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經叛道,不循常規,這5家傳奇酒莊,跟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樣……。《圖+文》

vinehoo.com

除了喝酒,我什麼都不會。

其實神也是人,隻是他做了人做不了的事,所以他成了神。

酒莊亦如是。

浩瀚如煙海的葡萄酒世界裡,想成為名莊貌似不難。

有塊好田,釀酒師靠譜,市場工作到位,銷售給力,再來幾個高分,一家名莊看似就這麼成了。

當然了,知易行難,真把這些元素湊齊的,全球大抵不過破千之數。

然而名莊易得,傳奇難求,真正能被稱的上是『傳奇酒莊』,讓全世界人談到時就嘖嘖稱嘆的,恐怕每個產區都不一定分的上一家了。

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不是簡單的客觀因素可以決定這家酒莊傳奇與否,更多的是由『人』的主觀選擇而決定,往往一個念頭,就可以決定酒莊未來數十上百年的命運,這時候,按套路出牌,可成不了傳奇。

安東尼世家:不破不立

說到『超級托斯卡納』,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西施佳雅,誠然,西施佳雅確實成功把超級托斯卡納的聲望推上了頂峰,甚至到最後都有了自己單獨的DOC法定產區。

但超級托斯卡納的始祖,還真不是西施佳雅,而是安東尼世家的天娜葡萄酒。

第一個年份的天娜葡萄酒《1970年》,其實也是個規規矩矩叫做『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vigneto Tignanello』 《天娜葡萄園經典基昂第》的好孩子,也按照產區規定,加入了5%的白葡萄品種《對的,那時要求必須要加少量白葡萄》。

在那個時期,越來越多的酒莊主開始質疑Chianti Classico的釀造法規,安東尼世家也不例外。

而在1971年,時任莊主的Piero Antinori先生做了一個決定,這一年,也成為了托斯卡納葡萄酒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Tignanello 1971

其實早在20年代,安東尼世家就在當地種植有國際品種,但是這些葡萄藤未能在戰火中幸免,到了60年代初,Piero在Robert Mondavi以及Giacomo Tachis《點擊這裡閱讀Giacomo先生的故事》兩位先驅的指導下,在當地再度種植了少量國際品種。

在經過反復考量後,Piero決定,自1971年開始,天娜葡萄酒混釀中,在本土品種之外,開始使用赤霞珠以及品麗珠,作為一家有著600年歷史的家族酒莊,這一『離經畔道』的決定,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出意外,正式更名為『天娜』的這款酒根據規定被降級為托斯卡納餐酒,分級雖然降低,但是美國葡萄酒雜志《葡萄酒觀察家》有感於葡萄酒品質之高,為這款『不守規矩』的葡萄酒起了個新名字:Super Tuscan《超級托斯卡納》,而這個名字也被保留下來,用來指代托斯卡納地區所有曾經,或依然不遵守法律規定釀造的高品質葡萄酒。

到了1975年,酒莊也不再在混釀中加入白葡萄品種。

1982年,天娜的混釀配方被最終確定下來,沿用至今:80%桑嬌維塞,15%赤霞珠,5%品麗珠。

Piero Antinori

天娜在托斯卡納地區創造了很多『第一』: 首個使用法國小桶陳年的桑嬌維塞葡萄酒、首個使用國際品種的紅葡萄酒、首個不加入白葡萄品種的Chianti Classico葡萄酒等等。

但是更重要的是,安東尼世家,作為當地望族之一,勇於挑戰傳統的精神,帶動了一大批後繼者, Masseto,Ornellaia,Le Pergole Torte等等。

盡管按照當前法規,天娜完全可以獲得『Chianti Classico DOCG』分級,但是酒莊依然驕傲地使用著『Toscana IGT』的名字。

羅伯特·蒙大菲:新名·新篇章

長相思,大概是最全能的葡萄品種之一了,可甜可幹,可桶可無,可果可礦,可易可繁。

基本白葡萄酒能凹的造型,長相思都能凹,往往凹的還很好。

也許其他風格是風土、種植方式、亦或產區傳統決定,橡木桶陳釀的長相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創造』出來的。

而這種被後世稱為『Fume Blanc』,或是『Fume Blanc』風格的過桶長相思葡萄酒,創造者正是美國教父級葡萄酒人Robert Mondavi。

上面的故事是個廣為流傳的錯誤版本:》

Fume Blanc一詞確實是羅伯特·蒙大菲先生發明的,這點不假,但是他創造的這一名稱,並不是因為長相思過桶,因而帶來的烘烤煙熏氣息《即法語Fumé一詞》,而是來自法國盧瓦爾河的著名長相思產區Pouilly-Fumé。

在上個世紀60年代, 本土的長相思葡萄酒在美國可沒什麼名氣,產量小不說,還基本都是甜型的,這聽起來仿佛天方夜譚的說法,確實是50多年前美國葡萄酒產業的縮影。

Robert Mondavi

在那時,美國葡萄酒遠不如來自歐洲的葡萄酒受歡迎,消費者也遠沒有現在這麼強的葡萄品種意識,眾多的歐洲移民的後裔,腦海中隻殘留著故鄉眾多產區的名字。

酒標上寫著 『Red Chianti』,『White Burgundy』之流的大有人在。

盡管確實已經有酒莊開始在酒標上使用葡萄品種的名稱,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依然平平。

羅伯特·蒙大菲酒莊在66年,67年也生產了一些甜型的長相思,但是在1968年時,酒莊考慮轉為釀造幹型葡萄酒,而給酒起名這件事,讓當時已經年近古稀的羅伯特犯了愁。

Robert Mondavi Fume Blanc 1978

《我們能找到的最老年份酒標》

直接叫Sauvignon Blanc《長相思》肯定不行,消費者接受程度太低,再加上大家都是甜型酒,即使標明是幹型,也體現不出太大分別。

Robert轉而將目光投向了長相思之鄉——法國盧瓦爾河谷。

叫Pouilly-Fumé?

未免太過從眾。

如何既讓這款酒的名字多少帶有品種特色,卻又不失產區指向呢?

靈機一動,Fumé Blanc這個用Sauvignon Blanc和Pouilly-Fumé兩詞組合而成的新名字就誕生了。

不少酒莊都出產Fume Blanc

名字的改變,不僅帶來了銷量,還讓美國長相思逐漸走入了消費者的眼簾。

更進一步說,Fumé Blanc葡萄酒,不僅帶動了長相思的流行,還讓消費者慢慢接受了酒標上標明品種的這一方式,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帶動了美國酒標從《歐洲》產區導向,向品種導向的轉變。

這一轉變,對美國葡萄酒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Borgogno:無名之酒

讀了這麼多長篇大段,輕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