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澳洲啤酒的前世今生。《圖+文》

啤酒共和原創內容作者:老李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號:wow-beer

編輯部案:無邊落木蕭蕭下,時惟秋冬之交,大半個中國,一天天冷下去。

不過,小編頗有幾位狐朋狗友混在澳洲,每逢年底就不免喳喳呼呼,張羅著利用暑假和聖誕節沖浪、轟趴,嚷嚷著要做son of beach。

這邊廂我們在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上班勞作、頂風冒雪、忘穿秋褲,那邊廂他們在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遊手好閑、艷陽高照、褲衩三點。

恍然驚覺,這世上還有人生活在南半球,冷熱季跟咱們這兒剛好擰著。

不單單是季節,印象中的澳洲,一切都顯得與眾不同;且不說那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就說啤酒,也是獨具個性。

在這個日漸蕭索的十一月,澳洲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滿海灘的比基尼尖果兒,正是啤酒欲上時;今兒咱們就說說澳洲啤酒,也算在凜冽冬日為大家夥註入幾縷來自大洋洲的暖風。

據趙忠祥老師說,澳大利亞是地廣天闊,自古以來,土著人民過著『不知有魏晉”的生活,在這裡繁衍生息,雖緩慢、清苦,但平靜、滿足。

由於缺乏來自胎盤物種的競爭,各類有袋動物欣欣向榮,在陽光下、天地間自由地繁衍生息,過著沒羞沒臊的快樂生活……

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歐洲人的陸續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殖民統治那些個骯臢齷齪c此處不去揭它,英國丘八和流刑犯們總算給澳洲帶來些好玩意兒,其中就有啤酒。

啤酒不僅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發芽,還長出自己的個性。

較之於澳洲設拉子紅酒,澳洲啤酒在中國市場聲名不顯。

但老酒膩子都知道:好酒之人紮堆兒的地方,必出好酒;就好比川貴小鎮的酒坊,總能尋到令人驚艷的原漿。

那麼澳洲有什麼好酒,這些啤酒又有什麼獨特風味呢?

澳人酒品

首先要扭轉個認識上的誤區:精釀啤酒大都是上層發酵的艾爾啤酒,小酒廠或是家庭作坊出品,以手工釀造為賣點。

而作為對立面的占世界市場主流的工業啤酒,凈是下層發酵的拉格。

這難免給乍接觸精釀的酒友一個粗糙的印象——無艾爾不精釀,很多人對拉格啤酒嗤之以鼻。

其實不然!澳洲人所鐘愛的拉格,其國內市場份額占到了壓倒性的95%,此外才是傳統手法釀造的世濤等艾爾啤酒。

澳洲人愛喝酒。

澳洲人有多愛啤酒呢,兩組數據足以說明問題:澳洲酒精飲料市場總額163億美元,啤酒消費占去了48%,葡萄酒和烈性酒隻分別為29%和21%。

每年澳洲人均消費啤酒約110升,僅排在捷克和德國之後;直觀點兒,330毫升的酒,日進一瓶,逢年過節整兩瓶。

澳洲人愛喝酒,愛喝勁頭足的拉格。

低度數的淡啤隻占整個啤酒市場份額的9.6%,質優但價高的Premium啤酒,市場份額是7.8%,中等強度的啤酒則為12%,剩下的70.6%則全部是酒精度在4.8%上下的全強度啤酒。

澳洲人愛喝酒,愛喝本國乃至隻喝本地的酒。

澳洲人喝的啤酒,85%是國產大廠出品,剩下的市場則被地方性的酒廠和小酒坊瓜分。

國際大牌要進入澳洲市場,就得和當地啤酒業者合作,合營或委托生產。

別看小酒坊年產量總計不過三萬升,卻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返稅率高達60%,這也催生了大大小小的精釀酒坊和自釀酒吧。

