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共和原創內容 作者:老李 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號:wow-beer編輯部案:中文網頁上關於『匪徒啤酒”的介紹,多語焉不詳,寥寥數語後便結論說英厄爾明斯特居民因反抗奧地利人而得名『匪徒”;也有把佛萊芒語名詞『Boerenkrijg”這一歷史事件當作地名的。
編輯部不得不就這個話題多說幾句,因為事實情況剛好相反。
作文的初衷是正本清源,一則為奧地利人洗脫『罪名”,二則也藉此標榜下我司實以文化立身,誓做嚴肅的精釀啤酒文化生態和渠道建設者,不是『酒販子”。
賣酒為生還是生而為賣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故事稍長,也略難讀,一大堆看上去陌生的外文名字,令人頭昏腦脹。
不過,當世輕松風趣文字大行其道,總得有人做點兒不討喜的工夫文章;快餐小點吃得多了,偶爾下次館子也不為過。
沒耐心的讀者讀讀圖,權當看個熱鬧。
列位看官稍安勿躁,耐心讀下去,或有所得。
Nederland字面意為低地,不難理解,蓋因這一帶地勢低平。
自古定居在這裡的人們,以日耳曼人的部落為主,雜以來自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凱爾特人以及高盧人定居點。
舊時的尼德蘭,包括如今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西部一小塊和法國東北部的一部分;在1830年比利時獨立之前,尼德蘭通常兼指今天的荷蘭和比利時地區。
印歐語言是拼音文字系統,字母記錄讀音,往往發音稍有變化,寫下來就可能是另一種語言。
可以想象此地語言系統的復雜:東北部沿海說佛萊芒語,靠近德國的地方說德語方言,靠近法國的地方自然說法語方言。
不過這也為歐洲人掌握多門語言提供了便利:語法大致相同的條件下,所謂會說多門外語大概相當於會說多門方言。
這片地區,統稱低地國家,是西歐強國之間的緩沖帶和進兵通道。
尤其是英國,將之視作自己的『禁臠”:沒有荷、比、盧以及舊時的勃艮第大公國、普魯士的大小邦國橫亙其間,奧匈帝國和英國,奧匈帝國和法國,英國和法國,就將短兵相接。
不難想象,這片地區戰禍不斷。
當然,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的事情,世上罕見:好處就是正由於這種地緣位置,此地成為溝通商貿的中心。
這也決定了當地的經濟結構。
尼德蘭地區在北緯50度上下,四季分明,農作物的生長周期長,故一年隻能作一季的打算。
農業生產需要長期籌劃,有賴於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些條件,當地闕如。
戰爭,盡管影響耕作,卻要求制造技術的進步和軍火糧草的交換,重商輕農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當然這不是說當地不發展農業,隻是有所側重。
此地很快成為西北歐的工商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並最早發明出金融工具,以為強國的征戰借貸融資。
下面我們將頗費一些篇幅,梳理尼德蘭南部的命運變遷。
您將看到一連串的腓力和查理,令人眼花繚亂的貴族聯姻;英厄爾明斯特和她所在的佛蘭德斯,從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然而在法國大革命之前,這些變化渾若在池水中投下一粒石子,並沒對百姓生活引起多大波瀾;不管上層政權如何變換,日子還是靜靜流淌。
政府還不是要依賴地方士紳豪強統治地方,無非是改換門庭,名義上的效忠對象不同罷了;在民族、國家這些觀念出現以前,老百姓隻管種田養牛交稅,自顧不上大人們如何傾軋。
而法國大革命期當真稱得上摧枯拉朽,不僅導致了社會結構的變革,也給平民百姓帶來了觀念上的沖擊,這才引發了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
以前讀書的時候,歷史課上每每強調法國大革命的重大意義,老實講讓人無從領會。
觸摸到歐洲啤酒的背後,才從一個剖面直觀感受到變革確乎是深刻的,滲透進了生活的端緒。
編輯部以後也許會談談『大航海、殖民貿易和IPA”或『法國大革命和特拉普修道士啤酒”一類的話題,此處且不展開。
有人問,弄清楚這些有什麼用,酒好喝就是了。
