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會對前人或自己身經百戰的總結經驗信奉不已,認為『經驗便是最好的捷徑』。
不過經驗有時也能成為攔路虎或絆腳石,比如飲酒經驗。
今天我們要細說的便是那些可能長久以來被誤認為是酒桌『獨家秘籍』的『經驗誤區』。
搭配誤區
1.白酒兌碳酸飲料
許多年輕人熱衷於在白酒裡兌飲料。
紅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紅茶,啤酒加可樂……他們認為,兌了飲料的酒,不僅口感新奇,而且酒精濃度低,不容易喝醉。
我們建議不要在酒裡兌碳酸飲料。
因為碳酸飲料所含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讓人體加速吸收酒精,影響健康。
如果追求新奇口感或喜歡低度酒精飲料,可以去酒吧讓調酒師按你的口味調制雞尾酒。
①酒中不要兌碳酸飲料
② 適量飲用雞尾酒
2.臘肉香腸做下酒菜
空腹喝酒容易醉,也容易胃腸不適,所以人們都知道喝酒之前先吃點菜。
食物可促進胃液分泌,附著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可稍微隔離酒精對粘膜的刺激損害。
咸魚、香腸、臘肉等熏臘食品,滋味咸香厚重,是很多人喜歡的下酒菜。
但是其實這類菜肴喝酒的時候要少吃,因為它們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容易損傷肝臟及食道黏膜。
糖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所以下酒菜裡最好有一兩款甜口的菜肴,如糖醋排骨、糖藕片、糖炒花生米等。
① 飲酒少吃熏臘食品
② 甜口菜肴宜佐酒
酒量誤區
1.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大
『喝酒臉紅的人不容易醉』,人們在宴席上經常會聽到這句話。
勸酒者認為喝酒臉紅的人血液循環快,能迅速將酒精分解掉,因此酒量大,不容易喝醉。
事實上,喝酒臉紅的人,是因為其『解酒酶』的基因有缺陷,有毒的乙醛無法排出,造成血管擴張,引起臉紅反應。
喝酒容易臉紅的人要盡量少喝酒,否則體內容易大量堆積乙醛,有損健康。
2.多喝酒能練酒量
對於那些不太能喝酒的或者酒量小的人,飯局上的人們都會建議他們多喝點,多練練,酒量就能變大了。
那麼,酒量真的是能練出來的嗎?
一個人酒量的大小,與自身肝的代謝能力、『解酒酶』的活性等有直接關系。
人體裡面『解酒酶』的含量並不會因為大量喝酒而增加。
如果不顧體質差異,經常大量飲酒,會讓身體裡面的酒精越來越多,損害身體健康。
3.催吐之後能喝更多酒
日常應酬中,不少人喝多了之後會在衛生間『摳喉嚨』催吐。
嘔吐之後感覺好受一些,甚至還能接著大量喝酒。
催吐屬於『危險行為』。
因為劇烈嘔吐會導致腹壓急劇增高,除容易引起胃出血外,還會引發各類消化系統急症。
如果已經到了醉酒狀態,意識不清,強行催吐還容易吸入嘔吐物引起窒息。
功效誤區
1.睡前喝酒對身體有好處
很多人習慣睡前飲少量白酒,認為酒精能幫助更快入睡。
然而酒後的大腦活動並未停止,甚至比不睡時還要活躍。
所以睡前喝酒往往使人睡得不踏實,會頻繁醒來,深度睡眠減少,身體很難獲得真正的休息。
另外,睡眠狀態下,人的肝臟解酒能力減弱,有害物質容易積累,久之還會損害肝臟。
2.大量喝酒可驅寒
人們喝酒後會有熱乎乎的感覺,是由於在酒精刺激下,皮下血管擴張、熱血流動造成的。
不過,血液流動本身就在散發熱量。
這時如果大量飲酒,將加速血液流動,消耗人體更多的熱量,有損健康。
3.喝酒能紓解情緒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喝酒能紓解情緒,因此有『借酒澆愁』的說法。
現代研究表明,人體攝入過量酒精,會麻痹大腦中樞神經,自控能力降低,言行異常。
隨著血液酒精濃度繼續升高,人體還會逐漸產生各種不適,反而使心情更加沮喪。
文:北京茅臺文化研究會