地窖中,彌月出窖烤之。
其曲用小麥,謂之曰白水曲。
黔又通稱大曲酒,一曰茅臺燒』
《田居蠶食錄》,成書在道光年間。
從該書的記載看,至少到道光年間,茅臺酒的釀造工藝還沒有現在這麼復雜。
單從文義分析,類似於山西酒師在陜西發明的釀酒工藝,使用地窖發酵,主要純以高粱為原料,唯酒曲為小麥制成。
1936年編修的《續遵義府志》記載:『茅臺酒,出仁懷縣茅臺村,黔省稱第一。
法純用高粱作沙,煮熟和小麥曲三分,納糧地窖中,經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復釀。
必經數回然後成,初曰生沙,三四輪曰燧沙,六七輪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終乃得酒可飲』
從《遵義府志》到《續遵義府志》的95年間,茅臺鎮白酒的釀制工藝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關鍵的變化在於『烤而復釀,必經數回然後成』
但是根據文義分析,到1936年時,茅臺工藝尚未定型。
對於以上茅臺酒工藝的發展變化,茅臺酒廠自己曾作出過符合事實的說明。
翟旭龍先生在《釀酒史上的『絲綢之路』 》一文中引用了一條重要的資料:
『1973年,茅臺酒廠代表在全國名白酒技術協作會上所作的題為‘發揚固有風格,提高產品質量’的發言中說:‘茅臺酒相傳始創於1700年左右。
有陜西鳳翔府岐山縣郭姓鹽商請了山西技師,仿汾酒與西鳳酒的操作方法操作生產。
在這200多年的時間內,又吸收了南方小曲酒的作法,而形成了現在的這一套獨特的工藝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