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的各項產業也是做得有聲有色,不斷繁榮。
有養殖的,也有做工廠的,小一點的有開豆腐坊的,當然也就存在有做小酒坊的。
農民也是在努力的增加勞動收入。
酒文化在國人的發展歷史中始終是最不可忽視的一項,在農村白酒那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受眾群體那是相當的巨大,很多人都在勞作一天或用餐時來一盅白酒,不但解乏,重要是解饞,哈哈~~~
農村酒坊受設備限制,一般都是散裝小燒酒,就是咱們去飯店按杯賣的那種,基本都是純糧釀造的,原料也都是自家的各種糧食。
工藝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簡單的,糧食酒的口感還是很好的。
記得有一次去酒坊朋友家喝到一杯純糧釀造的小燒酒,真正的存放了三年,生產過程也沒有偷工減料,那喝到嘴裡真是太舒服了,香味質感都很不錯,當時朋友說這種酒光成本就在每斤200元左右,我真是嚇一跳,小燒原來還有這麼貴的。
這種小酒坊大多都是服務周邊居民的,使用土法釀造,正常來講燒出來的酒要存放靜置半年才利於飲用,並且燒制過程中要掐頭去尾,因為頭酒和尾酒中醇的含量高,不利於身體健康,需要進行過濾處置,但農村作坊大多沒有過濾設備,很少有這麼做的,大多都是釀出酒就拿走,回去自己邊放邊喝了,剛放兩個月就喝沒了,喝的時候也不管第二天頭疼不頭疼了,先喝了再說,這種酒蒙子那個地方都有,嗜酒如命。
釀造的原料那也是五花八門的,常見的有玉米的、大米的、綠豆、五種糧食混合的、三種糧食混合的,還有紅薯等等糧食。
至於原料檢驗檢測,不好意思,我們是靠看的。
這種自家小作坊產量並不太高,人工和原料成本也比較低廉,當然銷售價格也不高。
想掙錢就得提高市場銷售價格,但是真正喝燒酒的,除農村外並不去絕大數,隻有常年喝酒的才會考慮購買小燒酒備存。
雖然現在比如黑龍江市區內也存在遍佈著售賣燒酒的白酒店鋪,裡面高中低檔的燒酒都有,便宜的每斤三五塊,貴的也有每斤七八十的,但是絕大數還是維持著,堅持著,真正賺錢的並不多。
每個地方,基本以市為單位都會有一兩家燒酒企業能夠覆蓋整個行政區域的燒酒市場,比如專供飯店和自身品牌加盟店,其餘的燒酒小作坊就很難再做其周邊以外的市場了。
所以說,這類小酒坊其實每年的利潤並不高,除非擁有自身獨特的渠道,或者周邊有龐大的顧客群體,不然都是大同小異。
小酒坊產出的酒也叫『土酒』,這類小作坊一般大多都是建造在自己居住的家裡,分離開一間屋子就當廠房,與管理監督部門對接的並不容易,從酒坊本身來說,無論是生產管理,還是衛生條件,或是設備配套都不夠完善,稍有監督管理不到位,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因此自我監督和市場監督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作坊釀造燒酒如同做人一樣,是個良心的事情,若能嚴格按照工藝制作,使用好的原料,把控生產的環境衛生,把這些都做到位了,其實小燒酒真的很不錯,糧食酒真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