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喝啤酒的歷史,比葡萄酒早1600年。《圖+文》

自從人類學會如何烹調、保存、發酵、冷凍、幹燥或提取食物之時起,我們就從未停止過對食品的加工。

加工食品推動了物種進化、帝國擴張,以及空間探索。

以下是加工食品數百萬年發展長河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例子。

1、180萬年前 烤肉

比起生的食物來,用火烤過的食物更容易消化,也更有營養。

一些人類學家認為,烹調是早期人種發育出智人《Homo sapiens》特有的大型大腦的必要條件之一。

這種古老的食物至今仍在人們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2、3萬年前 面包

農 業始於大約12000年前,但早期歐洲人開始烤面包的時間比這還要早幾千年。

2010年,科學家在現在的意大利、俄羅斯和捷克等國境內,發現了原始人使用 的臼和杵上沾有淀粉顆粒的驚人證據。

這些淀粉顆粒來自香蒲和蕨類植物的根,當時的人們將這兩類植物的根舂成粉,與水混合,並烤成面包。

面 包攜帶方便、營養豐富,而且不易腐敗變質。

但是,它在營養學上卻是個退步。

比較研究表明,新石器時代采集狩獵者的食物多樣性和營養水平比同時期的農民更 高。

從能量消耗的角度看,采集狩獵者的效率也更高:一個農夫花費10小時種植的食物,與采集狩獵者6小時覓食所獲得食物的能量相當。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做面包呢?

對於農業為何成了主流,人類學家爭議很大,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面包和農業相輔相成。

隨著人類社會開始依賴面包作為主食,人們也就不得不在農業上花費更多的精力《反之亦然》。

3、公元前7000年 啤酒

啤 酒最早作為生產面包的副產品出現,時間很難確定。

最古老的物證是在伊朗發現的公元前3500年的陶器碎片,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帕特裡克·麥戈文 《PatrickMcGovern》等考古學家認為,最早的麥芽酒在公元前7000年就已經作為制作面包的副產品出現了。

早期人類社會迅速接受了這一偶然 得到的產物:古代蘇美爾人《Sumerians》甚至可能曾將多達40%的糧食都用於釀造啤酒。

在考古學家的幫助下,現代釀酒師們也在嘗試重新制作古代啤酒。

麥戈文與角鯊頭工藝釀酒廠合作,嘗試釀制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國的酒類;而大湖釀酒公司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的幫助下,正在根據3800年前的一首致蘇美爾啤酒女神寧卡斯《Ninkasi》的頌歌釀造啤酒。

4、公元前6700年 墨西哥玉米餅

關於培植玉米的書面記錄,比西班牙探險家抵達美洲的時間更晚,但最早的考古學證據可以追溯到8700年前。

早期美洲人通過在石灰水中浸泡玉米粒,來制造粉糊,從而將玉米粒中的營養釋放出來。

5、公元前5400年 葡萄酒

關於釀造葡萄酒的最早證據,是在伊朗的紮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發現的。

隨後,擅長航海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將這一工藝從黎巴嫩傳播到西方的埃及和地中海地區。

6、公元前5000年 奶酪

取 奶,把奶裝入反芻動物的胃,然後攪拌。

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比較接近人類發明奶酪的過程。

關於制造奶酪的最早證據,來自波蘭一些有7000多年歷史的考古遺 址,考古學家在那裡出土的有孔陶瓷容器中發現了乳脂殘留,這些容器當年可能被用作基本的過濾器。

然而,綿羊和山羊的馴養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開始了,牛 的馴養還要再早上1000年,所以,奶酪制作可能比現在估計的還要早一些。

與其他一些加工食品一樣,奶酪最初很可能也是制作某種必 需品時產生的副產品。

奶酪、酸奶和奶油的保存時間比鮮奶長得多。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還無法消化乳糖——消化乳糖的基因在人類中廣泛出現僅僅是過去幾千年的 事。

奶酪制造中使用的細菌,可以將奶中的乳糖轉化為乳酸,從而使奶制品更容易消化。

我們不能確定最早的奶酪是哪些類型的,但地史回溯研究 發現了一些線索。

在氣溫較高的中東和南亞地區,人們很可能使用大量的食鹽,來幫助保存奶酪,時至今日,中東、希臘和西南亞地區的人們制作羊奶奶酪時,依然 在使用這種方法。

在氣候比較涼爽的地區,保存奶酪時添加的食鹽可以少一些,這使得那些地域特異性的微生物有機會在奶酪中生長,因此,諸如法國洛克福奶酪 《Roquefort》、法國佈裡奶酪《Brie》和瑞士奶酪等著名奶酪,才能擁有它們獨特的風味。

7、公元前4500年 橄欖油

橄欖制油的傳統來自於地中海東部的農民。

未加工的橄欖苦得讓人無法下咽,但幾千年來,地中海東部地區的農民一直傳承著一種橄欖加工技術:在堿液中使橄欖發酵,然後壓出橄欖油。

8、公元前3000年 棕櫚油

在古代埃及的墓葬中,人們發現了用棕櫚漿果制成的油。

如今,棕櫚油這種加工食品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用品,價格低廉、可長期儲存。

9、公元前2400年 醃菜

醃菜竟然不是韓國友人發明的。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Mesopotamians》最早通過把蔬菜浸泡在醋裡,發明了將蔬菜保存到收獲季節之外的其他時間的方法。

10、公元前2000年 面條

面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

關於這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的最早證據,來自中國西北地區發現的陶碗中保存的用小米做的面條。

