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
現在電影基本上已經快下架了,我就給大家稍微劇透一下內容吧。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是由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從休眠當中醒來之後,旁邊的一位俄羅斯籍航天員給了他一瓶液體,問他要不要來一口。
而俄羅斯又是以喜歡喝酒而出名,那麼這個瓶子當中的液體肯定不會是白水了,最有可能的就是酒。
然而航天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多帶一件東西都要耗費很多的燃料,那麼他們是怎麼把這些酒帶上去的?
或者說隻不過是電影當中的一個嘲諷,嘲諷俄羅斯人愛喝酒。
加加林時代帶酒上太空
其實這並不是嘲諷,在加加林時代的時候,他們確實有人把酒帶上了太空。
甚至是每天都會喝上一點,而且有的人還帶上了酸黃瓜上去。
其實從加加林時代開始,俄羅斯的航天界就保持了很多的傳統,而且一直延續了非常長的時間。
比如說在登上火箭之前,運送宇航員的汽車會停在哈薩克草原上一段時間。
上面的飛行員這個時候都會下來撒尿,而且必須是撒在後車輪上面。
就算是女性也會提前帶一小瓶的尿,來到這裡的時候倒在車輪上面。
有關於這樣一個比較奇怪的傳統,最早是開始於加加林時代。
當時隻不過是這批宇航員想尿尿了而已,並沒有特殊的含義。
而酒作為蘇聯人命根子,航天月自然也不能例外了。
蘇聯的宇航員英雄沃爾克,當年除了帶了白蘭地之外,甚至還帶了兩桶酸黃瓜。
可見這些人為了吃,甚至是連命都不要了。
而在電影當中的這一幕,其實已經距離那個時代100多年時間。
即使100多年時間,不知道中間出現了多少位宇航員,他們一直堅持著這樣的傳統。
怎麼把酒帶上太空的?
有關於飛船運行的方面,計算重量的精度要非常準確,甚至僅僅是一個小數點的誤差,或者說多一斤少一兩的情況,都有可能讓飛船出現偏離重心的情況,最後發生空難。
第一次帶酒上太空,是在蘇聯的禮炮7號空間站上面。
僅僅是因為當時已經飛上太空的航天員要過生日。
下面馬上要起飛的航天員,準備給他帶上一瓶酒去慶祝。
但是究竟怎麼才能帶上去,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了。
原來為了保證航天員的健康,每天都會給他們測量血壓,所以血壓儀是必須要帶的東西。
但是如果要測量血壓,必須讓手臂裝入測量儀器之內。
在這中間就有一個供成年人手臂大小的空洞,正好可以放下一瓶酒。
當年第一次被帶上太空的酒是亞美尼亞白蘭地,並不是很多人所以為的伏特加。
但是這種方法並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之前也說過,如果重量變化太大,很有可能會造成飛船出現重心不穩的情況。
既然多帶上去一瓶酒,就必須拿下其他的東西。
但是選來選去,也隻有酒是多餘的東西。
不過航天員想到了一個歪招,可以提前減肥。
當年沃爾克為了帶酒上太空,在預定飛行之前的兩周時間裡面,每天都是面包和茶,因此瘦下來了4斤。
另外一名航天員格列奇科還想到了另外一個歪主意,他把要帶上去的資料中間挖了一個大洞,正好可以放下一瓶大約一升左右的酒。
還有一位航天員柳明,他展開了一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偷運酒水計劃。
他在飛船起飛之前買了12瓶的白蘭地,然後分批次裝進6個帶瓶蓋兒的塑料袋裡面。
如此數量之大的酒水,如果單獨靠自己運到太空,估計還沒上去就炸了。
為了能夠喝到酒,他竟然把主意打到了空間站上面。
當時他要前往的空間站還在工廠裡面,進行這一系列實驗性的科學實驗。
他偷偷的把這6瓶塑料袋藏在了空間站的不同位置上,當空間站上天的時候,就相當於提前幫他把酒水帶了上去。
而且自己這邊也減少了很大的風險,畢竟酒水的重量已經算在了空間站上面。
所以當時俄羅斯的飛行員為了能夠帶酒上太空,也是花了太大的力氣,也真是足夠得不要命。
想在太空喝酒需要技術
太空作為一個零重力的環境下,想要把酒倒出來也不容易。
如果是要擠壓的話,出來之後直接變成了泡泡,根本就喝不了。
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俄羅斯的航天員還是想出了辦法。
一個人會用嘴含著酒瓶嘴,然後相對躺平的位置。
另外一名航天員飛到天花板上面,用手輕輕拍打酒瓶的瓶底。
由於慣性的原因,酒就會飛到宇航員的嘴裡面。
然後兩個人配合,就可以喝到酒了。
其實喝酒不一定會誤事,在太空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面,有時候喝幾口酒,甚至能讓人精神倍增。
比如當時的俄羅斯航天員,由於在重力比較小的情況下,發生了很嚴重的牙齦炎狀況。
於是他們每天在睡覺前,都會稍微的含上一點酒,在漱口之後,再把它咽下去,情況可以緩和很多。
而且在宇宙這樣特殊的情況下面,有時候酒精還可以促進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