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很多人喝白酒時間不長的人,喜歡用酒辣不辣,沖不沖來判斷酒的好壞。
還有的認為酒越黃越老,越老的酒越好喝。
總結起來就是黃的,不辣的就是好酒。
我目前聽到不少人說茅臺難喝的了,不是假茅臺,喝的是真茅臺。
他們給出茅臺酒難喝的理由就是,很辣,很沖,沒有想象中好喝。
今天老李我《xiantanjx》來說說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請接著看下去。
不能因為個人喜好問題,評價一樣東西的好壞。
就像這世界上最貴的水果之一榴蓮有很多人很喜歡吃,也有不少人是打死也不吃一口的。
榴蓮的特別香味被形容為臭,獨特的口感被形容為惡心。
如同茅臺一樣,獨有的醬香沖擊力,帶來感官上的愉悅,被形容為沖,嗆,辣一口也吞不下。
我所認識的一位酒友就是這樣的,他說之前聚會吃飯的時候,就第一次喝了茅臺,他覺得真特麼難喝,還不如那種10幾塊的二鍋頭好喝,原因就是二鍋頭比茅臺好入口。
大多數人都會以這個酒好不好入口作為好酒的標準,洋河就是一早就發現這個現象,創立了綿柔型的新流派白酒,洋河這個品牌的酒的特點就是好入口,不嗆喉,相比起其他酒,洋河在年輕人群體裡是更受歡迎的,主要適合剛接觸白酒不久的人。
白酒香型除了人們熟知的醬香、濃香、清香、鳳香四大香型外,還有其他地區性特產香型,豉香,米香,兼香,老白幹香,特香,藥香,馥鬱香、芝麻香等香型,這12種香型就是比較主流的香型。
這12種香型還隻是其中一部分,目前還不斷地衍生更多的香型。
很多新興的品牌都迫不及待想研發屬於自己的香型,隨著香型的不斷細化,越來越多消費者感到困惑,到底哪種香型的酒好喝?
其實很多年輕的消費群體,他們並不在乎,不同香型之間的風格區別。
他們隻在乎白酒是否和調制雞尾酒,啤酒,葡萄酒那樣好入口,好喝。
目前市面上輕口味,綿柔型的酒是越來越多了,洋河酒,茅臺的51度漢醬酒,五糧液的綿柔尖莊等等。
還有一個最近幾年殺出來的黑馬——江小白,他從來不說明他的酒是什麼香型,就隻說是高粱酒,這個價位的酒做不到綿柔,隻能說是輕柔,口味特別淡,還帶一點點甜味,懂酒的酒鬼喝不了這個酒,喝一口可能就不想喝了,一點勁都沒。
但是小瓶裝100ml的江小白在年輕的消費者群體特別受歡迎,第一是年輕人目前還沒有什麼財力能買得更貴的酒,十幾塊一瓶100ml毫升的酒剛好,而且喝白酒肯定不如喝啤酒多,這個容量的酒喝個一兩瓶剛好。
我認為它的包裝,酒質,營銷策略上的定位是很成功的,就隻緊緊抓準年輕人的市場。
包裝上設計年輕化,標上各種有關青春的語錄,年輕人在上面找到共鳴,酒質選擇的是年輕人更能接受的輕口味清香型白酒,營銷上冠名目前年輕人追捧的熱門綜藝節目等等。
當然了,綿柔型或者輕口味型白酒在入口方面上做得很好,至少所有人都能喝,不至於讓滴酒不沾的人難以下咽。
這種註重入口口感的白酒還是有短板的,相比起傳統工藝,不少環節都被弱化了,就是中後段回味,回香,口感層次感不足。
經常喝醬香酒的朋友都知道,這種酒包含了酸甜苦辣咸各種味道,沖擊力強,而且辣味不小,與普通人覺得好喝的飲料大相徑庭。
這種酒為什麼好喝,很難形容,第一次喝白酒會覺得難喝,慢慢地覺得這種辣勁也沒有以前那麼辣了。
入口雖辣,入口後各種焦香,醬香,陳香,花香,果密香就會在口腔裡噴發出來,感受這個酒體醇厚或者單薄,一股暖流流過喉嚨是十分過癮的,後段回香,從鼻腔竄流而出,尾味甘醇或者苦澀。
總之,酒的味道是分為前中後段的,具體感受還是要你去體會。
酒辣不辣喉不能作為評判酒好不好的標準,如果隻是為了好喝,為什麼不用食用酒精勾果汁飲料呢?
這樣喝了又能醉,又好喝。
以茅臺酒為好酒的標準來說,口感上面它能不能也能控制辣感少一半呢?
保留其他方面的口感,去除辣感,我認為這個技術層面做不到,減少辛辣味有個辦法就是弱化工藝,但是辣感弱了,其他方面也會變得淡薄了。
還有個辦法就是這個酒放個十幾年,辛辣味也會少不小,但是沒有酒廠這樣賣酒的。
今天就說這麼多了,想了解更多醬香酒事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