用於制作面團的通常是各種小麥作物,2000多年前,這些作物在中國出現,隨後傳入西方。

11、公元前1900年 巧克力

中 美洲的前奧爾梅克文明《Pre-Olmeccivilizations》將可可豆研磨成粉,再將粉末與水混合並搖勻,從而制作出一種泡沫飲料。

3400多 年後,埃爾南多·科爾特斯《Hernando Cortés》將可可豆帶到西班牙,在那裡,人們首次把糖加入到這種泡沫飲料中。

此刻盡絲滑

12、公元前1500年 培根

中國廚師最早用鹽醃制豬肉,這不僅是早期保存豬肉的方法,還能將豬肉的香味激發出來。

雖然經常在西餐廳客串演出,但是培根卻是地道的中國食物。

13、公元700年 朝鮮泡菜

最早的朝鮮泡菜相當簡單,就是用鹽發酵的卷心菜。

隨著16世紀日本人入侵朝鮮,葡萄牙傳教士從新大陸引入日本的紅辣椒也被帶到朝鮮,從那時起,朝鮮人的飲食中就開始加入這種火辣的元素了。

14、公元700年 壽司

壽 司最初是東南亞地區的人們保存魚肉的方法:用鹽醃魚,再用米飯包裹起來,經過幾個月的發酵後,剝開並扔掉外面腐敗的米飯《由於這樣太浪費,壽司一直是富人 才能享受的食物》,隻食用發酵的魚。

這與現在制作牛肉幹的過程很像——讓食物的一部分腐敗,但剩下的部分卻變得更鮮嫩可口。

到19世紀,日本人開始省掉長 期發酵過程,通過向米飯中加醋來產生壽司那濃烈的味道。

15、公元965年 豆腐

豆腐的起源非常神秘,但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在中國五代時期的作家陶谷的作品中。

他描述了一個貧困的縣丞,窮得買不起羊肉,隻能去買豆腐——用煮熟的大豆加工制作的凝膠。

16、15世紀中期 咖啡

西 方人迷戀咖啡,但咖啡最早來自阿拉伯世界。

關於咖啡的起源,最可靠的證據來自15世紀中期也門的蘇菲修道院。

僧侶們記錄了也門和埃塞俄比亞《咖啡豆的原產 地》的一次咖啡貿易。

關於當時埃塞俄比亞咖啡豆的確切情況,因為沒有任何記錄保留下來,所以無從知曉。

後來,也門從埃塞俄比亞引進咖啡豆,並最終培植出自 有品種,隨後傳播到埃及、大馬士革和麥加。

到16世紀,咖啡館已遍佈阿拉伯半島。

最初,咖啡隻是用於治療胃痛、遲鈍、嗜睡症和其他 疾病。

然而,咖啡並不隻是可以用來治病,一些阿拉伯作家意識到了它在社交領域的潛力。

這潛力或許太大了:咖啡和咖啡館文化,以及融入其中的閑聊和遊戲,曾 經導致麥加總督在1511年發佈了咖啡禁令。

13年後,土耳其蘇丹塞利姆一世推翻了這一讓麥加人頭疼的咖啡禁令。

對16世紀的歐洲旅行家 和探險家而言,咖啡是東方世界的又一種神秘存在。

有一條歐洲人撰寫的關於咖啡的最早典故:1582年,德國物理學家和植物學家萊昂哈德·勞沃爾夫 《Leonhard Rauwolf》描述了一種『備受《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推崇的絕佳飲品……它幾乎像墨水一樣黑,能緩解胃痛』。

16世紀末,在現代市場營銷的一次早期案 例中,越南商人開始從中東引進咖啡,並作為奢侈飲料來銷售。

到17世紀中期,法國人、英國人和荷蘭人都開始對咖啡贊嘆不已。

17、1767年 蘇打水

在英國利茲市,發現了氧氣的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普裡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把一碗水放在啤酒桶上方,從而發明了蘇打水。

喝前搖一搖,口感會更好哦,不信去買一罐可樂試一試。

18、1894年 玉米片

為了滿足基督復臨教派的素食主張,約翰·哈維·凱洛格《John Harvey Kellogg》和他的弟弟威爾·基思·凱洛格《Will Keith Kellogg》於1894年發明了玉米片,作為他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巴特爾克裡克療養院的養生食譜中的一部分。

隻需一個碗,一些牛奶,一個調羹,一勺糖和一盒玉米片,你就可以享受一頓美味的早餐了。

19、1926年 午餐肉

午 餐肉最早的前身是『霍梅爾五香火腿』,它隻不過是裝在罐頭裡的醃制過的豬肩肉。

許多競爭廠家迅速發明了各自的類似產品。

1937年,傑伊·霍梅爾《Jay Hormel》為了將自己的產品與其他類似產品區分開來,改變了配方,將豬肉磨碎,添加鹽和香料,並將豬肉包裹在肉凍明膠裡。

最重要的是,霍梅爾在第二次 世界大戰開始前,給這種產品取了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午餐肉』《Spam》,這個單詞正是『豬肩肉和火腿』《shoulder of pork and ham》的縮寫。

美國軍方認為,這是完美的行軍食品,於是購買了1.5億磅《約合6.8萬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無論美國軍隊到哪裡,午餐肉罐頭必然 會如影隨形。

朝鮮戰爭期間,午餐肉罐頭席卷了黑市市場,甚至被用來支付醫療和軍事情報的費用。

時至今日,午餐肉依然在韓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盛行,甚至在傳統菜肴中也會加上午餐肉,比如韓國的紫菜包飯和沖繩地區的什錦炒蛋。

20、20世紀50年代 雞塊

這裡的雞塊指的是上校雞塊或麥樂雞那種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食品科學家羅伯特·C·貝克《RobertC.Baker》把雞肉塊磨碎,並用面包屑包裹,用來提高紐約州北部的人們食用雞肉的需求。

來源:環球科學《譯/趙旭丹》》

紅酒百科全書,酒行業排名第一的新媒體,微信公眾號:wiki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