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擺脫不了對自然物和自然現象的崇拜,我們藉酒祭祀,以此通天通神、慰藉心靈、戰勝恐懼,人類對酒充滿敬畏之心。
凡舉行大的禮節儀式,必少不了酒。
出征之時,要用酒激勵士氣,以壯軍威。
凱旋歸來,必以酒慶功;即便鎩羽而歸,仍少不了借酒澆愁。
因為沒有得到濾酒用的苞茅貢品,周王發動了對楚王的戰爭。
鴻門宴離不開酒、群英會離不開酒、煮酒論英雄離不開酒、杯酒釋兵權離不開酒。
現在,酒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妖魔
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我們已經習慣聽到有人說起:『酒,不是好東西。
傷身傷肝、慢性毒藥』
喝酒的聚會越來越少,即使聚會,喝酒的人也越來越少:三高不敢喝、有事在身不能喝、身體抱恙不能喝,開車不能喝———不喝酒的理由越來越多;談酒色變、避之不及的人越來越多。
酒,像一個無辜的孩子,從曾經的眾星捧月,到如今蜷縮在深谷的某個角落瑟瑟發抖。
缺了酒,哪有千古名篇?
沒有酒,便沒有千古極品、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沒有酒,便沒有『顛張醉素』登峰造極的書法境界。
沒有酒,便不會有滿腹詩書的李白,更不會有他的『花間一壺酒』、『對飲成三人』。
沒有酒,不會有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豪邁;不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雅趣;更不會有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的濃濃情愁。
沒有醉過的人,體會不到醉的快樂
沒有醉過的人,你哪裡知道微醺的適意呢?
溫一壺月光下酒,來幾碟小菜作伴,飄飄然往事如臨在前,一伸手好像就能抓住命運和未來。
這就是微醉的感覺。
沒有醉過的人,你哪裡知道醉的灑脫呢?
喝了酒,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切肌、利欲感情。
恍恍惚抱著人又笑又哭,醒來後或如仍在夢,或覺料峭春風,靜立孤山之巔。
酒不是妖,是照妖鏡
一杯酒,照見本性:使善者更仁、惡者更憎、智者更明、愚者更昧、勇者更強、怯者更弱。
一杯酒,光照人心:無論狂飲、細品、主動、被動,都能見之真誠;是謙謙君子、戚戚小人,都在杯盞之間。
酒本無罪,罪在妖風作亂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酒被妖魔化的時代。
有趣而可悲的是,被妖魔化的,隻是中國白酒。
一此業外遊俠,脫離了專業的白酒品質觀,以自己發明的偏理邪說,去抨擊整個白酒行業,要麼說酒如毒藥百害無益,要麼說酒如良藥包治百病,這都是極端化的妖言惑眾。
還有:拿不同香型的酒做對比,拿不同工藝的酒做對比,拿不同檔次的酒做對比,就如同拿牛肉和豬肉對比營養成分,這本身就缺乏可比性,把整個行業搞得烏煙瘴氣,這些都是人為把白酒妖魔化了!
酒沒變,我們的喝法要變
酒沒有變,是人變了。
酒沒有變,是我們的喝法要變——
這個時代是個缺乏理智和純真的浮躁、功利化時代,酗酒、拼酒時時重演,以喝酒表忠誠、以喝酒換訂單、靠喝酒辦事、不喝倒不盡興、感情深一口悶……一場酒事隱藏諸多潛規則,說不清的條條框框,道不清的暗流湧潮。
更不靠譜的是,那些以酒量論英雄、以酒量衡量人的還美其名曰『以酒品看人品』,逼著人明知是陷井還得往坑裡跳。
那些動輒說『某某人酒量兩斤半』的人,隻能說明說話這人根本不懂喝酒。
一壺好酒傾入喉中,舌尖沒有半絲回味,事後自詡『昨天喝了一斤』以顯豪邁的人,同樣不懂喝酒。
迂腐的酒風陋習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使白酒越來越妖魔化和恐怖化。
中國白酒的品質要回歸,喝酒的方式也要回歸,不為功利而喝酒,也不要為拼酒而喝酒。
讓我們回到釀酒人的初衷,懷著一顆純粹敬畏的心,讓喝酒成為美好的享受!
少喝點,喝好點,慢慢品,細細咽——健康飲酒、飲健康酒!
隻有這樣才能即得了酒趣、而不會失了酒德。
《白酒那些事兒》同名微信公眾號:baijiustory,歡迎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