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杯「酒」讀懂中國人的團圓。《圖+文》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喜歡用『月』來寄托情感,也喜歡借『酒』來抒寫思緒。

那些中秋的『酒』中暗藏著他們怎樣的情結呢?

八月十五飲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

從唐朝開始,飲酒對月、登高賞月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人們以此來慶祝團圓美好的一刻。

據《天寶遺事》記載,生性浪漫的唐玄宗,就曾在八月十五夜舉行宮宴,要求眾人熄滅燈燭,一起月下同飲,共慶人月兩團圓。

宋代《東京夢華錄》也曾記錄過當時中秋節的盛況,『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琴瑟鏗鏘,酌酒高歌……』。

這也證明了中秋親朋相聚,把酒高歌的重要性。

宋代孟元老《京東夢華錄》節選

有一年中秋,歐陽修邀請好友王君玉,共賞明月,把酒言歡,沒想到天公不作美,大雨驟降,打亂了原本的計劃。

但歐陽修和王君玉不僅沒有掃興而歸,反而和著雨聲對酒當歌,盡情盡興。

歐陽修還以一篇《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作為紀念:『池上雖然無皓魄,樽前殊未減清歡』。

可見,中秋之意在於情,與所念的人喝『醉』美的酒,那便是團圓。

而對於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來說,『酒』和『月』承載了更多對團圓的期盼,比如唐朝知名的『北漂』青年李白。

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小李同學,從不『為賦新詞強說愁』。

但到了中秋,聽著別人家傳來的歡聲笑語,幾杯酒下去,也開始想家了。

不能回家怎麼辦?

隻能趁著酒意,奮筆疾書: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大文豪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更是訴盡了對親人的思念。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鄉愁熾烈,隻能把盞向月,一飲而盡,把『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願望都融在酒中。

中秋,承載著中國人的濃濃情思;酒,寄托人們對團圓的期盼,也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

正如尼雅五星東方,讓美酒不隻是用來品味,更是用來傳承的文化。

中秋將至,記得與家人一起品美酒,享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