有用沒用確是評價事情的一個重要指標;但細細思量,我們生活中最緊要的那些東西、我們願意為之獻身之物:家庭、友人、情感、價值觀等,卻很難用這指標去丈量。
要勉強說有什麼實際的功用的話,大概是能讓酒喝得更有滋有味吧。
人們喝水飲酒,不單是為身體補充液體,也在消費文化:醬香型的好酒有的是,選擇茅臺卻好像多了點兒什麼。
讀完文章再品『匪徒”,或會是另一番感受。
我們且往下看。
見微知著,就從『匪徒啤酒”的誕生地——英厄爾明斯特說起吧。
這個小城處於尼德蘭的南部,靠近法國。
作為天主教的地方堂口,1200年前後被哈勒爾貝克教區接管。
1300那年,當地的城堡和要塞先是被來自登德爾蒙德的路德領主所占據,繼而吉斯特領主又將之收歸為自己的采邑。
中世紀晚期,英厄爾明斯特上升為關鍵的戰略要地,北扼科特雷克,西拒哈勒爾貝克。
先後又在勃艮第公國和克萊夫公國名下流轉,最終淪為法國附屬地。
1180年的法國,紅線為國界,左上角深綠色部分的是佛蘭德斯伯爵國
1297年,法王美男子腓力四世將行營駐紮在英厄爾明斯特,打算進軍佈魯日,懲罰佛蘭德斯的反抗叛亂。
佈魯日市民半路求見法王請降,表示佛蘭德斯地區願意接受法王,條件是將十字軍自耶路撒冷帶回的聖血遺物留在佈魯日,腓力首肯。
美男子腓力四世
每年升天節佈魯日舉行的聖血巡遊
佛蘭德斯當時是伯爵國,雖然附屬於法國,但從英國大量進口羊毛,加工成呢絨再返銷英國,所以與英國的經濟聯系更密切。
法王一直想徹底占領佛蘭德斯,掐斷英國的經濟命脈。
1328年,法王美男子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查理四世的堂兄瓦盧瓦伯爵繼位,是為幸運者腓力六世,開創了瓦盧瓦王朝。
腓力六世登基之後立即著手將領土擴張至富庶的佛蘭德斯,這無疑侵犯了英國在當地的商業和軍事利益。
根特自治市等地的工商業者,隨即向英國人求助,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
佛蘭德斯地區為了保證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為法國國王和佛蘭德斯的最高領主,這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1356年普瓦捷會戰後,法王好人約翰二世把勃艮第封給自己的小兒子菲利普,是為第一代勃艮第大公勇敢者腓力二世。
1369年,年輕的公爵與佛蘭德斯女伯爵瑪格麗特三世喜結連理,使當時歐洲最富庶的佛蘭德斯和佈拉班特正式並入了勃艮第公國。
勇敢者腓力二世
瑪格麗特三世女伯爵
此後,歷代勃艮第公爵銳意進取,經過二代公爵無畏約翰二世和三代公爵好人腓力三世不斷擴張領土並鞏固政權,到了四代公爵大膽查理終成尾大不掉之勢。
無畏的約翰二世
好人腓力三世
大膽查理
腓力二世統治期間的公國,左上淺土黃部分即是佛蘭德斯。
大膽查理統治期間的公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法王不斷挑動勃艮第內亂。
1476年,洛林大公勒內二世帥軍攻克重鎮南錫,查理前往鎮壓。
1477年1月5日,兩軍於南錫會戰,史稱南錫之戰;洛林軍與瑞士雇傭兵團兩面夾攻,查理戰死。
查理無子,僅由女兒繼承封號,是為勃艮第女大公瑪麗,嫁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安一世。
勃艮第就此被法國和哈佈斯堡家族瓜分,本部由法國接管,瑪麗與馬克西米連將勃艮第王室遷至佈魯塞爾,以之為都統治該帝國的其他殘餘部分。
瑪麗
馬克西米安一世
馬克西米安和瑪麗在佈魯日誕下英俊的菲利普,菲利普早夭,沒來得及繼承神聖羅馬帝國,便死在父親的前頭。
不過他從母親那裡承襲了勃艮第公爵之位,接掌佛蘭德斯等低地國家;1496年10月20日,18歲的公爵在比利時利爾迎娶來自西班牙半島的瘋子胡安娜,胡安娜是阿拉貢王國的公主,同時也是卡斯蒂利亞的女王。
菲利普從妻子那裡成為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娜則從丈夫處得到勃艮第女大公的頭銜,接掌法蘭德斯。
哈佈斯堡王族將手伸進了西班牙,而法蘭德斯自此與西班牙結緣。
瘋子胡安娜
英俊的菲利普
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
1500年菲利普和胡安娜在比利時根特誕下男嬰取名查理,查理繼承了祖父的帝位和父母的所有頭銜,是為查理五世,不僅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是西班牙國王、勃艮第大公以及佛蘭德斯領主。
