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塊的白酒和幾百塊的白酒,有什麼不同?《圖+文》

前幾天,有個酒友問我,他發現家裡儲酒斷檔,就陪著老爸去超市買酒。

白酒的價格區間著實太大,上到幾千元,下到幾塊錢。

同樣是酒,他們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首先,當然要來算算成本了。

第一個成本,也是最重要的成本——酒本身,酒是什麼東西釀出來的?

現在白酒的生產主要有三種方式:

1、配置型白酒:就是食用酒精經過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兌技術進行調兌而成。

2、釀造型白酒:即純糧固態釀酒,其原料標準很高,必須是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等谷物(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要求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黴變。

3、第三種方式,即固液結合。

吸收固態法白酒的豐富口感,液態法白酒的純凈,揚長避短。

現在說第二個成本,大概可以叫做勞作成本。

液態釀酒,相對簡單:蒸酒-除雜-復蒸-增香……。

更有一些酒廠直接購買食用酒精,進一步簡化了造酒步驟。

這中間的硬件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是相對較少的。

固態釀酒,生產工藝那是真的復雜啊,隻能簡單說一說:原料處理-泡糧-初蒸-悶水-復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每個酒廠釀造規程不同,多次回沙、反復蒸餾的酒廠多了去了。

這中間的硬件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非常得高。

第三個成本——時間成本。

真正貴的酒成本就在這裡了。

這個時間成本與勞作中的時間成本不同。

好酒是需要陳釀的,剛生產出來的新酒,有辛辣味,不柔和,隻能算半成品,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貯,讓其自然老熟,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口味協調。

陳釀的方法一般是把生產出來的新酒放在陶、瓷等具有輕微透氣性的容器內,隨自然界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人工的調整。

其次,我們來說一說品牌價值成本,白酒的品牌到底值不值得我們買單?

白酒行業的品牌形成與許多行業的品牌形成並不同,比如服裝行業、電器行業,品牌大都在於商,而並不在於廠。

白酒品牌卻恰恰相反。

為什麼?

首先,白酒釀造及品牌形成需要獨特的地域環境。

在白酒的釀造過程中,有五個要素尤為重要——水、土、氣、氣、生。

釀造好的白酒,一定需要一塊好的風水寶地,也就是今天白酒講的『產區』。

其次,不可復制的窖池。

好酒一定是在好的窖池中釀造而成的,但窖池是需要『養』和『護』的。

醬香型白酒的窖池也非常苛刻。

如今好的、能夠使用的窖池已經越來越少了。

綜上所述,除了釀酒成本、品牌價值效應兩個直觀因素,直接品嘗也能發現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口感。

十幾塊錢的白酒是新工藝酒,香氣並沒有好的白酒那麼濃鬱,而且口感也比不上好的白酒的醇厚。

同時,十幾塊錢的白酒刺激性更加大,遠不及好的白酒好喝。

一分錢一分貨,如果你發現你買的幾百塊錢的白酒和十幾塊錢的白酒一樣難喝,那很可能你買到了假酒。

如果想要喝好酒但是卻買不起貴的酒,又怕買到假的白酒,那麼買酒的渠道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我是一名釀酒人,也喜歡喝酒,出生在茅臺鎮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受到醬香酒文化的熏陶,醉心於茅臺鎮獨特的釀酒工藝,長大一直從事酒業工作,一直堅持釀造純糧醬香酒。

我始終堅信著『酒品如人品,做好人才能做好酒』這個宗旨,用心釀好每一滴酒。

看了這篇文章的酒友們,學到了一點點知識,覺得信任我的話,可以找我推薦一點實惠的好酒。

記憶中尋得好酒,喝起來柔而不烈,醉而不上頭,別有一番風味。

以酒會友,劉祺醬香:MTJ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