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香檳說『嗨』之前,先把瓶子舉起來,仔細看一下是否有『Champagne』字樣。
不是每一瓶套著鐵圈帽的大肚瓶酒都能被稱為香檳。
法國人義正言辭地告訴我們:除了香檳區,其他地方的都要稱為起泡酒!難免有點畫地為王的強硬,話說回來,香檳區是起泡酒的第一故鄉嗎?
好東西,每個人爭著要。
一如韓國向聯合國註冊,把端午節定為他們的民俗節日,和中國搶端午節起源國的權利,說不定哪一天,醫聖李時珍都被他們說成是韓國人,《本草綱目》也成了韓國的歷史藥學巨作?
起泡酒的原創和起源頗有類似的糾纏情節。
Champagne 這個詞源自於拉丁文『Campagna 』。
早在公元1世紀羅馬統治時期或更早,香檳區就開始葡萄的栽種。
剛開始這個地方也隻是釀造靜態的葡萄酒《Still Wine 》,沒有人真正知道香檳酒何時開始轉變成有氣泡的葡萄酒。
雖然一般人都相信,香檳是奧維耶的貝尼迪廷修道院一個名叫唐培裡儂《Dom perignon 》的修道士所發明,但早在1676年唐貝利濃聲名遠揚成為大釀酒師之前,英國劇作家喬治爵士《George Etherege 》就有撰寫的點燃香檳《Sparking Champagne 》一書已問世,他也因此書而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
17世紀中葉,為何香檳起泡酒《Sparking Champagne 》會出現在英國而非法國?
這個大概可歸於時勢造『英』雄,皆因環境所造。
冬季的香檳地區非常寒冷,釀酒師們認為所釀出的葡萄酒已經達到酒精度的要求,所釀制的酒應該完成發酵作用。
事實上這隻是低溫致使葡萄酒停止活動而已,葡萄酒裡可能仍有未完成發酵的殘留糖成分,乳酸發酵當然也幾乎完全沒有進行,葡萄酒就在這樣的狀態下被銷售出去。
當時運往英國的葡萄酒是以木桶來盛裝,而非以瓶子盛裝,裝在桶子裡的酒仍是靜態葡萄酒,並呈現睡眠的狀態。
這些葡萄酒運至英國後,才被分裝在瓶子裡,然後置放於貯酒內,以便隨時可提供給消費者。
酒館或旅館的溫度比較溫暖,置放期,在酒庫溫度的影響下,瓶內的葡萄酒又開始發酵起來,並在瓶內產生二氧化碳,於是帶有氣泡的葡萄酒就產生了。
在這時期,英國所使用的瓶子較為堅固,能夠承受瓶內的壓力,而法國的玻璃瓶無法承受這些氣壓。
此外,軟木塞的使用在英國已相當普遍,主要是防止氣體外泄,而法國在當時是不流行使用軟木塞的,因此,當法國頻頻出現瓶子爆破時,英國人正在享受這意外的起泡葡萄酒。
但時至今日,香檳起泡酒原產自法國香檳區,已經是牢不可破的說法,香檳是唐培裡儂《Dom Perignon 》所發明的說法,也毋庸置疑,反正源自於何處,對於香檳的酒質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了解這麼一段爭論的故事,在茶餘飯後多了一個談論的話題,不也增添了一些生活樂趣?
先前有香檳發明之爭,現代則有新世界的起泡酒竟爭。
許多人認為起泡酒在瓶內進行二次發酵,可使酒質柔和的理論已有150年的歷史。
事實上也是如此,除了酒齡太年輕或甜度過高,會形成酒冶缺乏果香外,這樣的釀酒方式,較其他起泡酒的釀造方式更為優越。
微信關注 法國巴頓葡萄酒集團
微信ID:roubine
了解更多紅酒知識
點擊紅酒商城,購買更多優惠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