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據可考,原來佛祖並不是滴酒不沾。《圖+文》

編者: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三級品酒師–吳瑞能,葡萄酒世界在線,11年專業的葡萄酒進口商經驗,幫您直接對接國外酒莊,實現葡萄酒創業夢想。

(文章屬於原創,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本號聯系,取得授權。》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全方面地滲入中國文化當中,其中也包括酒文化。

佛教中對各種酒的稱呼十分特別,比如糧食釀成的酒稱為『穴羅』,果實或植物的根莖釀成的酒稱『迷麗耶』,半發酵的酒叫做『末陀』。

佛教講究修身養性,戒『貪、嗔、癡』,而飲酒易使人難以自制、行為發狂而不重操守。

因此酒在佛教中被認為是毒藥,能令人破戒造惡,戒酒也成為佛教的基本行為準則之一。

如《阿含經》裡有五戒:不飲酒、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這是佛家對弟子、世人的教戒。

除上文提到的《四分律》外,關於沉湎於酒的危害在《大管度論》、《州時經》、《十誦律》等經文裡都有詳細闡說。

然而,佛也並非不近人情,在弟子生病且其他藥無用的情況下,《四分律》允許他們可以直接飲酒。

還有記載說,比丘因戒酒生病,佛陀特許他用白佈包裹著可釀酒植物的根莖、果實屑,浸漬於不至於醉人的淡酒中,再投在清水裡飲用。

可見,佛教中也並完全不可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