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家月白,恍依雪滿前村。
立冬 · 休養生息的季節
千年前一個立冬的晚上
大詩人李白決定悄悄偷個懶:
『天寒地凍,冬天不是寫詩天!』
他擱下筆,興沖沖捧來小火爐,
溫一壺美酒,看一地白霜。
立冬至,繁華盡藏,
瑞雪臨,豐收可盼。
冬天再冷,卻歸期不遠,
念及此,心中也一陣暖和。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 水面開始凍結,但未成堅冰。
二候地始凍 | 土地凝結寒氣,但未至龜裂。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 雉指野雞,蜃為大蛤。
鳥兒蟄伏,大蛤卻在繁殖,古人以為它們是野雞變成的。
立冬習俗
吃餃子
立冬補冬,不補嘴空。
雖說『冬至好吃不過餃子』,但在立冬,人們同樣會吃餃子迎冬。
古時,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例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必吃餃子。
在我看來,一份熱乎的餃子配上一杯燙好的黃酒,正所謂『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同酒仙一樣『醉看墨花月白』。
吃團子
在無錫地區,立冬一大習俗就是『吃團子』。
恰逢秋糧上市,人們喜歡用新糧食做團子,餡料有豆沙、蘿卜、豬油等等,尤其是用醬油做成的餡味道特別好。
圍爐溫酒
立冬時節,晝短夜長,古代的文人墨客為了找尋靈感,他們架起寒爐,溫酒助興。
其實在冬天,人的身體受氣溫嚴寒的影響,抵抗力大大降低。
此時,一碗暖徹全身的黃關黃酒,既能驅散陰寒之氣,又可為人體補充養分。
冬天氣溫低,水清冽,是最適合釀酒發酵的時節。
做黃酒的人把立冬到次年立春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千百年來,黃關黃酒的後人們遵循古訓,一絲不茍地在這一天浸米、蒸飯、落缸、開耙、發酵……釀成的美酒,色澤清澈,入口香醇,是時節最好的饋贈。
冬天飲黃酒,須得飲溫酒。
黃酒熱飲不僅是一種飲酒方式,更是一種文化。
早在三國即有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的佳話。
從飲酒原理來說,黃酒在釀造過程中會有極微量的有機化合物殘留,通過隔水燙溫,這些殘留物被揮發,同時,黃酒中所含的脂類芳香物隨溫度升高而蒸騰,讓酒味更加醇厚、芳香。
在冬季,溫飲黃酒可以暖五臟、祛風寒,在立冬的日子,架起爐子,溫一壺黃酒,再來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既滿足了口腹之欲,又能滋補養身,豈不是快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