澳洲拉格

澳國酒史

總結來說,澳洲人喝酒就仨關鍵詞:喝,喝拉格,喝本地拉格。

造成這三點的原由,卻說來話長。

澳洲人愛喝酒,此事不難理解。

最早幾批定居在澳洲的歐洲人,要麼是下層士兵,要麼就是罪犯苦力。

敏銳的人多半會有個觀察,重體力勞動者普遍愛飲酒;雖就個體而言不乏例外,但是好酒之人在該類人群中的比例肯定偏高。

個中原由在此就不贅述。

酗酒固然不是好事,然而一旦飲酒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壞事就變好事,時間久了也就成了傳統。

澳洲人愛喝啤酒,這個傳統的由來則要曲折得多。

澳洲啤酒的歷史與澳洲殖民史同步。

十八世紀末,著名的庫克船長帶著船隊裝著啤酒滿全世界轉悠,水手士兵們喝啤酒可不是為了尋歡作樂,而是為了活命——啤酒久存而不會變質,可替代幹凈淡水飲用,還能補充一定的維生素,延緩敗血症的發作,這都使得漫長的不靠岸航行變得可能。

1768年8月1日,正當庫克船長奮進號進行修整時,隨行的英國物理學家納撒尼爾·休姆寫信給遠在英國、準備參加庫克遠征探險的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建議他攜帶上:

“a quantity of Molasses and Turpentine,in order to brew Beer with,for your daily drink,when your Water becomes bad. … [B]rewing Beer at sea will be peculiarly useful in case you should have stinking water on board; for I find by Experience that the smell of stinking water will be entirely destroyed by the process of fermentation.”

— Letter to Joseph Banks 1768

庫克船長和他的奮進號

兩年後的1770年,庫克船長成為第一位到達澳洲大陸東岸的歐洲人,隨船自然少不了啤酒。

船到澳大利亞,啤酒隨之登陸。

不過,第一批定居下來的英國人和流放犯,顯然偏愛朗姆酒。

當時犯人中傳唱頗廣的歌詞是這麼說的:

Cut yer name across me backbone刻恁的名在俺的脊背

Stretch me skin across yer drum剝俺的皮抻做恁的鼓面

Iron me up on Pinchgut Island從老家丟到這鳥地堡

From now to Kingdom Come.鐐銬把老子困在斷魂島

I’ll eat yer Norfolk Dumpling我得來份諾福克餃子

Like a juicy Spanish plum,就像汁水四濺的西班牙李子

Even dance the Newgate Hornpipe要是再給俺來口朗姆

If ye’ll only gimme Rum!老子還能來段新門角笛舞

朗姆酒如此受歡迎,早年間甚至被當作等價交換物,成為半官方的貨幣使用,更在1808年引發了著名的朗姆酒叛亂。

酗酒如此普遍,醉漢無處不在,以至於成為壓倒性的社會問題,亟待解決。

堵不入疏,駐澳總督的辦法是找到朗姆酒的替代品——啤酒,它更安全、也更健康。

霍巴特勛爵向總督Philip King寫信時提到:

“The introduction of beer into general use among the inhabitants would certainly lessen the consumption of spirituous liquors. I have therefore in conformity with your suggestion taken measures for furnishing the colony with a supply of ten tons of Porter,six bags of hops,and two complete sets of brewing materials.”

— Lord Hobart in a letter to Governor Philip King on 29 August 1802

直到1796年,澳洲才出現第一家啤酒酒吧,是刑滿釋放的James Larra在悉尼的帕拉馬塔開的石匠之家。

1804年9月,才出現第一家公辦啤酒釀造廠,也是建在帕拉馬塔。

造成啤酒當初沒能流行開的原因,主要在於當時澳洲缺少釀酒原料,尤其是酵母和酒花。

早期的澳洲啤酒毫無例外全是上層發酵、快熟的艾爾。

最早時甚至都不加酒花,因為沒人能在澳洲大規模種植成功,由於旅途遙遠,從歐洲進口更是困難重重。

澳洲歷史上第一位釀酒師約翰·波士頓,試驗過許多替代材料;換言之,澳洲的第一桶啤酒,用的是來自印度的生芽玉米和燈籠果的樹葉以催酵和殺菌。

1804年,才有一名叫做James Squire的流放犯培育酒花成功,就為這,此君還獲獎一群奶牛。

位於塔斯馬尼亞的Rostrevor啤酒花培育中心

此後啤酒釀造業迅速興盛起來,擴展到澳洲各殖民點。

到1871年,單是維多利亞州,就有126家釀酒廠,要知道那時該州總人口不過80萬。

兩個時間節點需要在此特別提下:

