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又稱桂月。
趁著花開正好,攜一壺清酒,賞一樹桂花,約三五個好友,尋個清爽的天氣。
鼻尖是浮浮沉沉的芬芳,入口是酣暢淋漓的滋味。
人生之樂事,大抵這也算是其一。
素雅絕塵的桂花,是李清照筆下的『梅定妒,菊應羞。
畫闌開處冠中秋』,在楊萬裡看來『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吳文英因它想起曾經深愛的人,『並刀翦葉,一枝曉露,綠鬢曾簪』,懷念深切而悲痛欲絕。
戴復古借它托物言志,『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這是堅定且堅貞,不願同流合污的態度。
朱熹也有首《詠巖桂》。
深秋薄暮,桂樹藏在深山,藏在角落,不喧嘩,不起哄,靜謐而安靜。
然而,丹桂飄香,十裡可聞,深深吸一口氣,就會覺得空氣裡都是幸福的味道。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山谷疏林,桂樹亭亭而立,身姿綽約清逸。
彼時已是一歲之末,翠葉漸枯,層林盡染,唯有它依舊吐露芬芳,哪怕無人欣賞,哪怕形影孤獨,也安然綻放。
瑟瑟秋風中,是千層萬層的綠葉和點點黃花,精巧而淡雅。
句中的『綠』與『黃』相對,『葉』與『花』相對,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別是一番滋味。
小巧玲瓏的桂花,一簇簇藏於枝葉間,隻有甜而不膩的芬芳,隨清風飄向了遠方。
風起時,它輕輕搖曳,翩然起舞;雲過時,恰似朦朧的面紗,隱隱遮住這靚影。
這樣的桂樹,多麼像來自雲端的月宮仙子,傾國傾城又安靜低調,讓人不由心生向往。
末了,朱熹引用《楚辭·招隱士》中的典故,寫隱士的樂趣,也和桂樹一貫高雅的形象不謀而合,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