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董酒,其是中國八大名酒,雖然其目前的影響力在八大名酒中靠後,但其也推出過不少高端產品。
這幾年,97年以前的董酒老酒價格水漲船高,這也是其老酒品質受到越來越多人認可的一大結果。
前面的文章我解惑了金字董、藍董、白董、紅董、振業董及國密時期的不少產品,今天我來品鑒解惑幾款董酒高端酒,說說這些酒的風格路數及品質水平。
國密董酒是07年之後推出的董酒產品,年份封壇系列是其高端的收藏酒,在這一系列產品中,有年份1997,1987和1977。
之前的品酒文中,我解惑了年份1997,今天我來品鑒解惑1987和1977。
我的國密1987是20101123批次59°的酒。
倒酒聞香,此酒是汗臭氣息、微微濃香窖香、糟香、花果香、微微小茴、肉桂、檀木的復合香氣;入口品鑒,此酒入口醇和連綿,入口酒體強勁,有90年代紅董的復合藥香,但展現並不濃鬱,中段口感有一絲醇甜和蜜甜的復合甜味,酒體不夠透亮,尾段收口凈爽。
整體此酒主體展現了80年代後期鐵蓋白董的風格特點,並帶有一點90年代紅董的濃鬱藥香。
說到白董,是柔雅董香酒的典型代表,在我喝過的白董中,有早期的白塑蓋白董,中期的紅塑蓋白董和後期的鐵蓋白董,這三款酒中,時間越早的白董品質越好。
不過這三款酒也有不同的特點呈現:白塑蓋董酒帶點早期金字董的特點;紅塑蓋董酒非常柔雅,酒體透亮感不錯,濃香窖香並不出頭;鐵蓋白董有點出頭的濃香窖香味道,這跟窖泥長時間不更換,維護不好,泥性偏酸等因素有關。
我的國密1977是20101214批次59°的酒。
倒酒聞香,此酒香氣張揚、強勁,其是汗臭氣息、甘草氣息、淡淡柑橘香、淡淡風油精氣息、果脯香、醇香、蜜香、糟香、淡淡窖香的復合香氣;入口品鑒,此酒入口純凈,口感先甘後甜,酒體微帶80年代後期鐵蓋白董的澀感,入口香氣強勁,有挺拔感,尾段收口凈爽,毫不拖泥帶水。
整體此酒基本展現了金字董及更早董酒的風格特點,相比金字董酒,此酒的藥焦香、風油精氣息和牛黃藥香弱些,其糟香的感覺更強一些,窖香略微突出一些,口感略顯薄一些,凝練感弱些。
在酒體設計上,此酒主體基酒應該是80年代早期的董酒,並加有一定比例的80年代後期白董基酒勾調而成,在風格檔次上,此酒的檔次接近藍標董酒。
說到金字董酒,其展現的是一種復合藥香,在藥材入曲的白酒中,展現藥香是很容易的,但要展現出復雜、舒適的復合藥香卻很難。
許多藥材入曲的白酒展現了一種粗獷的藥香特點,但缺乏細膩和豐富,金字董是難得的展現出這種藥香特點的白酒,在之後的董酒產品中,也都沒有展現出這種水平。
金字董之後的藍董是金字董和白董之間的風格過渡產品,品鑒藍標董酒,我們會感受到其有早期金字董的淳樸藥香,但也有後期白董明顯的汗臭氣息,雖然金字董也有這種氣息,但表現較弱,其復合於百草香中,協調百草氣息呈現。
而金字董之前的董酒則是更好的呈現,我的紅城火炬董是一波寄給我的樣品,相比金字董,此酒酸度偏高但味並不酸,酒體更溫潤,香氣飽滿、緊致而不顯輕嫩。
對於這種區別,個人覺得金字董應該是『雙醅法』串蒸而成的董酒,而紅城董則是『復蒸法』串蒸而成的董酒。
因此兩款酒的主體風格是一致的,但紅城董卻更顯凝練、緊致、溫潤、飽滿。
除了紅城火炬董,一波還分享了一款82年的飛天董酒。
此酒相比紅城董和金字董,其藥香要收斂一些,而這也突出了酒體的透亮感。
除此之外,其酒體緊實度表現更好,個人覺得,此酒應該用的是當時基礎更好、壇存年份更長且弱化藥香的基酒勾調而成,更展現了傳統董香酒的發酵風味特點。
在品質檔次上,此酒品質略好於金字董遜於紅城董,風格屬於早期的淳樸董香風格。
說到飛天董,其品質要好於同時期的董酒,其是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貴州分公司監制的酒,主要用於出口。
對於飛天董,我還喝過92年的黑盒飛天方董。
此酒是19921024批次59°的酒。
倒酒聞香,此酒香氣較為幽雅,細聞之下其是淡淡藥焦香、牛黃氣息、醇香、淡淡果脯香、淡淡柑橘氣息、陳香的復合香;入口品鑒,此酒入口醇和,入口香氣強勁,口感微帶藥香,中段酒體偏甜,展現出醇甜和甘甜的復合甜味,尾段連綿持續但收口凈爽。
整體此酒的風格呈現有點意思,其是弱化藥香的金字董風格,酒體透亮、緊實、連綿,但又不像後期柔雅董香酒那般單調。
個人覺得其應該是運用金字董及更早的基酒並用白董時期的優質調味酒調味而成。
從品質檔次上,92年59°黑盒飛天方董品質明顯好於同時期及前後年份的任何董酒,其水平力壓藍標董酒,與金字董酒接近。
對比金字董酒,金字董酒的強度、藥香的綻放力更強,但92年飛天方董的酒體陳斂感、連綿度更好;相比82年飛天董,92年飛天董的藥香更濃鬱一些,酒體略帶陳香,但82年飛天董的凝練度、透亮感、強勁感表現更好一些。