1885年,墨爾本的Gambrinus啤酒廠成為澳洲首個釀造拉格啤酒的酒廠。

1887年,Foster兄弟從紐約來到澳洲,不僅帶著一位德國釀酒師,還帶來了制冷設備,建立了澳洲第一家使用制冷設備的拉格啤酒廠。

這在澳洲釀酒史上是件大事。

艾爾啤酒要在室溫下喝才能發揮它的香氣和口感,除了南歐,歐洲的夏季涼爽宜人,對艾爾啤酒的偏愛不足為奇。

而拉格正相反,低溫下飲用口感最佳,清冽幹爽,澳洲的大部分地區氣候幹旱炎熱,拉格一舉征服了澳洲市場。

這樣,官方的大肆推動、技術的進步,造就了澳洲人偏愛拉格啤酒的現實。

澳洲最暢銷的拉格之一XXXXGold

澳洲人愛喝本地酒,卻是地緣所決定的,當然政治架構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澳大利亞一開始隻是個地理概念,1901年成立聯邦國家之前,由一些大大小小的獨立的殖民點拼湊而成。

各州有各州的法律,對酒精飲料的生產與銷售各有定規。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澳洲才逐步發展起鐵路網,之前各州間的大規模貨運,隻能走海運。

這從根本上削弱了地方大型酒廠的外銷能力,從而不僅限制了酒廠的生產規模,也為地方性酒廠的生存提供了空間。

時至今日,澳洲人對本地酒廠的忠誠度仍不減當年。

眼下澳洲全境隻有兩家大型啤酒集團公司:SABMiller公司,Lion Nathan公司,其餘全是大大小小的地方性酒廠,簡單羅列如下:

新南威爾士州:Tooheys,Reschs,Hahn,James Squire,KB Lager和St Arnou。

北領地:NT Draught

昆士蘭州:Castlemaine XXXX和Powers。

南澳大利亞州:Coopers,West End和Southwark。

塔斯馬尼亞州:北部的Boags和南部的Cascade。

維多利亞州: Carlton Draught,Victoria Bitter和Melbourne Bitter

西澳大利亞州:Swan,Emu和Kalgoorlie

不算多,但也不少。

從上圖可以看到,澳洲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地貌則多為荒漠草原,農耕用地基本上處在藍色標示的溫帶地區,釀酒廠也就多設在這些地方。

傳統啤酒產區集中在東南角,即維多利亞、新南威爾士和塔斯馬尼亞。

而新興重鎮則為西澳州,世紀轉折前後這裡湧現出大量的地方小酒廠和精釀酒坊。

國際大啤酒廠商的產品要進入澳洲市場,稅率頗高,而要在當地生產,卻又得取得官方發放的許可執照;執照獲取的難度頗大,大廠不得不與當地酒廠合作,或入股合營,或委托生產。

眾所周知,釀酒工藝中,麥芽酒花配比什麼的還好說,最難復制的是小氣候——這玩意兒說不清道不明,量化不來、還原不了,還真就能影響酒的口感;就好比青島一廠出的紮啤,總跟青島酒業在異地收購的廠子所出產的青島啤酒在口感上有差別。

不管多大的牌子,自此都得落地生產,不可避免帶有澳洲特色,試舉幾例:法國的Kronenbourg,即我們熟知的藍瓶1664白啤,由Foster酒業代釀;丹麥的嘉士伯由Coopers酒廠操刀。

