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說到葡萄酒或是威士忌這類國外引進來的酒,好像自然而然就被貼上了『高大上』的標簽,以至於喝酒的方式也被儀式化了。
有人認為喝這些外來酒就是要品嘗其原始風味,絕對不能摻兌任何東西,否則便壞了儀式感。
同時這也成為一些小佈爾喬亞拿來標榜自己的方式之一。
他們看不起喝葡萄酒兌雪碧的,覺得這麼喝就是土鱉。
用他們的話來說,『人家歐洲人花了幾千年的時間做葡萄酒,就是想方設法把酒裡的糖分提取出來,你這一倒雪碧,就回去了』
至於加威士忌加可樂什麼的喝法自然也入不了他們的法眼,通常也被認作是土鱉。
在他們看來,國產的廉價飲料配不上這些高大上的外來酒類。
往酒裡加飲料的確不是正統的喝法,但是對於不太能喝酒或者不經常接觸紅酒的人來說這麼喝的確比幹喝紅酒容易入口,人家本來就不懂紅酒,就覺得兌上雪碧好喝,人家樂意便好。
說葡萄酒兌雪碧土鱉的,那麼葡萄酒+水果+朗姆酒+糖,這種喝法聽上去並不比葡萄酒兌雪碧高雅多少吧?
可這是西班牙國酒——桑格利亞汽酒《Sangria》。
再說威士忌,現在外面的酒吧用威士忌調兌雞尾酒都很常見,傑克丹尼還出過一款威士忌可樂飲料呢。
人家接受不了威士忌這麼烈的酒,就把這當成飲料喝,也沒有什麼規定說不能這麼喝吧,又何必硬把別人帶入自己的儀式感。
如果揪著所謂的儀式感去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便失去了喝酒的樂趣,難道喝酒隻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嗎?
想要追求儀式感,首先要分清楚何為儀式感。
儀式感是得有,適度就好,如果過了頭,那叫矯情。
好紅酒當然值得珍惜,碰上好日子或者趕上心情好的時候,開上一支好年份的梅多克,與朋友細細品味、交流一番,甚好。
但可不是沾了葡萄酒三個字,就得讓人戰戰兢兢,普通些的酒,那就普通喝喝得了。
難道幾十塊錢一支的紅酒,也要準備好醒酒器醒上半個小時,再硬生生的『品』出個單寧質地、骨架結構、酒體香氣如何?
儀式感,起碼是要建立在快樂之上的,如果隻是為了滿足某種虛榮心,而盲目的去追求,我覺得沒有也罷。
而且每個人的口味本就不同, 喝酒應該是很個性化的一種事情,人家要是樂意,往柏圖斯、拉菲裡兌上半杯雪碧或者Rio也不是不可以。
喝酒嘛,本身是一種享受,不要去嘲諷貶低別人的喝酒方式,也沒必要為了所謂的儀式感而定下一套規范的流程。
一切的飲酒方式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酒,畢竟是讓人喝的,是伺候人的,人總不能反過來被酒給奴役了。
每個人喜歡的方式不一樣,拿儀式感當借口與別人作對比找優越感,豈不可笑?
深圳國洋商業連鎖管理有限公司
微信ID:guoyangw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