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龍頭、缺後勁,『馬太效應』下山東地產酒該何去何從?

魯酒頑疾,何時治愈?

文丨酒業家團隊《ID:jiuyejia360》

『家門口的生意都做不好,談何走向全國化?

這句山東酒商對山東白酒的自嘲式調侃,也許過於絕對與武斷,但放到當下來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更是一眾山東白酒企業發展道路上的集體之痛。

作為當之無愧的白酒消費大省,山東白酒產量從曾經的21年穩居全國第一,到2006年退出第一的位置,再到2020年跌出前五強,生產方面一直在走下坡路。

而且從酒企市場規模來看,相比其他省份動輒50億以上的強勢區域龍頭品牌,20億幾乎已經成為當前山東白酒企業的天花板。

白酒消費量如此巨大的山東,為何『喝不出』一個超過20億規模的白酒企業?

山東白酒究竟存在怎樣的掣肘?

酒業家在調研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不同於其他省份,區域性是山東白酒品牌的一大特點。

酒業家從山東白酒協會了解到,根據統計數據,當前山東釀酒企業共5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從180餘家減少到目前僅剩40多家。

『在山東,實際上稍微有點規模的白酒的企業有大約5、60家』山東白酒協會秘書長蔣彬表示。

同時,這些『略有規模』的企業大多在2億以下的市場規模。

『《山東白酒企業》10億以上的企業不多,但2億左右的企業很多』蔣彬介紹,目前山東白酒企業市場規模能排到前五的包括扳倒井、景芝、泰山、蘭陵、雲門。

盡管諸企業對於銷售額諱莫如深,但從市場調研中依然可以大致梳理出山東白酒企業的大致格局。

從目前來看,山東白酒企業中體量超過10億的企業僅扳倒井一家,10億左右的企業包括雲門、泰山、古貝春、景芝、蘭陵五家企業,花冠近幾年有所下滑,大約有7、8億左右的銷量,3、4億左右的企業則包括秦池、紅太陽、百脈泉、趵突泉、瑯琊臺、景陽岡等企業。

在上述企業之外,剩下的則是以縣為單位『割據』的更小酒企。

這些企業盡管規模不大,但在其所在縣域內卻具有絕對優勢地位,『很多企業能占據當地60%、70%的市場份額』蔣彬表示。

為何這些區域性酒企能在當地占據如此高的市場份額?

從調研的反饋來看,多數人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山東大多白酒企業在當地歷史悠久,在品類上也大多以當地人喜歡的低度濃香為主打品類,自帶鄉土基因,地緣優勢比較明顯。

同時,他們因長期深耕當地市場而建立起良好的政商關系,擁有忠實的本地消費群體,具有較強的消費者粘性。

在品類上,山東酒企仍然多以低度濃香為主打。

但隨著近年來醬酒熱的興起,山東部分白酒企業也借助醬酒獲得了一定增長,如雲門、古貝春等。

酒業家了解到,在雲門去年10億的銷售體量中,其醬酒占到了80%份額。

『去年雲門還賣得不錯,我們《賣雲門》的銷售額是2400萬』一位山東酒商也向酒業家證實了雲門的增長。

然而事實上,除了個別案例之外,整體來看,山東地產酒近年來並沒有太大增長與變化。

以作為山東白酒企業代表的景芝為例,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0年,景芝銷售額僅從9.99億增長至11.25億。

『整體來看,山東白酒發展都比較穩,沒有太大增長,也看不出發展後勁』智邦達營銷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張健表示。

那麼,作為白酒消費大省的山東,其酒企為何缺乏持續向上發展以及走出山東、走向全國的能力?