Lion Nathan則一舉拿下愛爾蘭的健力士、荷蘭的喜力、德國的貝克、比利時的時代以及日本麒麟的釀造權。

不用說,這些啤酒的口感會比原始版本更幹爽清冽,以應對澳洲炎熱的天氣。

澳啤個性

澳大利亞的啤酒既因英倫移民而生,啤酒風格也因英倫移民而立。

不過澳洲啤酒從內到外都透著與眾不同。

單說那些或粗短或細長的酒瓶造型就夠獨特了,更不用說各州特立獨行的售賣啤酒時的計量單位,讓人眼花繚亂;對著這些互不買帳的計量單位,據說嬰兒潮以後出生的澳洲人也搞不清楚。

澳洲特有的短脖酒瓶—農藥瓶

說回啤酒。

就下層發酵的拉格而言,盡管其工藝源自德國,卻早與德國無多大關系了:德式拉格註重發揮麥香,苦味均衡,講求口感醇厚、滋味飽滿;澳式拉格則強調酒花香,無懼苦味,追求口感清爽、收尾幹脆。

當然,作為英聯邦國家,宗主國市場的偏好不可能不對澳洲有影響,隻不過澳洲人把IPA的苦味融入了拉格當中,啤酒的苦味來自酒花,這也是澳洲拉格追求酒花香的原因之一。

澳洲人也喝艾爾啤酒,雖然這種上層發酵啤酒所占市場份額不大;這次澳洲人選擇了世濤。

最早抵達澳洲大陸的流刑犯人,以愛爾蘭人為主,現今澳大利亞白人身上或多或少帶有愛爾蘭血統,至今仍有四分之一的澳洲人信奉天主教。

也因為這個緣故,健力士在澳洲特別受歡迎。

那麼用傳統釀造工藝釀酒時,釀造他們熟悉的Stout也就不足為奇了。

澳洲各地酒吧和小廠總有一兩款出色的世濤啤酒,滋味甚至比愛爾蘭更地道,售賣方式也更堅持傳統,想喝就去酒館喝鮮釀紮啤。

這不難理解,『禮失求諸野”嗎。

酒吧裡形形色色的鮮釀龍頭

諸君去澳洲旅遊,若至小酒館小酌,點杯Stout總歸不會錯,或有驚喜。

簡單羅列下各州知名世濤品牌,方便查找:

維多利亞州:Abbotsford Invalid Stout

塔斯馬尼亞:Cascade Special Stout

西澳大利亞:Swan Stout

新南威爾士:Sheaf Stout,Vostok “4 Pines” Stout,the first space beer,The Craic

南澳大利亞:Coopers Best Extra Stout,Southwark Stout,Special Old Stout,Grumpy’s Heysen Scottish Oatmeal Stout

此外還有各精釀酒廠和酒吧的作品:Black Bart Stout,Colonial Mild Irish Stout,Ebony Stout,Flanagans,Hatlifter Stout,Iron Bark Amber Stout,Mountain Goat Surefoot Stout,Oxford Black,Russian Imperial Stout,SCB Extra Stout,Swan Valley Stout,Velvet Cream Stout。

眼下,澳洲的精釀啤酒運動正如火如荼,小型釀酒坊次第湧現,上至城市,下至小鎮,都不難找到精釀啤酒坊。

這其中較為成功的要數Mountain Goat Brewery,即山羊釀酒廠。

該酒廠位於墨爾本裡士滿區,1997年成立,2012年已將啤酒出口到了美國市場。

精釀酒廠不僅釀酒,也熱心公共事業。

西澳州的珀斯,有家叫做釘子精釀的小酒坊,在2010年的時候用取自南極冰山的水釀了30瓶艾爾,拿到市場上拍賣,而後將所得的1850美元悉數捐給海洋守護者協會。

世界最昂貴啤酒之一——釘子南極艾爾

啤酒重鎮塔斯馬尼亞

澳大利亞最具地方特色的啤酒聖地,要數塔斯馬尼亞。

提到這個地方,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兒多半會想到Bridestowe莊園那接天映日的薰衣草和小熊Bobbie,年底剛好是花期。