查理大帝娶的是表妹葡萄牙郡主伊莎貝拉,二人於1527年在為長子取名菲利普,紀念祖父英俊的菲利普。
伊莎貝拉
和查理五世
哈佈斯堡家族貌似沃土千裡,但大都是『羈縻之地”,算不得實際控制,比如西班牙王國就是如此;蓋因歐洲諸侯一直以來小心地維系著均勢,若一家獨大,則群起而攻之。
查理五世雄才大略,為了哈佈斯堡家族的壯大,他不惜在1556年退位,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位禪讓給弟弟菲迪南一世,而兒子正式成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並承諾兩國永不合並,以此打消歐洲諸國的疑心。
哈佈斯堡家族自此花開兩朵——奧地利哈佈斯堡王廷和西班牙哈佈斯堡王廷。
菲利普同時也是低地國家的領主,自此佛蘭德斯地區成為西班牙王國的『飛地”。
菲利浦二世
菲利浦二世和他的歐洲領土
然而塵埃並未落定。
時間進入了17世紀,法國人依舊對尼德蘭地區念念不忘,在一代雄君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謀劃下,法國人開始不斷蠶食西班牙哈佈斯堡治下的土地,佛蘭德斯接壤又無天險,首當其沖。
在兩代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樞機主教馬薩林和路易十四本人的經營下,法國稱霸歐陸,雖然沒能直接控制尼德蘭地區,卻成功抑制了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佈斯堡王朝,對尼德蘭南部的佛蘭德斯影響日趨擴大。
1552-1798年間法國國土的擴張,橘色代表路易十四時期,可以清楚看到對勃艮地和佛蘭德斯方向的擴張。
黎塞留
馬薩林
太陽王路易十四在1673年
三十年戰爭戰後簽訂的:西班牙哈佈斯堡王廷陸戰海戰皆敗,失去一流強國地位,被迫承認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獨立,對佛蘭德斯地區的控制減弱;法國則從奧地利哈佈斯堡王廷得到了煤鐵資源豐富的大部分阿爾薩斯和洛林。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則進一步讓西班牙徹底失去了對佛蘭德斯的控制。
法國已經將戰線推進到英厄爾明斯特
烏特勒支條約
王位繼承戰爭於1713年落下帷幕,簽訂了《烏特勒支條約》,將尼德蘭南部劃交由奧地利哈佈斯堡王廷統治。
自1716年至1794年,先後五名總督被派往治理該地。
奧地利哈佈斯堡王朝秉承祖制,權利下放,地方自管,極大的恢復了英厄爾明斯特地區的生產和生活秩序。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歷史進程的轉折點,哈佈斯堡王廷和歐洲各諸侯深受震動。
法國的政治文化傳統在歐洲要算異類,中世紀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央集權;不管是君主制的加佩王朝、波旁王朝抑或是共和國的雅各賓黨人,更不消說雄心勃勃的拿破侖了。
由於地緣特點,法國承接了來自北非和地中海方向的伊斯蘭文明的大部分壓力,並數次挽救了歐洲文明,崇尚帝國體制或許是壓力下的自然反應吧。
近代以前的歐洲是典型的封建社會,一地的領主或者國王,更像是推舉出的共主。
共主名義上代表國家,軍事上護佑各邦,具體的統治與管理就要依靠鄉紳勢力和地方豪強。
而打破這種態勢,是中央集權的自然要求。
仔細想來,『中央集權的封建社會”是個非常奇怪的詞兒,因為集權與封建是不相容的:封建封建,故名思義,分封土地,建立城邦;集權則將權力攬於中央一身。
以中國為例,春秋戰國還勉強稱得上封建,此後歷史常態便是帝國體例了:歷朝中央政府致力於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以郡縣代封邑,以科舉代察舉,無不是瞄準瓦解勛貴階級,改土歸流。
教科書上將秦以降稱封建社會,我朝取此說,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非學理上考究。
這種歐洲中心論在歷史學上的濫觴,究其根本是近代以來中華文明失去自信,急於向強勢文明靠攏的後果。
封建就是落後,落後就要挨打。
中國為何挨打,因為落後;中國怎麼就是落後了,因為封建嗎。
就算是落後吧,可誰說落後就一定要被打: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我體弱多病,你便要打我,這叫什麼道理?
