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勾兌葡萄酒的成本不到5塊錢,而最真的勾兌葡萄酒,甚至能騙過行家,這種葡萄酒價格常常賣的很低,牟取大額利潤,而常常就有人沖著這低廉的價格去購買。
在如今的葡萄酒市場上,20來塊甚至價格更低的進口葡萄酒價格對消費者來說相當誘人,因此買的人也不在少數。
姑且不討論這些葡萄酒到底是真是假,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釀造一瓶葡萄酒到底需要多少成本吧!相信看完以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20來塊的進口葡萄酒了。
那麼,葡萄酒的價格到底是怎麼定的?
它的質量和價格是什麼關系?
葡萄酒的價格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生產成本、包裝分銷成本、品牌和市場推廣成本以及稅收等。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決定性因素——市場需求。
最終,一瓶葡萄酒的價格取決於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數額。
生產成本
決定一款葡萄酒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是生產成本。
一般來說,性價比高的葡萄酒是指其價格絕大部分來源於生產成本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呢:原料-葡萄、加酵母量、加糖量、購買工具費、損耗率、機械年折舊費、電費、水費、清潔費、人工工時、後期儲存管理費等。
原料
如果將一瓶葡萄酒量化,保守計算平均也要三四斤葡萄才能釀出一瓶酒,而且有的遠不止這麼多。
酒莊為了釀酒的品質,還會對葡萄進行篩選,不同葡萄品種的種植成本也不一樣,這無形中增加了釀酒葡萄的成本。
而且,不同葡萄園的土地成本不同,出產的葡萄成本價格自然也不一樣。
另外,葡萄產量也會影響成本。
有時候為了保證葡萄的質量,酒農會人為的剪枝,而低產量則意味著分擔到每串葡萄上的固定成本會增加。
因此,一些不可抗拒的天氣因素也會增加葡萄的生產成本。
釀造成本
葡萄酒莊園越小,生產的葡萄酒就越少,分攤到每一瓶葡萄酒的釀造成本就越高。
酒莊采用的釀造工藝不同,帶來的成本也會不一樣。
如果葡萄園位於陡峭的斜坡上,葡萄種植和采摘就隻能由人工進行。
釀酒設備,如壓榨機、發酵器皿和儲藏設備等都需要投入購買和維修成本。
而是否使用橡木桶,使用什麼樣的橡木桶都有可能增加葡萄酒的成本。
此外,葡萄酒的熟成過程所耗費的時間以及昂貴的倉儲設備等,也無形中增加了葡萄酒的成本,而完成釀造後的裝瓶成本也應計算在內。
包裝
葡萄酒釀出來之後,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還必須經過包裝、運輸和分銷等過程。
不同的包裝風格,包括外包裝、酒瓶、瓶塞、瓶封、酒標等都是影響成本的因素。
比如軟木塞的平均費用是0.83美元/個,一個玻璃酒瓶需要平均0.88美元左右,而螺旋塞的費用要低不少,只要平均0.35美元/個。
而一些酒莊還會專門聘請設計師對酒標圖案進行設計,再加上個別酒莊在酒標和瓶身上設置的防偽標識等更是增加了葡萄酒的成本。
人力
不論是葡萄園的種植采摘,還是管理工作,或是酒莊對葡萄的篩選和釀酒等一系列過程都是需要人力來完成的,雖然有些可以用機器完成,但一些特殊的葡萄酒釀造或葡萄園環境要求必須采用人力完成,如有的小塊、孤立或者陡峭的葡萄園隻能采用人工采摘葡萄,這時候勞動成本自然也就增加了。
另外,釀酒時酒莊一些技術人員,甚至外聘知名釀酒師等高額費用等都是一筆巨大的開資。
運輸成本
葡萄酒就地銷售的情況是有,但對於一些需要運到其它地方銷售甚至出口的葡萄酒來說,其運輸成本也應計算在內,不同的運輸方式要價不同,時間成本也會相應不同,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而除了物流的費用,葡萄酒在運輸過程中所使用的特殊設備更是增加了其成本。
因為葡萄酒的運輸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儲存狀態,因此保證恒溫恒濕的同時更要防止葡萄酒受震動等影響。
分銷成本
由生產商直接銷售的情況很少,因此在到達消費者手中前,葡萄酒需要通過代理商、分銷商或者零售商等渠道來進行銷售。
而在這整個銷售過程中,每一條銷售途徑都會有不同額度的成本附加費。
稅收
葡萄酒商在進行葡萄酒交易時要繳納消費稅、增值稅或銷售稅等,而稅收的額度也會根據政府相關規定以及酒品的具體消費量而定。
這些都將相應地加到葡萄酒身上。
而如果你享用的是進口葡萄酒,那麼你還要為進口關稅買單。
品牌和名人效應
有時候消費者寧願多花一點錢去購買更有保障的產品,因此對於這種情況,品牌效應自然會帶動價格的上漲。
此外,專業人士的好評更是能大大幫助葡萄酒進行推廣和營銷,如果人人都想要滿分酒,那麼其價格自然也會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