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底凹陷越深酒越好?《圖+文》

傳聞—-瓶底凹陷越深酒越好

坊間好像流傳著不少鑒別葡萄酒身價的『小妙招』,比如酒瓶瓶底的凹陷越深葡萄酒的品質就越高。

那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曾經,凹槽是好酒的標志

酒瓶下方的凹槽,專業術語稱為『碹底』,據一些研究發現,這項發明一開始是為了更好的存放葡萄酒。

一方面,多年前玻璃瓶都是由人工吹制的,受到工藝的限制沒有辦法將瓶底做得光滑、平整,如果把瓶子弄成平底的很可能會凹凸不平,這樣就不利於葡萄酒的放置。

而如果底部有了凹槽就能夠減小瓶底與放置面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了酒瓶傾倒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由於早期的葡萄酒釀造工藝比較落後,用來過濾果皮跟殘渣的工具是簡單的木編式的濾網,去除雜質的效果並不理想。

所以葡萄酒在瓶中陳放一段時間後會形成較多的沉淀物,包括色素、單寧以及酒石酸形成的酒石結晶等。

這樣,有凹槽的酒在飲用時倒出就能得到比較澄澈的酒液,因為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沉積在了凹槽與瓶壁之間的縫隙裡,只要在倒出時多加留意就可以將沉淀物留在瓶內。

一般來說,需要長時間瓶陳的葡萄酒都會采用碹底瓶,陳年所需的時間越長,凹槽越深。

法國人按瓶底凹陷程度的不同,將酒瓶分為平底瓶《矮瓶》、中深瓶喝高深瓶《高瓶》,矮瓶用來封裝地區餐酒,高深瓶用來存放AOC級別的和需要瓶陳5—10年的葡萄酒。

所以,在過去,是凹槽確實是用來區分高級酒和普通葡萄酒的方法。

現在,凹槽已不完全代表好酒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機械吹制和擠壓成型的玻璃瓶漸漸替代了人工吹制的玻璃瓶,瓶底比以往更光潔、平整,且現代化的過濾技術和低溫結晶技術的出現,使得葡萄酒的清澈度有了大幅的改善。

技術的進步讓人們可以放心地使用制作成本更低的平底瓶來代替厚重的碹底瓶。

如今平底瓶已經被廣泛用在各類葡萄酒的封裝上,以法國葡萄酒為例,在波爾多,越來越多高肩平底的酒瓶被用來存放赤霞珠、梅洛以及長相思葡萄酒。

但是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日益壯大,不少酒商為了迎合大眾對葡萄酒的錯誤認知,比如瓶底凹槽越深越好,軟木塞比螺旋蓋好等等的這些想法,還是會使用碹底瓶封裝,以擴大自己在市場占據的份額。

所以

對於現代的葡萄酒來說,瓶底凹槽越深酒越好這樣的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

凹槽的作用

那凹槽是不是會遭到淘汰?

其實也不是的,在現在看來凹槽可以幫助人們更穩的拿葡萄酒。

托著瓶底拿酒的時候,手很自然的就會伸到凹槽裡,酒也就不容易手滑了。

用來陳年的酒最好能選用有凹槽的,因為方便沉淀物沉積,等到飲用時更便利。

有了凹槽,葡萄酒瓶的表面積更大了,那在冰凍時跟冰塊的接觸面積也就更大,所以葡萄酒也能更快地冷卻。

有了凹槽,酒瓶也變得更容易清洗了,往瓶子註水時水能更均勻地佈滿瓶底。

而且在大批量儲存或運輸葡萄酒時,瓶底的凹槽能作為葡萄酒堆放時的支撐點,使酒瓶間不易打滑、磕碰,更容易堆放。

凹槽與平底各有各好處

而平底瓶相對碹底瓶來說所耗費的玻璃材料更少,有利於生產者縮減成本;且平底瓶的質量更輕、瓶型更小,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所以到底是用碹底瓶封裝更好還是用平底瓶封裝更好,並沒有定論。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瓶底有沒有凹槽已經不是用來鑒別葡萄酒質量的標準之一了。

結論:凹槽不再是鑒別葡萄酒質量的標準

-紅酒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