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老外就懂葡萄酒?|紅酒課堂。《圖+文》

跟大家分享個故事:以前我的外教老師《典型的白人》經常被邀請去某某城市出席某某葡萄酒公司的酒會,這位洋人對葡萄酒可謂一竅不通,卻被包裝成了某某葡萄酒的酒莊代表、總經理、莊主之類的身份,上臺用英語講幾句話,下去和爭先恐後的群眾拍個照,稍微敬個酒,就成為整個酒會的焦點,甚至是現場『最懂葡萄酒的人』。

這位洋人經常問,為什麼中國人的錢那麼好賺?

來回機票、五星級酒店、美女伺候最後還拿個幾千塊錢,可我什麼都沒做,只要在拍照時保持微笑。

這就是普遍存在於二三線城市的現實:一張國際臉,成了葡萄酒公司提升形象、自己輕松賺到人民幣的工具。

請個外國人,這酒就變高貴了?

和老外喝酒合照就能提升自己的葡萄酒知識水平?

去參加了某公司舉辦的酒會,有個看起來像是酒莊莊主、代表的老外,這個公司的葡萄酒就喝起來特別正宗?

這讓我想起了金坷垃飼料的笑話,找了張老外的臉印在袋子上聲稱這是某某專家,以凸顯飼料的『高貴血統』。

作為舶來品的葡萄酒,老外是不是天生就比中國人懂呢?

可能有人會說,老外嘛,再怎麼樣都比中國人懂酒。

誠然,葡萄酒作為流淌在西方人血液中的液體,葡萄酒文化的熏陶相比較中國人來說,具有先天優勢,再者,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較高,葡萄酒作為普通的消費飲料在西方國家十分普遍,在加上受教育程度、語言先天優勢、餐酒飲食文化,一些國家的民眾確實擁有不錯的葡萄酒基礎知識,例如在和你交談時,他可能會說:我比較喜歡新西蘭Sauvignon Blanc的清爽,我十分討厭波爾多那些混合了Cabernet Sauvignon、Merlot和Cabernet Franc的葡萄酒。

但是你再問他波爾多左岸梅多克產區主要是什麼土壤、新西蘭的長相思采摘時間是什麼時候,他就答不上來了。

這就好比,中國的茶文化,幾乎人人都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觸到茶,也大概知道大紅袍是福建的,龍井是喜歡的,碧螺春在江南一帶盛產,但這能說,你就懂茶,就是茶葉專家嗎?

症結在哪?

有沒有留意過身邊的一種現象,小區名叫個曼哈頓、凡爾賽、國際、巴黎什麼的就顯得高大上?

服裝叫個拉夏貝x、馬克x菲、華倫x奴就變國際大牌了?

就連理發師都得叫Jason、David和Kevin才能給剪出國際范的發型?

症結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人消費水平提升的同時,在一味追求時尚的時候,把洋人等同於洋氣等同於時尚。

從葡萄酒的角度來講,這種盲從的心態,最根本原因在於國人對葡萄酒基礎知識的匱乏,在加上葡萄酒公司利用一張張『國際臉』來標榜自己產品的高貴血統。

於是乎各種白人老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在酒會中粉墨登場,一深扒,有的是來中國實習的老外大學生,有的是在中國混跡許久的留學生。

酒會上碰到的不一定是酒莊莊主、酒莊代表。

也並不是所有老外都是葡萄酒的專家。

為什麼這些人能成為全場的焦點,是不是值得我們反思?

更多內容請關注:紅酒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