酒業家在調研中發現,經營理念上的保守,是山東白酒產業的突出問題。

『山東大部分酒廠都是通過改制成為民營企業,而且那些老板現在的年齡大多都在60以上,他們很容易滿足,一年在家門口賣3、5個億,掙個幾千萬、一個億,日子《已經可以》過得很好了』山東國悅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恒順談到。

『山東酒企固守一方的思維比較重,開疆拓土的意識比較輕,錯失了很多戰略機遇,體制改革之後並沒有煥發出活力和蓬勃發展的態勢』張健也表示。

某產業集團在山東、安徽、貴州等地進行了多個酒廠收購,但上述公司某高管認為,經營難度最大的酒廠就是他們在山東收購的酒廠,核心原因是,山東本地人現在對本地酒的認知度、接受度出現了問題。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因為在當地市場長期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而使得其偏安一隅、故步自封,難以實現更大的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制約山東白酒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在於香型。

一方面,山東白酒香型多而雜。

在主打的低度濃香以外,很多酒企開發出諸多細分香型,如趵突泉的泉香、扳倒井的井香、駿馬酒業的駿馬香等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山東白酒缺乏定力的表現。

『每個企業都至少有3種香型,醬酒熱來了又跟風醬酒,看似差異化,但其實對消費者認知品牌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也不利於山東白酒的進一步發展』山東京商董事長梁兵表示。

張健也認為,細分香型需要一定的釀造和技術做支撐,不是僅僅是營銷語言。

另一方面則是發展芝麻香的尷尬境地。

在蔣彬看來,如果山東白酒未來走向全國,那麼一定是芝麻香來引領,而其代表企業無疑是景芝:『如果它《景芝》能走出去形成龍頭效應,達到30億,那就可以帶動發展幾個20億的企業;如果它達到50億,10億以上企業就有很多了』

劉恒順也認為,山東地產酒未來一定會出現幾十億的龍頭企業,而景芝則是最有潛力的。

但些許尷尬的是,他所看好的並不是芝麻香這個品類的發展,而是華潤加持下的景芝。

『現在做市場需要大量的推廣費用,山東企業目前隻有景芝有這個實力』劉恒順說。

因此,單從香型而言,酒業家調研發現,無論是酒商還是業內專家,都並不看好芝麻香的未來。

『山東一直扛著芝麻香的大旗,但事實上本地消費者對芝麻香的認知度都不高,全國化何從談起?

再者,一個香型走向全國,需要長時間的消費者培育,單靠景芝一個企業是很難的』山東綠野酒水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良表示。

張健也認為,當前山東省對於是否發展、如何發展芝麻香,先大眾化還是先高端化都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且這些年也並無實質性進展。

因此,從當前來看,『《芝麻香》仍看不到其未來前景』。

基於以上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山東白酒企業要走出去,獲得首先需要從內部打破桎梏的勇氣,改變以往的保守路徑,堅定發展的決心與目標。

『中國白酒競爭的本質,是一個不斷集中化、規模化、結構化的過程。

縱觀中國白酒企業,從喊出百億到現在,過百億的已經有十來家了。

所以,山東白酒要突破,需要堅定發展的目標,這是非常關鍵的』張健談到。

而在李海良看來,這種堅定目標的勇氣還需要建立在敢於參與市場競爭上。

長期以來,山東地產酒企業們就將自己定位民酒,主要價格集中在百元以內,也並不參與同名酒的競爭,使得其產品無論價位還是品質,都沒有得到太大提升。

『隨著消費升級,如果一個品牌《的價格》一直在百元以內,走低端路線,也將給消費者留下低端的印象,遲早會被市場淘汰』李海良說。

『未來的一個關鍵點在於,他們《山東地產酒企》敢不敢面對市場參與競爭』張健也表示。

當然,光有目標是不夠的。

對於山東白酒而言,實現目標的路徑便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進行企業管理體制、營銷模式的改革,激發企業活力。

『要敢於做營銷創新,下硬功夫、做硬投入,進行產品、模式、體制的創新,整合優秀經銷商資源』張健指出。

梁兵也同樣提到了魯酒的體制改革:『山東白酒企業未來要實現突破,我認為主要在於三個方面:首先是品牌打造,其次是營銷管理的改革,第三則是進行產品品質的升級』

知易行難。

對於當下的山東白酒企業而言,或許缺的並不是行動的方向,而是動力。

在白酒向名酒集中、向頭部集中的時代大背景下,600億酒水市場正在被川、黔、蘇、徽板塊的名酒蠶食而相繼失守,山東白酒企業或許已經感受到了危機的來臨。

點擊『閱讀原文』

立即報名預訂第七屆中酒展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