這種酒體設計不免讓人好奇,這一時期的董酒為什麼要做成這樣的特點。
對此老酒圈有朋友曾請教過酒廠的相關老員工,據說此酒是準備第六次評酒會《後來因種種原因取消了》特調的一批酒,由於第六次評酒會要求參評的酒在市場上銷售一年,於是董酒廠特調了一批這樣的酒銷售於市場。
對於這一信息,也吸引了我對這款產品的興趣,再次品鑒這款酒,我也基本了解了調這款酒的調酒師用意。
對於一般參評酒樣,都是酒廠特調的酒,其不會運用市面上的產品參評,從某一方面,參評的酒是酒廠鉚足了勁調出來的最好產品。
92年飛天方董表現出很高的酒體水平,展現了接近淳樸董香的路數,但其藥香展現並不強勁,反而更側重了酒體的均衡、緊實的呈現。
這種酒體呈現也很符合當時專家對白酒的風格評價。
畢竟當時的行業是持『去藥』觀點的,許多評委也不太喜歡過重的藥香,92年飛天方董的酒體設計符合他們對好董酒的理解,即酒體緊實、均衡、純凈、連綿,有董香的藥香風格,但不重,且沒有影響酒體發酵風味的呈現,董香酒的汗臭氣息協調於酒體但不出頭。
其風格區別於濃香,是其他香的典型展現。
說到白酒的藥香,是藥材入曲白酒的一種風格呈現,然而可惜的是,行業一直不認可藥香。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貴州名酒多為藥材入曲白酒,然而因為專家們的不認可,一些酒廠改釀濃香酒工藝,一些酒廠則一步一步的去掉藥香。
安酒、鴨溪窖酒改釀濃香,勻酒的『去藥增酯』便是那個時代的典型。
而堅持傳統藥香的金沙窖酒和福泉酒在第一次貴州評酒會上獲得省優之後,在第二次、第三次評酒會上都落選省優稱號,即便在第四次評酒會上,兩家酒廠的產品也隻獲得了銀獎,而在這次貴州評酒會上,只要有點名氣的貴州酒廠都獲得了獎。
相比之下,平壩窖酒和勻酒雖一直蟬聯貴州名酒,但排名一直靠後甚至墊底。
這種種現象,使得那些用藥入曲的酒廠不得不一步一步去掉藥材,降低酒體的藥香,讓其更多展現出發酵的香氣。
其實在董酒的各時期酒中,我們也能看到『去藥』的痕跡。
金字董及以前的董酒,是一種愉悅而舒適的百草香,其協調多種藥材氣息,豐富、均衡。
之後的白董藥香就很弱,丁酸及丁酸乙酯偏高的汗臭氣息明顯,協調糟香、果香及一絲陳香,整體表現比較單調;80年代後期的董酒,因為產能擴大較快,窖池維護等問題使得之後的鐵蓋白董帶有濃香的窖香,而這增加了酒體的粗糙感。
到了90年代,酒廠調整藥曲比例,運用濃鬱的藥香去壓這種不協調感,通過這種改進確實釀出了濃鬱有沖擊力的紅標董酒,但在參評酒中,董酒並沒有選擇這種風格,畢竟大多數行業專家不認可藥香。
雖然老一輩的白酒專家對白酒工藝的推動有不小的貢獻,但我們不得不反思的是,行業對藥香的不認可使得全國范圍內藥材入曲白酒逐步沒落,當前的許多用藥入曲的白酒都不突出藥香,比方說現在的董酒、早期的郎酒、雲南的鶴慶乾酒、遼寧錦州的道光廿五酒……其實從某一方面,我們也好奇,那種展現復雜藥香的酒,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風格呈現。
說到方董,是董酒廠89年開始,90年代大規模推出的一系列產品,其經歷了90年前後的59°紅方董,92年的59°黑盒飛天方董,93年開始的54°方董,以及後來的54°塑旋蓋方董。
在方董系列產品中,92年黑盒飛天方董的品質是最好的,90年的紅方董品質也不錯,整體呈現了80年代後期鐵蓋白董的特點:酒體強勁、口感連綿、微帶窖香、藥香收斂、略有粗糙。
93年開始的54°方董品質就遠不如之前的59°方董,其風格是同時期的紅董路數,但又是弱化版的紅董特點,到了2000年左右的塑旋蓋54°方董則品質更差,其雖也是紅董的藥香風格展現,但其藥香的濃鬱度、酒體的飽滿度表現都不夠,在水平展現上,其跟09年經典董酒差不多。
總的來說,97年以前的董酒主打及高端產品都展現了不錯的董香特點,雖然不同時期的董酒路數不同,但功力還都不錯。
後期的國密1987《10年批次》基本達到了這一時期董酒的水平,風格上略帶紅董特點;國密1977《10年批次》基本展現了金字董的特點,但風格純粹度不夠;90年紅方董是後期鐵蓋白董的特點;92年的飛天方董是一款參評酒,其展現了純凈、微帶藥香、酒體緊致的特點,風格路數屬於弱化藥香的金字董特點,其窖香收的很好,特點鮮明。
在水平檔次上,其好於藍標董酒,與金字董酒不相上下;82年的飛天董相比同時期的董酒收斂的淳樸藥香展現,但酒體凝練、緊致、強勁,更展現了傳統董酒發酵風味特點;紅城董是我喝過的品質最好的董酒,相比金字董,其酒體更凝練、緊致、飽滿,綿厚感也更好,其展現了『復蒸法』串蒸工藝董香酒的風格特點。
最後,關於我對這幾款董酒的品質理解,作為酒友及行業的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