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茅臺,它的名字在國內已經做到了家喻戶曉,公司市值更是達到了24000億元,為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
就是這樣一個萬億市值公司,它的知名度在國外卻很一般,銷售價格也比國內低不少。
國內其他白酒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反觀俄羅斯烈性白酒伏特加,它的知名度要比中國白酒大多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兩種酒的口味存在較大差別。
伏特加是一種品種比較單一的烈性酒,而中國白酒分類眾多,包括:醬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等。
別說外國人了,就連我們國人都很難真正搞清楚這些酒的口味有哪些區別。
兩種酒口味的區別跟制作工藝存在較大的聯系,其中,伏特加是一種非常純粹的蒸餾酒。
主要原料包括:小麥、大麥、玉米、馬鈴薯等。
工廠在這些產品經過糖化之後,放入連續式蒸餾器中不斷蒸餾,在形成75%以上的蒸餾酒之後要經過白樺木炭層過濾,最後得出無色的液體,它的味道也是所有白酒中最純的。
中國的白酒制造工藝無論從工序上要比伏特加更加復雜,時間也會更長。
我們以茅臺為例,茅臺是以高粱為原料,用小麥來制曲,經過八次發酵、九次蒸餾之後,就會用掉9個月時間左右,然後再陳貯三年以上,之後再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
如此算下來,想要造出一瓶茅臺酒,大約需要5年左右。
伏特加的生產周期隻需要幾個月,效率要比茅臺高很多。
第二、伏特加非常適合用來調酒。
伏特加是全球八大白酒之一,也是世界八大『基酒』之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是沒有任何人工添加、調香、調味的基酒,無論跟什麼飲料搭配都很百搭。
國內的白酒很多比較沖,如果跟其他酒類或者飲料搭配,依然會有較大的味道,調酒領域不如伏特加。
第三、東西方文化的區別。
我們國人喜歡在酒席上喝酒,白酒雖然味道很大,但是喝了酒之後可以通過吃菜來緩解。
而西方人沒有我們餐桌上的這些下酒菜,因此他們在吃飯的時候不太容易下酒。
西方的酒大多出現在酒吧裡,他們在喝酒的時候沒有下酒菜,因此,他們更喜歡味道比較淡一點的酒。
盡管中國的酒吧也會消耗很多酒,但是跟餐桌上的消耗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第四、價格相差較大。
一瓶比較好的伏特加也就100多塊錢,可是一瓶比較好的茅臺售價可以高達3000元。
畢竟這個世界土豪還是占少數,因此伏特加具有了天然優勢,這是國內高端白酒不具有的。
茅臺在海外的價格盡管賣得不超過1499元,但是跟伏特加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第五、白酒文化差異大。
喝酒在西方國家大多是交友、放松的場合使用,而國內任何場合都可以飲用白酒。
招待客戶喝白酒、招待朋友喝白酒、升職加薪喝白酒,白酒文化在國內是根深蒂固。
特別是某些商務場合,不喝點酒,還真的搞不定客戶。
隻有把客戶喝爽了,才有簽單的機會。
此外,白酒在國內具有『社交貨幣』的屬性,不管你是到客戶家,還是去領導家,搬一箱茅臺過去,他們會認為你很有誠意。
茅臺到了國外就會失去這種屬性。
如此說來,中國白酒在國外就沒有機會了嗎?
也不一定,因為現在很多國家都有華人聚集區,他們是知道國內白酒的價值的,也是國內白酒品牌在海外的主要銷售對象,這部分市場是不能丟掉的。
除此之外,國內白酒最大的問題就是入鄉隨俗,如果國外人不喜歡喝濃香型或者醬香型,那麼我們則可以改良制作工藝,爭取做出符合當地人口味的白酒。
這種做法跟國外化妝品進入國內一樣,他們也會針對東方女性的特點研發針對性的化妝品。
因為歐美人本身就白,色素較少而且淺,不需要額外美白,不過歐美女性容易出現皺紋,皮膚老化快,因此化妝品在歐美多是抗衰老產品。
亞洲人是以黃色為主,皮膚顏色較深,還有黑色素和暗黃,化妝品更加註重美白補水。
同理,白酒到歐美也需要本地化改良,不能一勞永逸。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
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