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給我們的印象都是非常能喝的,比如:李白鬥酒詩百篇、武松景陽岡喝十八碗酒等等,無論是詩人還是好漢都非常能喝。
但是古人真的那麼能喝嗎?
他們喝的都是什麼酒?
今天酒姐就給大家詳細道來。
一、李白也就13瓶啤酒的酒量
詩仙李白好酒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每逢喝酒李白便詩興大發,所以他的詩句中處處彌漫著酒香。
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曾經統計過,李白流傳至今的詩1500首,詩句中提到喝酒的170首。
而關於李白酒量的描述,則可以從詩聖杜甫的詩中找到。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寫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當時的一鬥相當於現在的10升,1升按640克計算,李白喝的一鬥酒大概是12斤左右。
但是當時酒的度數很低,最高不會超過20°,大多在10°左右。
所以換算下來李白也就13瓶啤酒的酒量。
二、杜甫是萬千愁苦化作杯酒
杜甫沒李白那麼好命,李白生在盛唐時代,而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時代。
李白更多的是借酒助興,而杜甫更多的是借酒消愁。
杜甫在《九日五首》中寫到: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將自己的萬千愁緒化作一杯酒,回味著人世間的人情冷暖。
雖然杜甫的酒量無法考究,但一定比不上李白。
畢竟一個是喜歡喝酒,一個則是借酒消愁,無奈之舉。
三、水滸英雄:『灑家』論桶喝
齊魯之地的人向來能喝,在現代齊魯之地仍是中國白酒消費量最大、最能喝的地方。
而在古代齊魯之地則出了許多能喝之人,其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水滸英雄了。
在水滸傳中,幾乎每一集都有喝酒的場景,而且喝酒都是用大碗來喝,很少出現用酒杯喝酒的場景。
武松打虎哪裡,三碗不過崗的烈酒,武松整整喝了十八碗。
在醉打蔣門神哪裡,武松則喝了三十多碗。
除了武松酒量驚人外,魯智深的酒量也非常大。
魯智深喝酒的場景中幾乎都是用桶來喝的。
雖然當時白酒度數低,但是這等酒量就是放到現在,也沒幾個能喝得贏。
四、曹操:喝不隻是豪情,還有智慧
如果說水滸傳中的英雄喝酒喝得接地氣,那麼曹操的酒就要喝大高大上一些。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這等豪邁、這等灑脫也隻有曹操這種亂世梟雄才能寫出來。
在煮酒論英雄中,曹操借著酒興向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在那種情況下還有如此氣魄,還能看的如此遠,由此可見一斑。
曹操不像李白那樣愛酒,也不像杜甫那樣借酒消愁,隻是把酒當做調節劑,高興時就來兩杯。
五、辛棄疾:一腔報國情皆寄於酒
前面給大家說了齊魯之地多愛酒之人,辛棄疾就是其中一位。
辛棄疾酒量不好,是個喝酒必醉的人。
這個從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來,粗略統計了一下辛棄疾的作品,光是醉酒的『醉』字就出現了145次。
辛棄疾廣為流傳的那句詩: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無疑是辛棄疾的真實寫照。
辛棄疾出身在戰亂時代,當官後主張抗金,結果卻遭到彈劾,流落他鄉。
辛棄疾之所以喝酒就醉,大多是借酒來麻痹自己,讓自己進入抗金的美夢。
總結:古人喝酒大多是抒情、勵志,感悟人生,而現代人喝酒大多是吹牛、耍酒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