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白酒同為『中國名酒』的浙江黃酒,為何後來走向了沒落?《圖+文》

說到中國的釀酒歷史,就不得不提這幾個地區:一是以『醬酒之鄉』聞名大江南北的貴州,二是擁有大量古老釀造酒坊的四川,三是作為中國黃酒『發源地』的浙江。

其中,貴州、四川兩地由於有茅臺、五糧液這兩大名酒的坐鎮,它們從上世紀到現在,都一直擁有非常穩定的發展狀態,無論是酒年產量、名氣、口碑,都常年居高不下。

至於浙江黃酒,它的發展情況就有點復雜了,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第一『折』:跌落神壇

先來說說浙江黃酒的『第一折』。

要知道,黃酒在我們酒歷史上的地位可不簡單,與白酒同為人人傳承的『中國名酒』。

甚至說誇張點,其實黃酒才是中國歷史上最悠久影響最大的國酒,將近4000年。

而白酒的歷史不過元代而已,區區小酒罷了。

不過,正所謂『黃酒價貴買論升,白酒價賤買論鬥』,到在清中期以後,由於戰火不斷,物資匱乏,黃酒沒人喝得上,而白酒就憑借性價比贏得大眾寵愛,取代了黃酒在全國各地的地位。

自此之後,黃酒便跌落神壇。

第二『折』:江河日下

時間來到21世紀初,我們黃酒的發展並沒有得到好轉,反而是繼續走下坡路,就像黃昏日落,漸行漸遠。

根據最新的《2021年中國黃酒市場分析報告-市場供需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2020年國內規模以上的黃酒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134.68億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20.18%,可見發展趨勢並不樂觀。

不僅如此,作為黃酒消費主場的江浙滬地區,由於各種不可抗因素影響,近幾年的銷量也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而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與黃酒的包裝、口感、消費對象定位分不開關系。

首先是包裝。

黃酒的包裝大多都比較傳統老套,不吸引人,更不符合當下年輕團體的審美觀。

其次是口感。

黃酒屬於釀造酒,甜型和半甜型的偏甜,幹型和半幹型的偏澀,跟我們常喝的白酒、啤酒、葡萄酒差別很大,大多數人都喝不習慣。

最後這一點,消費對象定位。

就涉及到了第三『折』,待江湖君我給大家細細道來。

第三『折』:古調不彈

相信大家看到黃酒的第一眼,受其陶瓷包裝、陳黃酒體的影響,都會覺得黃酒有種古老的傳統感、過時感,導致黃酒無法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不僅如此,很多消費者甚至有部分浙江人,對黃酒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它的主要用途為做菜用的料酒,或泡藥材的酒,不配做平時飲用的好酒。

隻能說,黃酒的消費對象定位沒有落在如今的消費主體Z世代上,是一大敗筆,希望未來有所好轉吧!

總的來說,與白酒同為『中國名酒』的浙江黃酒,其走向沒落的主要原因,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黃酒與社會發展背道相離——以前太貴喝不起,現在太老不想喝。

酒友們,你們覺得黃酒未來能崛起嗎?

歡迎大家分享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