塔斯馬尼亞的Bridestowe莊園,薰衣草小熊Bobbie和薰衣草冰激淋

不過,在澳洲人心目中,塔斯馬尼亞卻以啤酒著稱。

島南的卡斯卡德酒廠是澳大利亞現存最古老的釀酒廠,還專門為酒客開辟了卡斯卡德釀酒之旅的遊覽項目。

該州是澳洲大陸東南的離島,靠近南極圈;較之澳洲大陸,氣候更接近西北歐,涼爽宜人,不僅有利於培育高品質的啤酒花,而且有利於發酵過程的穩定,也就更容易出好酒。

種植在塔斯馬尼亞的啤酒花,有較少的月桂烯,較多的蛇麻烯和微量元素:月桂烯淡淡草香,殺菌消毒;蛇麻烯味道厚重,抗炎修復細胞損傷。

什麼意思呢,就是最終反映在啤酒中會體現更復雜的香氣。

此地出產的酒在風味上較大陸啤酒更為香醇,以至於澳洲當地專門劃分出一個流派叫做塔斯馬尼亞啤酒。

Cascade Hop

兩大酒廠南北分治,雜以小型釀酒坊。

北部以位於朗塞斯頓的博格酒廠為馬首,南部則由位於霍巴特的卡斯卡德酒廠執牛耳。

傳統上北人喝博格,南人喝卡斯卡德,可謂涇渭分明。

除了上述兩大酒廠之外,塔斯馬尼亞的還有若幹小品牌:位於Railton的Seven Sheds,位於Evandale的Van Dieman Brewing,位於White Sands的Iron House Brewery,位於德文特河谷的Two Metre Tall Brewing,當然還有朗塞斯頓的Morrison Brewery以及霍巴特的Moo Brew。

小品牌各有拿手酒品,值得一試。

澳洲啤酒套餐

我們的產品設計師精心攢了一個,考慮到風格、產地和廠牌,挑出三款艾爾和三款拉格,囊括了澳洲最具代表性的啤酒,足不出戶喝遍澳洲。

艾爾中的卡斯卡德世濤,產自塔斯馬尼亞的卡斯卡德釀酒廠;身為澳洲最古老酒廠出品的黑啤,它突出地表達了塔斯馬尼亞啤酒的性格,酒體輕盈,香氣結構豐滿,烘焙麥芽、咖啡、焦糖和水果的氣息次第浮現,最終融合成微苦的抹茶調,將本地酒花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周末午後,配上重乳酪蛋糕、巧克力佈丁或任何高甜度的甜點,淺斟慢酌,與愛人竊竊私語,最愜意不過。

品飲溫度不宜過低,12到14度之間為佳。

另兩款艾爾出自澳洲最著名的家庭釀酒廠庫柏斯coopers,也是澳洲唯一能與主產拉格的大型啤酒公司分庭抗禮的大型艾爾酒廠。

先說庫柏斯綠牌艾爾,這款淡色艾爾為迎合年輕人的而釀,麥汁濃度低於傳統艾爾,強調花香和果香,收尾幹脆爽快,沒有傳統艾爾那種口腔綿滯感;適合做女孩兒啃鴨脖兒時的配酒。