再者被打敗者就意味著落後了:蒙元倒是能打,取宋而代之,誰敢說蒙古人的文明程度要超過宋人?
晚清羸弱被打,但清代的政治體制設計,倒真是帝國體制的集大成,成熟得體,對當世猶有借鑒意義。
歐洲的勝利,也許是種偶然,也許隻是武力上的取勝,誰知道呢……優勢一旦確認,改變就非易事:單看下八國聯軍的名單,差不多仍是今天最發達的G8,真夠讓人喪氣的——實力擺在頭裡,什麼封建不封建、集權不集權,隻是意識形態鬥爭的手段罷了。
順帶再嘮叨幾句,與一般人認為得不同,現代民主制是在封建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
大小貴族和邦國,誰都無法占有壓倒性優勢,隻能大家坐下來商量了。
但大家各有利益,商量的人多了,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聯合國大會什麼也決定不了,而常任理事國卻能定策的原因之一就在這裡。
所謂的『民主制度”其實就是『貴族制”,背後要有一大堆勞作的『苦力”支撐,從而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加以消化,以前靠武力殖民,現在靠金融操控。
拉不到隊伍,就別想太多:這也是發展中國家實行了民主制後往往陷入內亂的緣故。
其實無論封建還是帝國,民主抑或是社會主義,其目的都在集權;民主是為了更好地集權。
現在後發國家的民主擁護者們有點兒本末倒置了……
由於利益受到威脅,歐洲諸王室聯合起來,組織第一次反法同盟,試圖壓制法國革命的影響力。
然而自1794年起,奧地利數次輸掉了對法戰爭。
決定尼德蘭地區命運的是坎坡·福爾米奧條約。
拿破侖率軍在擊敗奧地利軍隊,與奧地利代表於1797年10月17日在意大利東北部村鎮坎坡·福爾米奧簽訂條約,規定法國獲得奧屬尼德蘭,奧地利則通過與法國瓜分威尼斯得到補償,法國在意大利建立的兩個共和國得到奧地利承認,奧地利還秘密允許法國擴張到其『天然邊界”萊茵河。
條約簽訂後,第一次反法同盟至此解體,僅餘英國獨自對抗法國。
法國檔案館藏《坎坡·福爾米奧條約》副本和條約簽立後的歐洲勢力分佈,淺灰色代表法國。
至此我們來盤點下佛蘭德斯及其所在的尼德蘭南部的流浪史:
12世紀歸法國
13世紀英、法爭奪治權
14世紀15世紀上半葉歸勃艮第公國
15世紀下半葉歸神聖羅馬帝國
16、17世紀歸西班牙哈佈斯堡王廷
18世紀歸奧地利哈佈斯堡王廷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歸法國
1815年比利時被迫並入荷蘭
1830年8月25日尼德蘭南部獨立,成立比利時王國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換大王旗。
法國攫取了對尼德蘭南部的治權,並按法國共和國的模式改造當地社會。
激進的社會變革,人心惶惶;一方面,當地的絕大部分權力被剝奪,並被勒令上繳賦稅給巴黎。
另一方面,權力機構得以重構,確立了市長搭配市政議會的模式,4705名當地居民過去隻是平民百姓或農民,附屬於土地,受貴族節制,如今搖身一變為。
先是政變,導致農民起義。
Boerenkrijg這個詞來自佛萊芒語,不是地名,直譯為英文是peasant war,也就是『農民戰爭”;Boer意思是『農民”,尤指流民;南非荷蘭白人,之所以稱作佈爾人,就是將Boer直接音譯的緣故,佈爾人說白了就是自荷蘭到南非拓殖的流民。
反法同盟給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安的罪名是其不尊基督,領導人宣誓效忠的對象是憲法而非羅馬教皇,還要迫害教士和僧侶、關閉教堂,並將農民起義的原因歸結為宗教打壓政策嚴重傷害了尼德蘭人民的感情。
事實遠非如此。
決定治權歸屬的標志就是稅權,誰治理,誰收稅。
以往不管誰統治佛蘭德斯,稅權都下放給地方貴族和鄉紳,這次的情形不大一樣。
導致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在於稅收政策。
