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到來,總會讓人想起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既描繪了古代人在清明時節的所見所聞所感,也表明了清明時節人們想借酒來平緩或者是暫時麻醉自己哀悼親人的心情。
那麼從古至今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
清明要喝清明酒又是怎麼來的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習俗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而在隋唐之前,人們重寒食、輕清明,直到唐玄宗時,才將清明節掃墓正式編入禮典,歸屬當時的『五禮』之一,成為重要的年節之一。
在清明節假期,人們除了祭祖掃墓的習俗之外,還逐漸形成了外出蕩秋千、蹴鞠、插柳、放風箏等風俗習慣,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掃墓祭祖:民間清明節掃墓祭祖主要有兩種儀式,一是『培墓』;一是『掛紙』《閩南語》。
『培墓』也又叫上墳、墓祭、祭掃,包含修墓培土和祭拜,並且用銀朱重描墓碑上模糊不清的字體。
還有一種年年『掛紙』的作法,就是『壓紙』,也叫『掛墓』、『掛錢』,意思是替祖先『蓋厝瓦』修房子,表示這個墳有後嗣祭奠,不是無主的孤墳。
踏青:又叫春遊。
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
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
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插柳戴柳:『插柳』同時是寒食和清明節的習俗,人們在門戶上、墳上插柳,在頭上戴柳條編的飾物,在宋代遍及千門萬戶。
中國還有的地方,祭祖掃墓時也在墳上插上一些柳條。
把清明節刻畫得最傳神有趣的當屬《清明上河圖》。
在這幅畫裡,汴河穿流而過,兩岸車水馬龍、店鋪林立、街道四通八達。
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樣樣俱全,把都市的繁華景象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清明酒
清明節何以與酒有著不解之緣?
據悉,早在春秋時期的晉國,清明節就已有相應的飲酒活動,飲酒不受限制。
清明節裡,一般舉行家宴時,都要為去世的祖先留著上席,一家之主這時也隻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為祖先置放酒菜,並示意讓祖先先飲過酒或進過食後,一家人才能開始飲酒進食。
在祖先的靈像前,還要插上蠟燭,放一杯酒和若幹碟菜,以表達對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清明這一節日從誕生之日起,就和酒有脫不了的關系。
清明節的酒就是『清明酒』,而且這種酒隻能在清明節前後一周釀造,不到時日或者過了時間,釀出來的酒都不會那麼甘甜醇美,顏色也不會那麼深濃。
據史料記載,清明酒已有三千年的歷史。
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李世民南巡到大塘,有人獻清明酒禦用,太宗皇帝大加贊賞,被定為貢酒,清明酒也因此揚名。
江西等地的清明酒有數百年的歷史,因而當地一直存在著過年拿上好的清明酒待客的傳統習俗。
『酒越陳越香』這句話放在清明酒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新釀的清明酒呈透明狀,而存放5年以上的清明酒已是金黃色,存放10年以上的清明酒則完全變成了黑色。
而清明酒必須窖藏5年以上才好喝,讓酒糟、基酒與白酒完全地、自然地混合。
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清明節習俗不斷發生變化,但掃墓、踏青、郊遊這些活動,至今仍被人們重視。
而且在這些活動中,無論是對先祖的緬懷和祭奠,還是對春天大自然美景的享受,飲酒,不管在野外或是家裡、抑或是酒家,依然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