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
日前,央視特別節目《走進鄉村看小康》來到山東煙臺萊州市朱橋鎮東王村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報道葡萄酒產業讓地方農戶增收致富,展現鄉村振興路上的新活力。
從『輸血』到『造血』
每年為全國果農增收8億元
葡萄的種植不需要良田,往往肥沃的土地種植的葡萄不適合釀酒,更需要丘陵這樣的貧瘠土地。
朱橋鎮當地農民采收葡萄
這次央視聚焦的朱橋鎮,地處丘陵地帶。
2013年以前,當地的農民基本靠天吃飯,收入很低。
2013 年以來,張裕在朱橋鎮種植8000畝適應貧瘠土壤的釀酒葡萄,雇用周邊15個村、600多位農民在葡萄園工作。
自從種上了釀酒葡萄,在園內工作的農民,每年人均能增收10000元左右。
這也成為中國葡萄酒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
目前,張裕已經在煙臺、北京、遼寧、陜西、寧夏、新疆等國內六大產區,佈局了20萬畝葡萄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利用膠東半島、寧夏、新疆等西北地區的坡地、荒地等閑置土地或糧食產量較低的貧瘠土地建設釀酒葡萄基地,由張裕向果農提供資金和葡萄種植技術支持,確保農戶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啟動項目。
同時,張裕對葡萄基地所產的葡萄采取保底收購『保護價、市場價、優質優價』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等措施,這使得果農在極端的年景下也會有基本收益,解決了果農的後顧之憂。
這些措施每年給全國果農帶來近8億元的收入,帶動數以萬計農民脫貧致富。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除了為農戶提供工作機會,張裕還致力於提高農戶的內生發展力,讓農戶能夠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持續發展:不僅制定質量安全標準與措施小冊子指導農戶優化種植,還請農機局專家,設計了便於果農使用的小型農機具,在除草、施肥、噴藥上,實現機械化。
此外,張裕培養了30多位葡萄種植技術人員常年定期對農戶進行集中、系統培訓,確保農戶切實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張裕引進世界先進的農業機械和自制力型農用設備,積極推廣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有機化、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
此外,張裕還設置了各級技術人員配合農戶進行種植過程的技術指導,對果農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管理問題,技術人員隨叫隨到,在田間地頭實地解決和處理果農問題,切切實實讓農戶掌握『造血』能力,從根本上拔去『窮根』。
借力 『工業+旅遊』
小葡萄也有『大擔當』
葡萄酒產業是『種釀結合』的產業,融合了一二三產業,從葡萄種植,到葡萄酒加工與銷售,再到葡萄酒園觀光旅遊,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配套發展。
2002年,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率先開啟了中國葡萄酒工業旅遊的序幕。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隨著國內各大酒莊的建成,張裕目前已在國內擁有6家4A級旅遊景區,建立了集品酒、葡萄酒文化、觀光、娛樂及休閑為一體的葡萄酒產業鏈條,打造了一條自東向西的葡萄與葡萄酒主題文化旅遊線路。
工業旅遊已成為張裕重要產業之一,目前張裕遊客接待量累計接近1000萬人次。
張裕還當選了中國旅遊協會裝備與商品分會副會長單位、山東省工業旅遊聯盟理事長單位、入選國家旅遊局首批『國家工業旅遊示范基地』。
張裕國際葡萄酒城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是中國葡萄酒之父、張裕創始人張弼士的故鄉。
今年5月20日,張裕與當地政府籌建的張弼士博物館建成並開館迎客,成為張裕又一家4A級旅遊景點。
這對於做大做強梅州大埔縣文旅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張弼士博物館
通過工業旅遊項目,讓遊客在感受張裕工匠精神的同時,消除對國產葡萄酒的偏見,提升張裕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也讓更多消費者愛上中國葡萄酒與白蘭地。
未來,張裕將繼續做大工業旅遊產業,通過更多沉浸式體驗互動項目,傳播葡萄酒與白蘭地知識文化,培育消費習慣,攜手行業企業做強做大中國葡萄酒蛋糕。
張弼士博物館內的沉浸體驗互動項目
著名管理學著作《基業長青》指出:『沒有幾家高瞻遠矚的公司一開始就擁有偉大的構想,但一定要有價值觀和超越賺錢的使命感』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而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
從葡萄種植到『工業+旅遊』,張裕積極響應號召,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踏踏實實踐行社會責任,為共同富裕寫好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