早在1794年6月26日弗勒呂斯之戰開始時,法國議會即簽署法令,並於1795年10月1日正式推行下去:
第一,在佛蘭德斯沒收大地主和貴族土地,由巴黎派遣稅務官收稅並提高當地稅率,此外還有強制的戰爭貸款和債券。
第二,自荷蘭南部至比利時列日一線往南地區都並入法國,人民皆為法國公民,不僅官方語言使用法語,人們在公共場合也得用法語。
幾個世紀以來,尼德蘭地區各自為政,語言各異,西北靠海說佛萊芒語,東部說德語,隻瓦隆地區說一種法語方言,現在法語成了少數人才懂得官方語言。
第三,割斷歷法與宗教的聯系,排除天主教在群眾生活中的影響,為同時增加勞動時間,廢除1582年確立下來的格裡歷,執行法蘭西共和歷或稱法國大革命歷。
第四,執行新的征兵制度,20至25歲之間的年青人皆需服兵役。
這也是一反傳統,尼德蘭地區重商,軍隊組成以雇傭兵為主。
法蘭西共和歷,由數學大師拉格朗日等人主持下制定,1793年10月5日國民公會決議推行
尼德蘭各城市的對此反應遲鈍,因為中小商人和手工業者們的利益並沒受到較大沖擊。
農村的鄉紳和地主則有切服之痛,稅收一旦假他人之手,立時沉重起來。
反抗的密謀蠢蠢欲動,各城市的教堂和主要建築上都出現了標語”『Nederlanders ! blyft nu bijeen,wy moeten standvastich wezen星星之火最先在1798年10月12日燃起,東佛蘭德斯省的貝拉爾市下面有個叫Overmere的小鎮,農民抗稅,搗毀了收稅點。
繼而全境燎原。
聚集的農民,康斯坦丁·麥尼埃1875年作品
由於武裝力量弱小,起義者最初把希望寄托在外國列強幹涉上,幾隊人馬西進海岸,以接應英軍登陸的船隻,途經英厄爾明斯特。
就此引發了1798年10月28日的Brigandszondag。
這事兒說起來不過由一個偶然事件引發。
28日前一晚,一夥兒強盜因躲避追捕,闖入法軍將領亞東所部軍旅的營地,被疑為搶劫軍隊,故予以大肆抓捕。
本就緊張的局勢一觸即發,過境義軍鼓動當地農民揭竿而起,反抗法軍;作戰方式主要是藏於林中,攔路截擊。
法軍誤以為當地人皆是匪人,將起義農民概之為Brigand。
Brigand這詞源自古意大利語動詞brigare,動名詞形式寫作Brigante,意思是散兵遊勇、一小股戰鬥的人,軍隊的建制單位Brigade就源自該詞。
法語語境中,Brigand專指攔路劫匪或剪徑強人,多在山川叢林中攔路搶劫、流竄作案,用荷蘭語說就是struikrovers;而英語語境中則兼指在法紀崩壞地區打家劫舍者。
我們中文讀者大致上知道這個區別即可。
12月5日,農民起義被全面撲滅,亡者難以估計,約有5000到10000人;繼而當地百姓遭殘酷鎮壓,170名領頭的農民被處以極刑。
有一部分起義農民敗退向海岸一線,試圖與英軍會合,但在英厄爾明斯特附近被法軍截獲,亡者200人。
英厄爾明斯特城中心的Sint-Amanduskerk所立紀念碑
由於這一歷史事件,英厄爾明斯特還獲得了一個諢名『Brigandsgemeente”,意思是the town of brigand,匪城或匪鄉。
當然,比利時人認為自己是正義一方,有心人如細細端詳『匪徒”啤酒的酒標,會發現『匪徒”的形象借用的是俠盜羅賓漢,自能明白這形象背後不言而喻之意。
抵抗最終偃旗息鼓,直到1815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之前,當地不允許舉行任何的慶典活動。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鄉村的變革不可能止步,但好在正常的生活有所恢復;至少,老百姓可以安心作周日彌撒了。
注意弓箭手右胸前的『聖喬治紅十字”,表明了羅賓漢的身份。
匪徒啤酒還出過一款IPA,限量生產,諸君如見到不要錯過。
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Van Honsebrouck酒廠生產Brigand啤酒就是為了紀念這一對當地而言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