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葡萄酒憑什麼賣那麼貴?
這個問題,是我回答除了『怎麼那麼多渣子』之外的另一個群體疑問。
我總是說,因為你杯中搖動的,是時間的傑作,要知道,一瓶葡萄酒從土地到開瓶,背後有著無數人的努力。
葡萄酒從葡萄而來,葡萄由土地而來。
雖然葡萄是全世界種植最廣泛的植物,但並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或者適合種植葡萄。
當酒莊主面對一片荒原,宣佈要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葡萄時,氣候學家、地理學家,土壤學家還有葡萄種植學家就會輪番上陣,從各自的專業角度進行可行性研究,之後確定合適的砧木和葡萄品種,以及相應的種植管理系統。
然後我們開始平整土地,篩除過於巨大的石塊兒,如果土壤的理化分析結果不甚理想還要進行土壤改良,終於種下我們已經在苗圃裡培育一年的種苗。
經過三個輪回的春去秋來,葡萄藤總算開始掛果,我們卻要忍痛剪除第一次的果實,再默默期待下一年的收獲。
因為第一年的果實總是不太理想,當然也有酒莊會釀造少量初產葡萄留作紀念葡萄酒。
冬季埋土,春季出土,天地之間,隻剩鐵鍬與土壤的摩擦聲,還有偶爾挖到石塊兒的吆喝聲。
綁縛,抹芽,修剪,疏果、摘葉,我們小心翼翼等待一年陽光雨露的收獲。
這時候,離莊主大喊要在這裡種葡萄已經過去了5年,在這期間,他已經在葡萄園旁邊斥巨資修建了美輪美奐的酒莊。
金秋時節,釀酒師行走在葡萄園裡,不斷嘗著葡萄,五感全開,極力捕捉著葡萄果實所傳達的自然訊息。
他們往返於葡萄園和實驗室,在感觀分析和理化指標之間,等待著極致美味的誕生瞬間。
這時候的他們,最怕一場大雨毀了所有人經年累月的努力,因為成熟期的雨水隻會稀釋酒液,帶來黴菌。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果農們將葡萄藤上的果實一串串剪下,放在早已準備好的20公斤容量的采收筐裡,運到葡萄園旁的酒莊采收平臺。
那裡,釀酒師正帶著自己的助手和工人準備果實的交接。
串選、除梗、粒選、入料,數十米長的震動篩選平臺上,所有人認真挑選著原料,所有青果紅果,黴過爛果,碎梗樹葉,都被一雙雙手挑選出來,最終留下的,是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黑珍珠』,而等待它們的,是釀酒師精心準備的『產房』,潔凈明亮。
破裂的葡萄顆粒在不銹鋼發酵罐中釋放出葡萄汁,在每天從下到上的循環往復中,逐漸發熱,體溫升高,酒意日濃,並開始『呼吸』。
漸漸地,紅色變得深邃,口感變得強勁,直到所有的糖都轉化為酒精,終於,它不再是葡萄汁,而是新生的葡萄酒了!
就像所有新生兒一般,父母會陪伴孩子長大,送他們進入小學、中學、大學,直到18歲成年,而釀酒師會將新酒送入幽暗潮濕的地下,送入酒窖的橡木桶中培養,6個月,12個月,18個月,直到葡萄酒完全成熟。
至於更長時間的桶中陳釀,就像少數人需要碩士、博士等更高學歷的洗禮,那些磅礴的佳釀,值得更長時間的等待。
就這樣,在經歷了近2年的漫長等待後,已經成年的葡萄酒出桶灌裝,以最青春的姿態裝入瓶中。
在那之後的歲月裡,它們陸續通過各地的酒商抵達那些精致的餐廳,由專業的侍酒師進行編碼進庫,寫入酒單,終於在某個特殊的時刻與你相遇,淺吟低唱,噴吐芬芳。
當您端起酒杯,搖動這一抹深紅,光影間流動的,不僅是陽光雨露的精華,也是酒人汗水的凝結。
回望8年的時光荏苒,很多人的青春就此別過,過往的生活白駒過隙,送入口中的,正是那些曾經的剎那芳華,這時候再想想價格,笑言,不過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