最佳品飲溫度在12至14攝氏度之間,飲前平放桌上,緩緩地前後滾動數次,揚起沉淀在瓶底的酵母。

下面要說的庫柏斯紅牌艾爾,乃是庫柏斯的旗艦產品,代表了該酒廠釀造艾爾的最高工藝水平。

這款起泡艾爾酒體厚實而口感順滑,酒花苦和麥芽味,果香和花香,達到了平衡的極致。

釀酒配方長達百年之久,前面咱們提過,澳洲大陸氣候幹旱炎熱,該酒的結構極為復雜,正是由於麥汁糖化過程中的高溫度所決定的。

在炎熱的夏季,綿密的碳酸氣泡能帶走體內的熱量,清脆的苦口讓人迅速清涼下來。

艾爾的馥鬱和拉格的清爽,就這樣奇特地融合在酒液中。

這酒適合搭配淮揚菜和本幫菜,燒烤和意面披薩也是不錯的選擇。

提示:為發揮起泡效果,品飲溫度不宜高於10攝氏度;開瓶前,請執瓶輕搖,沉渣泛起,使得營養豐富的酵母充分融入酒體。

意大利五漁村cinque terre

終於說到三款拉格,這是澳洲最拿手的啤酒風格,套餐所選全部由澳洲大廠Carlton & United出品。

拉格啤酒飲前務必冰鎮,溫度不要高過8攝氏度。

從名氣最大的維多利亞苦啤說起。

該酒發酵溫度嚴格控制在18-18.5°C之間,明顯高於拉格標準發酵溫度。

高溫發酵的結果是糖分較快轉化為酒精,與此同時保留更多的風味和香氣。

所以維多利亞苦啤比起普通拉格口味更豐滿,而非簡簡單單的幹爽。

釀酒用的酒花,在上世紀50年代培育而成,產自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名字叫Pride of Ringwood,純粹的澳洲血統,別無分號;這種酒花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苦味,從入口到吞咽,苦口顯著,同時收尾幹脆。

啤酒酵母是酒廠自有,具有躁動的性格,這決定了啤酒入口的強烈沙口感。

維多利亞苦啤的個性,簡單講就一個字兒形容——『酷”!非常『男人”,適合吹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用官方宣傳詞來說就是Big cold——大酷,大苦,大冰,大解渴。

喝這酒要吃肉;確實,還有什麼比掂個啤酒瓶兒擼烤串兒更男人呢?

還有西安臘汁肉夾饃、保定驢肉火燒、北京門釘肉餅、蘇州藏書羊肉、杭州東坡肉、無錫醬排骨、南通河豚、周莊萬三蹄膀……

說完糙哥酒,回到君子酒。

金發女郎小優,從名稱到產品形象,無不為『悶騷的”城市中產設計。

金發女郎是澳洲第一款綠色啤酒,不添加任何人工用劑,低糖、低卡路裡,比同等強度的拉格啤酒熱量要低上70%;口感飽滿的同時又很容易入口,復合的香氣結構令人陶醉。

為了達成上述的口感,除了隻用百分百麥芽,還用了兩種酒花,Hersbrucker酒花生發出花香和藥草香,Galaxy酒花則負責營造綜合的果香。

適合搭配的菜品也是極盡健康為能事:海鮮、煙熏鮭魚等。

如果說維多利亞苦啤像個穿著破洞牛仔裝的壯漢,金發女郎就像是打著西裝領帶的金領小夥兒。

最後是皇冠拉格啤酒,這酒一言以蔽之——高逼格!1919年甫一推出的定位便是特供酒,專供有貴族頭銜的英國顯貴享用;1954年英國現任女王維多利亞二世訪澳之際,升格為貢酒,廠商以此為噱頭在市場上大肆推廣;然而此等佳話如今已成為政治不正確,廠商開始矢口否認。

不管從各個方面而言,皇冠拉格的確配得上澳洲頂尖啤酒的稱號。

首先是選料,全澳洲登記在冊的大麥種植農場共計1267家,釀酒師從中遴選出最好的麥品,簽獨家供貨合約,換言之,中選農場出產的大麥隻供釀造皇冠拉格。

再次是酒花,釀酒師和羅斯特雷弗酒花培育中心的農技師合作,從Pride of Ringwood酒花家族中嚴挑細選出優質品種,同樣簽獨家合約,且隻用頭摘酒花;也就是說,就像明前龍井或者初摘大吉嶺一樣,這酒隻用每年第一茬采摘的酒花。

百分百的頂級麥芽,百分百的頭摘酒花,造就了這款拉格啤酒的高品質:厚實的酒體,奶油般的酒頭,濃鬱的麥芽香,兼果香四溢,入口飽滿圓潤,偏又清爽無比,收尾幹脆,像位優雅而幹練的獨立女性般動人。

這酒適合成熟女士飲用,搭配意大利餐點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